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季度,北京市统计局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的方式,对全市16个区的10120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开展了公众绿色生活方式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包含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情况及对绿色低碳生活建设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绿色生活理念基本形成,绿色生活习惯需进一步引导。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遵循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要求的生活方式。北京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了暑期“空调调高一度”专项行动、绿色徒步、公益跑等各类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欢迎,有效带动了居民绿色生活理念的形成。
一、超7成居民对政府的宣传引导工作满意
调查显示,居民对开展的宣传和引导绿色低碳生活的工作总体满意度为72.4%,其中生态涵养区的满意度最高,达到86.2%,平原新城和中心城区的满意度为70.4%。
二、近8成居民经常主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北京市持续推进公交线网规划、加快慢行系统建设、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不断完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打造绿色出行的“城市风轮”,绿色出行理念日渐深入人心。77.0%的居民表示经常主动选择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偶尔选择”的比例为19.0%,“基本不选择”的比例仅为4.0%。
三、节电省水生活习惯已成趋势
北京市坚持建设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社会,对居民生活用电用水实行了阶梯式定价,居民在节电省水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生活习惯逐步形成。
在节约用电方面,89.7%的居民多数时候能做到人离电停、人走灯灭,其中城镇居民这一比例为90.2%,高于农村3.0个百分点;74.4%的居民会在夏天将空调温度调到26度以上,其中城镇居民这一比例为74.8%,高于农村2.9个百分点。
在节约用水方面,46.8%的居民在生活中多数时候能做到一水多用,29.3%的居民表示“少数时候能做到”。从年龄看,71岁及以上居民更加注重节水,比例为70.2%;其次是61-70岁居民,比例为64.2%。
四、近8成居民知晓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市持续加大对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广泛开展绿色环保宣传,举办社区环境整治、绿色环保徒步走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环保志愿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深化,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调查显示,79.2%的居民听说过环保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8250名听说过环保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的被访者中,48.5%参加过环保相关志愿服务活动。从职业看,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学生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较高。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在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随着社会发展发生深刻转变的同时,绿色低碳生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如调查中,近7成被调查者表示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一次性产品,超6成被调查者反映基本不会或偶尔对垃圾分类丢弃,部分被调查者仍对绿色食品不太放心等。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更好地提升居民绿色环保意识,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