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社会话题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来京

日期:2017-12-12 10: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
字号:        
  • 未命名.jpg.jpg
  • 未命名.jpg.jpg

  原标题:直面社会话题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来京

  从12月12日开始,三部美国百老汇原版音乐剧将在北京陆续上演。首先亮相的是《金牌制作人》,将于12月12日起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两周。随后登场的是《泽西男孩》,将从12月30日起在天桥艺术中心做为期两周的跨年演出。此外,《律政俏佳人》将于2018年元月10日起在保利剧院连演五天。北京演出市场将在这一个月内掀起一股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热潮。

  三台剧目都曾获国际戏剧大奖

  自天桥艺术中心作为音乐剧专业剧场开业以来,大大带动了北京音乐剧市场的发展。海外原版音乐剧也看到了北京市场的潜力,《剧院魅影》《魔法坏女巫》《罗密欧与朱丽叶》《人鬼情未了》和《保镖》等先后来到北京,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而即将上演的三部音乐剧则全部都是托尼奖获奖作品。

  《金牌制作人》在2001年首演后长演不衰,并于当年拿下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12项大奖,是迄今为止在托尼奖得奖最多的音乐剧。尽管去年音乐剧《汉密尔顿》引起轰动,并拿到11项大奖,但依然没有打破《金牌制作人》创造的纪录。《泽西男孩》在2006年获得了最佳灯光、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项托尼奖大奖。这部剧的专辑还获得格莱美最佳战绩大奖。《律政俏佳人》曾获得2007年托尼奖7项提名,并于2011年在英国获得奥利佛戏剧大奖。应该说,这三部百老汇音乐剧都经过西方音乐剧市场的考验才来到北京的。

  直面社会话题是核心

  勇于直面社会问题是当代百老汇最为打动观众的灵丹妙药。无论是《金牌制作人》,还是《政律俏佳人》和《泽西男孩》,都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的揭示,就像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金牌制作人》讲述了工作苦闷而且胆小的会计师列奥·布鲁姆一直渴望成为百老汇的制作人,他的梦想终于在他遇到失意的金牌制作人麦克斯·比亚里斯托克时实现。麦克斯为了在百老汇赚钱,灵机一动想到与布鲁姆联手制作史上最烂的歌舞剧《希特勒的春天》。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部本应惨败的制作,却成为了票房杰作,给这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带来了无法预料的转折……编剧对行业内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不满,对看似梦幻实则空虚的创作现状的嘲讽,同时对刻板评论家的大胆吐槽,既揭示了外表光鲜实则暗流涌动的百老汇现实,又戳中了大众的最真实情绪。《泽西男孩》根据上个世纪中期美国著名摇滚乐团“四季乐队”的真实故事改编,音乐剧再次呈现了乐队从建成、到事业辉煌以及最后分崩离析的传奇经历。《律政俏佳人》改编自同名大热电影,讲述了女主角艾莉·伍兹由“傻白甜富美”逆袭为金牌律师的成长历程。

  三部原版百老汇音乐剧都有着现实意义,两部是励志作品,一部是讽刺百老汇制作中的诟病,应该说,也正是对现实社会的观照。他们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市场上一直保持着一席之地。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过去只注意了经典音乐剧《猫》《剧院魅影》等,其实在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反映现实社会话题是常态,也是一股音乐剧创作的潮流。

  高规格配置再现音乐剧职业示范

  自从音乐剧这种形式引进中国后,很多音乐戏剧人都愿意为其付出,中国现在每年也有很多新作涌现。但由于演出机制问题和对音乐剧认知的误区,很难有在市场上有较大反响的原创音乐剧问世。很多音乐剧在制作和演出上缺乏专业精神。在经典剧目《剧院魅影》《猫》《妈妈咪呀》和《狮子王》等在中国演出过后,观众们对西方音乐剧的演出规范也略知一二。此次,这三部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的引进,将再次为我国原创音乐剧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首先是职业演出的规范。这也是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的特点,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以现场乐队伴奏的真唱完成。相比之下,中国原创音乐剧更多的是录音带伴奏的卡拉OK,甚至是录好合唱部分和乐队的伴奏,完全没有现场感觉,甚至演出百老汇剧目的中文版都运用录音带伴奏,现场演出的即兴、灵活和氛围的营造都大打折扣。

  再说剧目运营,百老汇音乐剧以市场为中心,有一整套运营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产业。而中国的大多数音乐剧还在非市场运作状态,这也严重影响了音乐剧的创作质量。因此,中国的业界人士可以借此机会, 多向同行学习和借鉴,让中国的音乐剧创作和演出机制更规范更职业,从而使市场更快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