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日期:2024-03-30 20:00    来源:北京市水务局

分享:
字号:        

  2023年,北京市水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要求,锚定“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水务立法,持续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节水条例》,组织召开全市节水条例宣贯动员部署会,印发实施《北京市落实<条例>职责分工方案》《北京市落实<条例>宣贯工作方案》,建立首都节水、各区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和重点行业节水工作制度,出台《非居民用水户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夯实节水制度根基。推动《北京市永定河保护条例》纳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北京市供水条例》和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确定为第二类项目。

  (二)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提升水行政执法质效。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北京市水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综合执法、专项执法、协作执法。牵头组织全市七部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渔政、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690余次,全系统巡查河道31.8万公里,查处违法案件2569件,罚款1182.3万元,各项执法数据位居全国水利系统前列;完善执法协作措施,深入推进水行政执法“四项机制”,水务部门、检察机关出台《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意见的实施细则》,修订《北京市常用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等,不断提升水务综合执法能力和质效。2023年,全市水务系统开展执法检查130946次,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9136起,罚款2837.53万元,公安机关办理涉水案件2起,采取强制措施11人。

  (三)强化普法工作,打好“执法+普法”组合拳。坚持执法与普法相融合,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国家宪法日”等时机,采取现场宣传、电台访谈、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活动,配合电视台录制河湖保护视频2期,开展现场宣传活动30余场,组织“小兵说法”云直播活动,全面宣贯《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等水法规。坚持以案说法,发布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20个。开展“水政下沉进社区”“万名水务店长、千名水务村长”“田间地头小课堂”等普法活动,不断浓厚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的社会氛围。

  (四)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公职律师制度,设立公职律师2名。聘请两家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局法律顾问,参与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各种合同文本,参加涉法工作研讨会,开展日常法律咨询,进行培训授课,为局机关及部分局属单位提供非诉法律事务服务250多件次。全年办理行政复议答复5起、处理行政诉讼案件4起、行政补偿案件1起,民事诉讼案件2起、劳动仲裁1起。

  (五)加强信息公开强化权力监督。办理建议提案69件。其中,市人大代表建议29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4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6件。局领导领衔办理建议1件,提案5件。依法公开政务信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22条,其中工作动态类信息2073条,财政类信息1291条,人事类信息58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5件,已予以答复54件。深入推进“接诉即办”,修订《北京市水务局“接诉即办”工作考核评定办法》,印发《中共北京市水务局党组关于接诉即办工作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强化未诉先办,建立健全水务专员进街道工作机制,承办自办诉求2401件,认定行业诉求62053件。

  (六)持续升级水务营商服务水平。印发实施水务优化营商环境6.0方案,压茬推进优化营商改革政策措施,动态更新2023年版许可事项清单。组织完成“一证办水”改革,建立用水报装告知承诺制度,开发“刷脸办水”功能模块并上线运行。持续提供“线上+线下”申请、“现场+远程”指导、“工作日+延时预约”等便利服务,办理5000多件审批事项。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谋划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领导干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需要在法治政府建设与首都水务改革发展中不断创新、融合。

  三是普法宣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加大力度,提高影响力,营造水务共建共治法治氛围。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水务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主持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审议《河长制督察规定》《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规定(试行)》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指导开展的“开启‘六字诀’执法新模式,创新完善水务综合执法”获评北京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总结形成的“建体系强共治,提高水务执法社会效能”参加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评选。

  (二)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主要负责人在市政府常务会会前学习《北京市节水条例》时进行解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4次,先后学习《北京市节水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规。组织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1期。坚持依法决策,制定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部经过合法性审核。

  (三)全面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完善水务管理体制,加强市属水利工程统一管理、一体运维,推动从“办事业”向“管行业、服务社会”转变。全面落实强化河(湖)长制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四级流域河长责任体系、河长办组织体系,制定河湖长制督察规定和考核办法。建立跨流域协同治水工作机制,首次召开京津冀协同治水联席会议,建立生态修复、水源保护、水网规划、灾后恢复重建等协同机制。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为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全面学习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水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完善水务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水务重点领域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永定河保护条例立项论证,推动建立水务管理与执法衔接机制,协同强化水务重点领域监管,不断提升依法治水管水的能力和水平。

  (三)推动水务政务服务质效双提升。持续推进水务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水务“一件事”集成服务,拓宽“一业一证”服务范围,强化“一体化监管”。实施水务接诉即办“服务提升年”活动,拓展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四)加强“八五”普法工作。强化“尊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持续开展法治宣传,不断提升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