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三环辅路井盖密布凹凸不平
“每天开车经过大钟寺附近,总要躲着井盖走”,近日,市民吴女士反映,北三环西路辅路大钟寺附近车道上井盖密集,汽车轧过很颠簸,而且噪音大。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从大钟寺地铁口出来,经过天桥北上,随后从桥下沿着北三环西路辅路由东向西走,从桥底下到大钟寺家居广场西侧大约三百余米,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机动车道上的井盖多达55个。随后记者折返,从桥底下自西向东沿着北三环西路辅路走到大学生体育馆附近,边走边数,大约四五百米的距离,也有100多个井盖。
记者看到,这些井盖上标注有“水”“雨”“电”“暖”等不同的标识,分别隶属于“北京市政”“北京排水集团”等相关单位。记者发现,路面有不少井盖都与路面有落差,其中一些井盖出现了凹陷,车辆一过就会出现颠簸,还哐当作响。
不只是大钟寺附近的机动车道上井盖较为密集,北三环中路辅路上有一段非机动车道上,井盖数量也不少。从教育科学出版社到北三环中路36号院北门,六百余米的距离,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在非机动车道上分布着100多个井盖。
家住附近的王先生每天骑自行车出行,“我现在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了,路上这么多井盖,骑车非常不方便。”
记者将相关问题反映给市政管线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包括“水”“电”“气”“热”在内的每一种井盖对应的管线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规范和管理要求,并且都有各自的权属单位。有住宅的地方就需要水电气暖,有水电气暖就必须要有各类管线,井盖也就少不了。不过,该工作人员也表示,相关城市规划部门也在努力减少井盖,并且督促管线单位尽量结合道路大修以及平时的管线维护,更换不平的井盖,尽量减少路面颠簸和噪音。(孙延安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