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是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北京工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规模速度型发展转向提质增效型发展的40年。尤其是2014年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对北京发展指明方向,北京工业更是加快进入了减量集约、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一、稳步壮大,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总体实现良好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70.2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42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7%。虽然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规律的演进及首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三产业已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但工业依然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更是全市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2017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5.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8%,是支撑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发展从追求规模速度到聚焦质量效益的转变,北京工业提质增效效果显现,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出效率、效益方面,2017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0.2万元/人,是2001年的5.7倍,比全市社会劳动生产率高77.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9.8%,比2001年高5.2个百分点,为1990年以来最好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10.2%,比2001年高5.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5%,比2001年降低10.3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2017年,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为94.1元,比2001年降低4.2元。
二、高端引领,产业逐步迈向高水平
北京作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先驱,经过40年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2017年,北京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个数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4.6%,比2006年[1]提高7.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3930.8亿元,比2006年增长47.5%。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75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42.6%,比2006年提高7.8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北京工业向着高端化迈进。
此外,汽车、电子、医药等符合首都发展方向的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支撑北京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2017年,三大行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6%,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表1 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变化
三、创新驱动,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40年的发展,北京工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动力不断增强。2017年,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56.2%,比2006年提高17.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269.1亿元,比2006年增长2倍;其中,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医药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经费增速均超过工业平均水平,在工业创新中发挥领头作用。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工业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1.8%,比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光电子元器件、液压元件、智能电视产量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工业企业触网上云日益增多,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智能制造不断涌现。
四、“多点”发力,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工业布局经历了由中心城区向环城高新技术产业带、再向城市发展新区逐步转移的变迁。2017年,随着北京城市新总规的出台,“多点”地区[2]成为承接核心区功能疏解、“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战场。2017年,中心城区[3]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1%,比2001年下降29.9个百分点。“多点”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显著提高,2017年为44.5%,比2001年提高17.4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全市工业企业向“多点”地区积聚的同时,也进一步向产业园区集聚。2017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63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50.4%,比2014年提高5.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058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6%,比2014年提高6.6个百分点。
五、减量集约,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新世纪以来,北京工业进入以退促降、减量集约发展的轨道。尤其是2014年以来,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的实施,更加有效地控制了不符合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产业扩张,引导工业不断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2014-2017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减少410家。制造业五大高耗能行业[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26.4%下降至2017年的8.1%,下降18.3个百分点;工业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54.1%下降到2017年的24.1%,下降30个百分点;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01年的2.4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7年的0.40吨标准煤/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下降8.85%(按可比价计算。随)着主动减量和创新发展的深入推进,北京工业将呈现出更加集约低碳的发展特征。
展望未来,北京工业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勾勒的宏伟蓝图,深入推进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不断激发新动力、新活力,加快实现由“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的根本转变,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城市发展贡献新力量。
[1] 高技术制造业自2006年开始统计。
[2] “多点”地区指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3] 中心城区指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
[4] 制造业五大高耗能行业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