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日期:2023-03-31 10:00    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分享:
字号: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会前学法必学内容,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市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局党组统筹谋划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部署年度法治工作计划、“八五”普法规划。

  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城市数治水平大幅提升。夯实“三京”“七通一平”城市数字底座,“京通”融合北京“健康宝”上线试运行,接入服务430余项;“京办”初步构建起包括5大核心能力、19项基础能力,100余项接入能力的协同办公产业生态;“京智”形成14个决策专题,接入1471项监测指标。“一网通办”市、区两级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按照优化营商环境和“两区”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了政务诚信监测、评价、投诉、治理、失信赔偿等工作机制,发挥了政务诚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各行业领域全面建立健全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信用监管机制。

  完善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正式发布《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信用、无线电管理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坚持需求、问题和目标导向并重,不断提升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内部合法性审查机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等事项提供法律支持。

  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按照《行政处罚法》要求,落实推广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并公布本系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进一步创新行政执法方式。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谋划部署“八五”普法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宣贯活动,推出了诚信宣传品牌活动,开展“进企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执法办案和普法宣传相结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慑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工作人员需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以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三是普法宣传形式有待创新。普法宣传需要进一步丰富工作形式,提升宣传效果,营造社会良好氛围。

  三、2022年度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落实工作部署,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将推进经济和信息化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研究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计划,按季度开展法治工作点评,部署立法、执法等重点领域关键问题,专题研究数字经济立法、监控化学品执法等重点工作。

  带头学法用法,发挥学习引领作用。主持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4次,带头领学促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宪法》《民法典》《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和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制度等内容。举办行政执法、依法行政培训班1期,专题培训2次。

  提升法治水平,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运用法治思维及时决策构建法治政府相关重大问题。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通过局长办公会、专题会对有关《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重要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点工作进行研究审议。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我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真正入脑入心、持续走深走实,全年开展不少于4次领导干部会前学法活动。

  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谋划。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谋划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坚持开展季度点评工作机制,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法治各项工作。

  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强化信用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建设信用评估中心。进一步扩大信用+融资、信用+医疗、信用+家政、信用+旅游等领域的应用,依托信用数据专区,组织开展社会化信用评价试点,吸引一批信用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化集聚。深入推进京津冀晋区域信用合作建设,加快推进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建设运营。

  落实《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宣传培训,出台配套文件,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激活超大规模数据要素资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数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推进社会信用条例、无线电管理条例办法等立法工作,将政府立法工作与系统业务工作同步谋划、协同部署、一体推进。立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两区”建设,及时跟进研究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立法。

  规范提升执法效能。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