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开局之年。一年来,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表率
市城管执法局主要领导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列入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学习培训的必修课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做厉行法治、践行法治的表率。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修订,积极组织开展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理论中心组学习政策法规文件活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城管执法工作的能力。
(二)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
市城管执法局主要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立足首都城管执法实际,亲自研究部署市城管执法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重大法治工作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推动形成分类分级执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处罚裁量基准等一批制度成果。坚持围绕重点法规实施、重点专项治理等,狠抓法规实施指导意见研究,持续提升城管执法依法行政能力和法治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聚焦城管执法主责主业,推动城管执法系统依法全面履职取得新成效,更好服务首都发展大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案件法制审核、集体讨论程序,确保重要决策合法合规。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推动开展系列主题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政策保障支撑,更好服务执法体制改革
一是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首都城管执法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城管执法事业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连续性。二是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一个系统、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理念,推动构建顺畅高效、科学规范的市、区、街乡镇三级综合执法运行体系。三是加强城管执法与城市管理工作协同,推动执法与管理深度融合,使城管执法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四是推动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加强平台功能应用,为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五是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执法职权的决定》(京政发〔2021〕5号),对21项新下放执法职权、19项取消执法职权加强培训指导和推动实施。
(二)强化统筹牵引,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统筹。制定市城管执法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完善城管执法考核评价办法、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考评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突出重点执法制度建设。印发分类分级执法工作管理规定,推动分类分级执法有序开展。修订城管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调整完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组织开展执法信息公示自查自纠。修订印发《北京市城管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执法公平公正。三是推动新法规贯彻实施。积极组织《行政处罚法》以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新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为基层执法提供精细化法治保障。四是加强违法建设、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等重要专项工作研究,指导基层依法开展相关查处工作。印发《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工作指引(试行)》,通过引导当事人参加社区服务形式,为轻微违法者提供自我改正机会。五是做好文件合法性审查。按照要求完成规范性文件起草、合法性审查、报备等工作。围绕行政处罚法、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等领域涉及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提出清理、修订意见。
(三)依法全面履职,彰显服务首都发展新作为
严格执法责任落实,深入开展环境秩序整治,执法力度和效果持续提升。一是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积极配合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服务城乡规划实施和人居环境改善。二是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职责,不间断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督促隐患问题消除。三是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执法要求,创新“主题执法月+日常执法检查”模式,开展执法进社区专项检查,发挥执法引导规范作用。四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加强施工扬尘等违法行为整治,推动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五是落实市政公用安全执法责任,开展燃气执法“敲门行动”;联合市城市管理委等行业管理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施工破坏管线行为。六是落实“每月一题”无照游商占道经营整治,会同多部门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和改善治理效果。七是落实“接诉即办”任务,积极、认真办理12345热线诉求,市城管执法局“接诉即办”月考核成绩六次在市属机构取得第一名。八是落实队伍管理责任,牢固树立“一个系统、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理念,涌现出以全国“最美公务员”张春山为代表的先进集体或个人,队伍荣誉感得以提升。
(四)着眼创新驱动,为新阶段城管执法注入新动能
一是加快建设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推动执法数字化转型升级。执法检查、执法处罚、视频调度等功能陆续上线运行,科技赋能执法工作的作用逐步显现。二是创新“信用+风险”执法监管。立足“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积极探索推行城管分类分级执法,实施差异化执法措施。对燃气安全、电力安全等重点执法领域加强重点执法检查,守住安全底线;对无违法行为市场主体,压减执法检查频次和比例,减少对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及中央、市级主流媒体高度评价。
(五)狠抓培训指导,助力基层执法履职能力提升
一是重新修订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教育培训大纲,抓实关键岗位、业务专题和重点专项培训,明确培训目标、任务、分工、考核,构建标准明晰、衔接互补的三级培训体系。二是加强对街乡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的牵引统筹,积极协调市水务局等职权下放部门,通过共建共享培训资源、录制视频培训课程,推动联合办训等形式,推动基层综合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强化新法规、新职权、新制度的培训。结合《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条例》等新法规的实施,结合分类分级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执法制度的出台,结合专项执法查处意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读。四是强化专业执法领域的实战化培训。与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共同打造电力执法实训基地,与首钢工学院合作搭建燃气执法实训基地;录制燃气安全等专项网络课程,加大网络培训力度。五是坚持形式多样送教到基层。坚持线上、线下培训双向驱动,更好服务基层执法。依托科技支撑,研发培训APP,录制精品网课、精品微课,送培训到“平台”、到“掌端”、到“基层”。
(六)健全多元化解体系,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控增、减存、防变”为目标,持续加强信访工作。聚焦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三率”认真做好信访服务群众工作,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群众来信来访数量继续下降;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为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市城管执法局荣获2016-2020年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严格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功能作用,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规范,未发生以市城管执法局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三是行政诉讼方面。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参加应诉案件1件,一审原告当庭撤诉;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无迟延提交答辩、贻误出庭、漏庭现象。
(七)坚持执法普法相融合,实现普法新成效
一是印发市城管执法局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各项普法重点任务和要求。按照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要求,制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重点任务分解,认真组织实施。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普法。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主持召开宪法宣誓仪式,组织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宪法知识竞答等系列活动。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宣传,推动用法治思维规范执法行为,用法治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围绕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强化首都治理类法规宣传,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人民立场,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围绕“三类场所”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等执法主题,组织或参与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发声权威解读。四是充分发挥“执法+曝光”机制作用,针对违规施工损坏地下管线等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五是持续开展“城管开放日”宣传活动,聚焦燃气安全、占道经营等主题,市区两级联动,集中开展宣传活动;邀请特约监督员、媒体记者、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志愿者等人员参与,加强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六是深入挖掘先进人物,开展“最美公务员”张春山宣传推树活动,讲好城管故事,弘扬城管精神,塑造首都城管良好形象。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北京市“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北京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等。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和原因
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积极统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落实国家和本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纲要、意见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从严、从细抓好落实;在依法行政能力素质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在执法规范化方面,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后,基层依法行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2022年,市城管执法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立足构建首都特大城市治理体系新要求、执法体制改革新形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等,积极统筹作为,强化法治保障,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首都城管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统筹推进
继续加强市局党委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委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用。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一规划两纲要”,以及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实施意见,聚焦存在问题、薄弱环节,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二)不断改革创新,增强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创新应用,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数字化转型发展。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推动柔性执法,落实分类分级执法、行政执法公示等三项制度,更好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抓好重点领域执法工作,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良好城市环境秩序。
(三)坚决扛起系统责任,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
立足本市城管执法部门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牢固树立系统意识,持续强化“一个系统、一支队伍、一个标准”理念,加强市区街三级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抓基础、强素质、促发展”专项行动,促进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