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大脑”西塔台建设故事

日期:2019-05-13 11:08    来源:首都建设报

分享:
字号:        
  • 未标题-1.jpg.jpg
  • 未标题-1.jpg.jpg

  

  指挥中心就在这里

  5月13日,大兴国际机场将进行检验飞行,三家航空公司将派出旗舰机型747-8、A35和A380在建设中的新机场起降试飞。作为此次试飞的机场“大脑”所在地,西塔台担负着大兴国际机场70%以上飞机起降指挥任务。塔台建筑高度70.3米,地上结构20层、地下结构1层,包括指挥中心、管制室、检修环、讲评室、设备间、UPS间以及机坪管制室等。

  记者上周六探访了大兴国际机场西塔台,记录了西塔台的一些建设故事。

  360度玻璃视窗

  指挥室视野无死角

  西塔台的圆形指挥室,总面积125平方米,360度环形大幅玻璃,让有“空中交警”之称的空中管制员围绕视窗工作时,视野开阔无死角。

  走进西塔台指挥中心,由12块倒梯形玻璃组成的环形视窗让人一览无余。每块大玻璃上边长为3.6米、下边长3.16米,高3.25米,玻璃厚达3.6厘米。这12块巨大且厚重的玻璃窗,每块重达1.24吨,倾斜安装在距离地面70多米高的塔台指挥中心外墙上。

  北京住总大兴国际机场西塔台项目主任工程师田子常介绍,这个全视野玻璃的施工安装并不容易,项目部先用塔吊将玻璃提升到70多米的高空,然后由站在移动吊篮中的施工人员和位于指挥中心内的人员配合,将巨大的玻璃倾斜放入卡槽,再把预留的14个安装孔用螺栓固定。“当时我们动用15名作业人员,5人一组,用时1周才把12块玻璃安装到位。”田子常说。

  西塔台指挥中心的视窗玻璃,是国内极少使用的半钢化三层夹胶特种玻璃。这个品种,不但具有钢化玻璃强度高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钢化玻璃平整度差、易自爆,且容易整体粉碎等缺陷。田子常说:“我们这种半钢化玻璃即使破碎,只会出现沿裂纹源呈放射状的径向开裂,而不会有切向裂纹扩展。所以遇到破裂仍能保持整体完整不塌落,也能保证特殊情况下塔台指挥人员视线不被阻隔。”

  钢筋量是常规设计三倍

  钢筋捆扎有如花丝编织

  “我们钢筋绑扎施工队人员调整非常大,因为施工难度太大,一般工地上不错的钢筋工,到这里未必能上岗。有些工人一看图纸,就知难而退了。”田子常说。

  西塔台总建筑面积3795平方米,使用了1900吨钢筋,钢筋用量是普通工程的3倍以上。钢筋含量高,在提高建筑结构坚固性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了钢筋绑扎空间狭小,密度高等施工难题。“我们工程内外两层加起来有近30个型钢钢筋柱,每个型钢钢筋柱有300多根钢筋,光焊接点,少则3000个,多的有10000个,整个钢筋绑扎过程就如同织网。”田子常说。当细密精巧的钢筋骨架完成后,第一眼看上去不像是建筑工程,而像是花丝工艺品。

  为提升钢筋捆扎合格率,项目部专门成立10人组成的QC技术团队,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因为是弧形墙体,所以纵筋钢筋间距和水平筋、箍筋间距容易有大误差,导致钢筋安装合格率低。为此,项目技术人员首先集中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随后再通过综合对比选择最佳方案。“我们最终决定在墙体中部及顶部设置水平排架,并在水平排架上标注出纵向钢筋间距,以保证纵向钢筋位置和间距准确。每绑扎1米高度,我们就用线坠对墙体截面及位置进行复测,并用钢尺从测量纵筋间距。”田子常说,通过技术攻关,项目弧形墙体钢筋安装合格率从84%提高到94%以上,工期提前了30天。

  塔台像一个水晶瓶

  外立面用了八种工艺

  塔台的外立面,就像一只水晶瓶,凹凸有致,棱角分明。“就一个指挥中心的外立面幕墙,我们就采用了八种工艺形式。”田子常指着图纸一一说,这八种分别是,竖明横隐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铝单板幕墙、陶土板幕墙、铝单板雨篷、断桥铝合金窗、明室夹胶全玻幕墙和梯形截面铝装饰条。在图纸上,各个区域采用的不同工艺被用不同颜色区分出来,显得清晰而又复杂。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工艺,也才使塔台指挥中心外观更加别致,特点鲜明。

  田子常说,就算一种工艺,对应的也可能是好几种材料,也需要不同的施工方案。指挥中心设计为“竖明横隐框玻璃”铝板幕墙,共采用平面铝单板、折线部位铝单板、双曲面铝单板和单曲面铝单板等多种幕墙材料。“像最外层的双曲面装饰铝板,有几十种不同规格,因为采用螺丝固定式设计,所以从基础开始,一个预留位置计算错误,整个装饰板就无法安装。”田子常说,整个塔台上千块铝板,项目施工人员只有精益求精,每一块铝板衔接处始终保持缝隙在2厘米,才能保证最终施工效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机场“大脑”西塔台建设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