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 经济活力与动力增强 2025年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5.5%

日期:2025-07-18 08:06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 经济活力与动力增强 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5.5%

  7月17日,2025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举办,据悉,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认为,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韧性增强、活力增强、动力增强成为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的重要特点。

  三大行业支撑经济彰显韧性

  发布会上亮出了上半年三大产业成绩单:农业方面,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工业方面,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服务业方面,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从生产端看,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这三个行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九成。同时,三大行业不断结构优化,彰显韧性。其中,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速2025年以来持续提高,行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在金融业中,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证券市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生产的增速也在提高,工业中,电子和汽车行业贡献突出,高端制造加快布局,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3倍、1.5倍、1.1倍和14.9%。

  从需求领域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1%,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成为主要带动力量,这些购置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消费领域,虽然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8%,但服务性消费比较活跃,同比增长4.7%,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接近六成。

  新设企业数量增长约两成

  “通过一系列存量、增量政策实施,上半年经济还呈现活力、动力增强的特点。”朱燕南介绍,从市场主体来看,上半年北京新设企业的数量增长了两成左右,这些新设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也有所改善,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以及一些装备制造业行业收入利润增势良好。

  从扩大内需来看,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接近1倍,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相关的消费品生产和消费都在持续增加。同时,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4%,随着“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三成以上,同时,二手住宅的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都增加了两成左右。

  此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从创新发展来看,1至5月份大中型重点企业当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长4.1%。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8.7%,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5%。

  下半年经济稳定运行有基础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民生领域相关数据。

  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44元,同比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物价方面,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上涨0.1%。就业方面,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与一季度持平;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展望下阶段经济走势,朱燕南认为,上半年经济发展为下半年和全年经济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稳定运行的背后,一方面来自宏观经济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来自北京经济自身的韧性、活力和潜力。当前,北京围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并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难点和短板,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涉及产业发展、提振消费、支持创新、助企纾困等,会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赵语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