复兴门:昔日风姿

日期:2016-07-01 14:5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 未标题-1.jpg.jpg
  • 未标题-1.jpg.jpg

  原标题:复兴门:昔日风姿

此图是复兴门旧景(1945年)

  复兴门站是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因地处复兴门遗址而得名。复兴门与建国门一样,虽然称为“城门”,但并无城楼和城门,是在京城老城墙上开凿的一个豁口。据《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一文记述,1939年占领北京(当时称北平)的日寇在西郊筹建了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为了沟通西市与城内的交通,便在内城西城墙上扒开一缺口,初名“长安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市民对日本侵略者所取的名称非常反感,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按照当时流行的“复兴、建国”的政治口号,将日寇命名的“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为“复兴中华”之意。后于1946年11月在复兴门缺口处增建了一座10米宽的拱券门洞,并安装了铁门。

  新中国建立后为拓宽道路,北京市政府于1955年,将复兴门的门洞拆除,加宽了缺口,以后随着旧城墙的拆除,这个缺口也随之消失。1974年在此处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即复兴门桥,使之成为西长安街和西二环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赵新义)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