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20190520587597180963.jpg.jpg
Marco Borggreve
维也纳钢琴乐派大师布赫宾德的家中,除了窗外的维也纳美景,俨然就是一座“贝多芬博物馆”,包括那最为人所知的39个版本的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在内的大量手稿与乐谱。5月21、22日在国家大剧院,布赫宾德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会用音符引领我们走进一所怎样的钢琴“博物馆”呢?
▲布赫宾德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经典再出发
Philipp Horak
1946年出生于捷克的布赫宾德,年少随父母移居维也纳,5岁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学生,9岁就举办首场公开演出。20岁那年他获得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特别奖,踏入职业乐坛至今60余年,始终驰骋在国际一线演奏家行列。美国媒体称他为“能抓住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精髓的维也纳圣人”。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无数经典音乐作品无数,九首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钢琴协奏曲乃“乐圣”产量最为杰出的音乐创作文献。2012年,鲁道夫·布赫宾德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为国内音乐舞台第一次带来了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连续演出”,布赫宾德在这套钢琴的“新约圣经”中注入的音乐魔力,时至今日依然令人回味,大师精致、丰满的触键,深入骨髓的德奥音乐精神令人倍感景仰。
2013年,布赫宾德随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度访问国家大剧院,带来了三首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其规范严谨、正统德奥风格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而作为当今国际钢琴界演绎德奥钢琴作品的权威演绎者,其指下的琴音正如多瑙河的涓涓细流,清澈见底,令听者心旷神怡。
为什么布赫宾德的贝多芬有如此特色和情感?大师表示,唯有理解贝多芬出生的时代,他的生平与他的性格,才能真正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找到自由。布赫宾德说:“忠于原谱,是希望藉由研究原稿回到贝多芬最初想传达给观众的意义。”他认为,许多年轻音乐家如果一开始就弹奏已经编辑过的谱,他们所了解的贝多芬,只是“被解释过”的贝多芬,反而会误解作曲家的原意。
300多轮贝多芬钢琴协奏曲演奏经历
Basta
毋庸置疑,贝多芬的作品始终是鲁道夫·布赫宾德的保留曲目,更是其职业生涯不可或缺,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布赫宾德曾告诉媒体,他弹奏过300多轮贝多芬完整协奏曲,但也同时坦言他从来不听自己的录音:“每天的演奏状态都不同,所以也从来不去回想过去的演出,比如我录制过无数的唱片,但我从来不去听我的演奏录音,它们的包装仍旧崭新如初。音乐演奏不同于绘画,作曲家的作品需要经过演奏家的再创造才能得以永生,而一幅画一旦成品,它的创作过程就随之结束了。”布赫宾德谦虚严谨对待音乐会的态度令人敬佩。
对于“权威”或是“本真”的演绎,大师也有自己的论断:音乐演奏中并不存在所谓“权威”或是“本真”的演绎。你可以听十个不同的指挥家演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尽管每个版本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你无法判别哪个才是真正的“权威”。
▲布赫宾德“自弹自指”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Matthias Creutziger
刚刚与德意志唱片公司签下新唱片合约的73岁钢琴大师正值职业生涯顶峰,此番,在国家大剧院两场音乐会中弹奏五首不同的个性与颜色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并让乐迷一次接触,可谓不可多得的聆听机会!
演出详情
Matthias Creutziger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Ⅰ·Ⅱ:布赫宾德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
5月21日
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曲
——中场休息——
第五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曲
5月22日
第二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曲
第四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曲
——中场休息——
第三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