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一校一策’推进市属高校高质量发展”到首都医科大学调研。他强调,作为首都高校和医疗系统骨干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临床研究领域拥有雄厚资源和独特优势,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抓战略发展机遇,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医疗服务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位于南校区科研北楼的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实体化运行,是首都教育系统第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殷勇听取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科研团队引进、科研组织管理、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平台搭建等情况,希望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聚集国内外顶尖研究人才和科研团队,与首医大及其附属医院充分融合发展,用好学科教育和临床研究资源,持续完善双聘、三聘等机制,以才聚才、以才育才,成为学校培养拔尖医药研究人才的重要平台,助推首医大学科建设水平、附属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坚持国际视野,围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需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升医学科学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医教研产深度融合发展。
随后,殷勇到科研北楼二层展厅,结合沙盘听取新校区规划建设、学校建设发展等情况汇报,并现场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推进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当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的交叉融合,正加快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以及药械研发进程。首医大要加强谋划布局、充分释放潜能,加快培养和聚集各类高水平人才,推动学校和附属医院建设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高水平推进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和发展,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利医疗服务。优化新院区选址布局和建筑功能设计,完善周边轨道交通等配套,推进医务工作者职住平衡,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前瞻性、高标准推进新校区建设,努力建成百年精品校园。处理好与首医大本部、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效应,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药健康创新高地。
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杨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