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金凤:解难书记

日期:2018-11-23 10:0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殷金凤:解难书记

  骆倩雯

  提起殷金凤,呼家楼北社区的居民都点赞,“那是我们的‘解难书记’。”

  2000年,殷金凤一到社区上任,就开始“十必访”:婚丧嫁娶必访;优抚对象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矛盾纠纷必访;残疾、特困家庭必访;新迁入、迁出居民必访;离休、知名人士必访;空巢老人必访;流动人口必访;社区矫正、两劳释放人员必访。

  没想到,“第一访”就访出了问题。

  23号楼是个独栋,处于社区边缘,周围没有电线杆,80多户居民竟十多年看不上电视。

  殷金凤马上和歌华有线联系,对方一盆冷水泼过来:“几十年的老问题了,没有架接电线,所有东西都得重新弄,这个工程干下来还得赔钱。”

  殷金凤没放弃,打电话不行,就上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前前后后两个月,反反复复十多次,歌华有线的负责人终于被说动了,他对殷金凤说:“就冲着您这份心,赔钱我也给您解决了。”最终,23号楼装上了有线电视。

  呼家楼南里2号、3号、4号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简易筒子楼,下水管道比较细,经常堵塞,污水外溢。每次下水管道堵了,产权单位就派人给通一通,但维持不了几天又堵了。

  殷金凤带了一瓶水、一个面包,开始磨产权单位。找厂长,人不在,就死守。十多天过去了,一直没瞅见厂长的人。一天,殷金凤瞧见卫生间门口有个人影,像是厂长,她守在卫生间门口。人一出来,果然是厂长。瞅见殷金凤,厂长直接“投降”,“书记我服您了!厂里再难我也帮您解决管道难题!”最终,厂里拿出5万元,彻底解决了社区的下水道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帮老百姓干件实事儿。”殷金凤认准这个理儿,18年来,她和同事们为居民逐一解决了用水难、用电难、停车难、买菜难、出行难等一系列生活难题。

  居民的事儿,不分大小。殷金凤公开了自己家的电话和手机号码,居民只要有事,24小时找她。

  “她解决问题,比事主还急。”殷金凤的同事说,比如有人打电话说煤气漏了,事主还没到家呢,殷金凤先到了,直接给燃气公司打电话。要是人家说下午到,她就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催,直到解决为止。

  今年,殷金凤又有新动作。

  “疏解整治促提升”中,小区中一个比殷金凤年龄还大的自行车棚被清退,300平方米的空间,到底做什么?殷金凤把居民请进工作室,“居民说了算”。

  最终三分之一面积升级成了智能刷卡式存车棚,另外三分之二的面积引进十余家靠谱的优质服务商,工作室给服务商立了规矩:“房子不要钱,服务商得让利百姓。”

  最近,殷金凤又动起共享单车的脑筋。因为是开放式小区,共享单车进出无碍。殷金凤就琢磨要设立集中停放区统一管理。现在,社区内已经施划出6处集中停放点。同时,和共享单车企业成立了“联盟会”,建立微信群,随时清理码放。素描/琚理

  记者手记

  殷金凤的微信里,有好几个微信群,跟居民的、跟企业的、跟社会组织的……大家有什么困难或需求,在群里一说,她马上回应。

  把居民的事放在心中的殷金凤,自己的事,能对付就对付,生了病,只要扛得住,她就坚守在岗位上,“我没事儿的”。

  居民离不开殷金凤,殷金凤也离不开居民,真心换真心,才有社区的和谐幸福。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