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概况

    北京概况

    overview

  • 地理与自然

    地理与自然

    Geography and nature

  •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

    Statistics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位于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科学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   教育:2024年全年研究生教育(含科研机构)招生15.7万人,在学研究生47.5万人,毕业生12.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学校)本专科招生17.9万人,在校生63.4万人,毕业生15.4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3.2万人,在校生7.7万人,毕业生2.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1.9万人,在校生6.2万人,毕业生1.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2万人,在校生23.6万人,毕业生6.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6.1万人,在校生41.1万人,毕业生11.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9.3万人,在校生116.9万人,毕业生17.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374人,在校生8150人,毕业生1690人。学前教育招生14.0万人,在园幼儿47.6万人。全年共有民办高校15所,在校生5.9万人。民办中等教育学校(不包括技工学校)128所,在校学生3.4万人。民办小学35所,在校学生3.7万人。民办幼儿园1054所,在园幼儿18.8万人。

      科技:2024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2.0万件,比上年增长10.9%。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6.3万件,增长15.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2万件,增长5.7%。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增加22.86件。全年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2910项,下降3.4%。技术合同成交额9153.3亿元,增长7.2%。年内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全球首个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正式发布,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实现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拟人奔跑,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推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9个科技设施进入科研状态,北脑二号填补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空白。

      文化:2024年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含国家图书馆)20个,总流通3274.4万人次;国家档案馆18家,馆藏纸质档案1262.7万卷件;备案博物馆241家,其中免费开放148家;文化馆18个,文化站339个。北京地区登记在册的报刊总量3498种,图书出版单位222家,出版物发行单位11432家。全年引进出版物版权6652件,版权(著作权)登记129.0万件。年末有线电视实际用户628.5万户,其中高清电视实际用户309.5万户,超高清(4K)实际用户232.8万户。全年制作电视剧21部715集,纪录片79部,网络剧28部,网络电影39部,网络微短剧122部,网络动画片24部。全年生产电影240部,共有30条院线332家影院,共放映电影313.1万场,观众4026.9万人次,票房收入20.9亿元。全年共有352家表演场所举办演出57243场,比上年增长15.6%;观众人数1280.8万人次,增长12.5%;演出收入合计40.0亿元,增长73.6%。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合计23022.6亿元,比上年增长6.6%。

      旅游:2024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1%;实现旅游总收入6722.4亿元,增长14.9%。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7亿人次,增长12.3%,国内旅游收入6372.9亿元,增长11.2%;接待入境游客394.2万人次,增长1.9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1亿美元,增长1.5倍。

      卫生:2024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285个,其中,医院774个,比上年增加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1万张,增加0.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5万人,增加23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13.5万人和15.3万人,分别增加1110人和312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30166.1万人次,增长3.7%。

      体育:2024年全年改扩建体育公园16个,新建或更新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340处。全年北京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46枚,其中金牌29枚、银牌13枚、铜牌4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208枚,其中金牌66枚、银牌56枚、铜牌86枚。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北京运动员共获得奖牌8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1枚。全年北京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46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11枚、铜牌15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47枚,其中金牌11枚、银牌19枚、铜牌17枚。在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北京残疾人运动员共获得奖牌9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5枚。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人民生活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   2024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15元,比上年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4670元,增长5.9%;人均经营净收入1075元,增长4.8%;人均财产净收入12205元,下降0.6%;人均转移净收入17465元,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64元,比上年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56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2,比上年缩小0.05。

      2024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748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214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7349元,增长4.1%。

      2024年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29.4万人、1437.4万人和1388.1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7.9万人、19.0万人和24.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531.4万人和1110.5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的人数为172.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02.1万人。年末全市共有6.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2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3.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26.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8.2%。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09‰,死亡率为6.08‰,自然增长率为0.0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9万人,比上年多增加1.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经济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   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4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7226.8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42499.9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构成为0.2︰14.5︰85.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8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2万美元)。

      2024年全年北京地区货物进出口总值36083.5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出口6065.5亿元,增长1.1%;进口30018.0亿元,下降1.4%。北京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21197.7亿元,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8.7%。

      新兴动能积蓄成势。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按现价计算,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者有交叉)分别实现增加值14932.1亿元和12530.2亿元,按现价计算,分别增长6.4%和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0%和25.1%,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8%和30.0%。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城市建设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   2024年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2559.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76.1公里,增加65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29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1.4公里。

      2024年年末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9条,比上年末增加2条;运营线路长度879公里,增加43公里;运营车辆7708辆,增加196辆;全年客运总量36.2亿人次,增长4.9%。年末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261条,运营线路长度29084.1公里,运营车辆21972辆,全年客运总量21.0亿人次。

      2024年年末共有共享单车94.7万辆,比上年末增加3.1万辆。

      2024年全年自来水销售量13.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6%。其中,工业和建筑业1.10亿立方米,下降2.7%;服务业4.96亿立方米,增长3.5%;居民家庭7.17亿立方米,增长9.0%。

      2024年全年北京地区用电量138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其中,生产用电1053.6亿千瓦时,增长3.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5.8亿千瓦时,增长0.4%。

      2024年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9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2%;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9.9万吨,下降19.7%。年末共有燃气家庭用户1011.7万户,增长1.8%;其中天然气家庭用户799.6万户,增长2.6%。年末燃气管线长度34784公里,增长3.3%。

      2024年全年10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供热面积7.4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发展质量和效益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   新兴动能积蓄成势。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按现价计算,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者有交叉)分别实现增加值14932.1亿元和12530.2亿元,按现价计算,分别增长6.4%和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0%和25.1%,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0.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8%和30.0%。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持续擦亮“北京服务”品牌,修订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年度413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全面完成,12345企业服务热线全年受理企业诉求解决率达 97.5%,各类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全年新设经营主体31.5万户,其中新设企业26.5万户,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6.5%和22.3%,分别比上年提高0.4个和3.7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市发电装机容量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为22.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12.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8.4立方米,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65%。

      ——数据来源:《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