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应急管理改革、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法治制度体系,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规范化水平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顶层规划。研究制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021年北京市应急管理法制工作要点》,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进程,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2.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自贸区危险化学品(无储存)经营许可证核发实行告知承诺的改革政策,推进京津冀政务事项“同事同标”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落地。加快证照分离改革,研究制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3.突出重点领域法规修订。积极推进《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工作,围绕危险化学品监管、安全风险管控等重要议题,召开调研论证会,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条例》草案于2021年11月24日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完成一审审议。积极推进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和自然灾害领域地方性法规立法调研工作。
4.推进地方标准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本市应急管理领域标准项目计划,发布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液氨安全管理规范等17项地方标准。“安全生产百项地标”已完成91项标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达到51241家。
5.完善应急指挥制度体系。研究修订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城市火灾事故等十三类突发事件手册,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市应急局协助市领导赴现场指挥处置工作手册和相关分册,研究制定接报处置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工作方案和区级现场指挥部组建规范指南。
6.加强突发事件依法应对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和总体实施指南,搭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基本体系框架。制定本市防汛抗旱督查督办工作管理办法,汇总完成重点部位安全责任制、抢险队伍调度防汛工作手册。编制完成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发展规划,发布《北京市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
(二)加强应急管理监管执法工作,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7.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北京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为全系统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8.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执法。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形成“市区两级目标任务清单”4784项,整改率达到96%以上。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系统全年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7537家(次),行政处罚3949件,处罚金额3529.30万元。
9.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制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和双随机抽查计划,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落实。调整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和自由裁量基准,修订行政执法文书。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三)坚持学法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保障能力
10.深入推进系统内普法。研究制定全系统“八五”普法实施规划和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落实每年4次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局务会会前学法制度。集中组织新法新规专题培训活动。每年坚持开展党章党规学习实践和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11.积极开展社会普法。组织开展“法律十进”及“以案释法”普法宣传活动,将录制好的10G普法视频和2万余册资料送至17个区应急局以及院校、企业等单位。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组织全系统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
(四)强化制约监督,有效规范权力运行
12.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接收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10件,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15件,高质量完成代表、委员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
13.接受社会监督。研究制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全年通过热线电话、官微、信件等途径接收办理群众诉求1820件,平均月度响应率99.10%,解决率94.16%,满意率97.74%。
14.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财务制度,推进落实《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暂行)》,提高化解风险能力。
15.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全年公开信息9422条,开展“民情民意”网络调查12期、收集问卷13861份,“在线咨询”回复网民留言659条,受理依申请公开业务686件,群众满意率100%。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配套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步伐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任务形势需要,在法治政府建设配套制度、运行机制、组织保障上还有一定差距。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注重学习引领、发挥示范作用。局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局务会会前学法等形式,大力开展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发挥了“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强统筹部署、做好整体谋划。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应急系统“八五”普法规划、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重点举措、重要制度,系统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三)坚持集体审议、提升决策水平。研究修订《中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意见》,明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决策原则、范围、程序等内容,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持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设。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会前学法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针对法治政府建设薄弱环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研究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措施,不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健全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度体系。推进《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修订和《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立项论证工作。推进《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和发布工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领域地方立法基础调研。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地方标准。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四位一体”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中央有关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准军事化管理标准规范要求。推进执法信息化系统二期改造暨大数据服务精准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