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云图书馆·三沙馆”在永兴岛开馆。“中国云图书馆”的构想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首次提出,此次成立的“中国云图书馆·三沙馆”是“中国云图书馆”第一家正式落地的云图书馆。
“中国云图书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分散的海量电子文献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统一的云端平台提供服务,可形成中国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高效率、低成本国家级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系统。目前“中国云图书馆”正在开发手机版,届时将更加方便读者阅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姚仰平说:“为了丰富祖国南大门老百姓和军人的文化生活,提升三沙市的文化水平,我们“中国云图书馆”选择三沙市作为第一个落地试点。”
据介绍,“中国云图书馆·三沙馆”精选了中国出版和中外合作出版的电子资源20多万册,包括国家一级出版机构的3万多种电子书,1000多集有声书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三沙市任何时候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上网阅读。
据悉,“中国云图书馆”的构想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首次提出。2016年11月11日,在第十六届国防科技院校图书馆年会上,北航图书馆馆长姚仰平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大数据云服务”下的未来图书馆建设——中国云图书馆构想》报告。在报告中,他展望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首次提出了“中国云图书馆”的概念。姚仰平建议图书馆界借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验,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联合全国图书馆的力量,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联盟机构。这一全国性的联盟机构可以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相关技术标准,开发构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统一的数字服务平台,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和服务整合,以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图书馆间全面实现海量资源的高度共享,所需资源的实时获取以及学术成果的快速上传,共建共享,相互合作,让各图书馆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型服务,创建中国图书馆云生态。在2017年和2018年,全国政协常委、北航副校长陶智与全国政协委员、北航教授张涛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构建中国云图书馆”的提案,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