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日期:2024-03-30 20:00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享:
字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新时期“四区一阵地”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

  将其列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首要任务,纳入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列入依法行政培训及党校学习必修课程。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实现学习的制度化、阵地化。

  (二)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活动,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要点,优化依法行政考核指标。着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司法所发挥职能作用,组织荣华街道、博兴街道司法所业务培训,指导荣华街道司法所完成新址搬迁。

  (三)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三个一”改革,“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机制率先在6个场景探索落地;“一业一证”综合许可定制化服务达到43个;“一体化综合监管”实现落地场景和工作逻辑双拓展。京东方B20等重大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首席审批师”“证照0号管家”模式进一步扩展。集中供地类项目规划许可100%采取告知承诺制。42个事项9类证照线上免于提交,材料压缩率13.7%。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市6.0版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形成65项改革落地案例。亦城客厅运行,实现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全年出台惠企政策28项,发布四大主导产业企业政策清单手册。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围,试点政策预兑现、免申即享,推进“复工复产6.0版”等22个现行政策共118个事项兑现。

  (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做好重点领域立法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实体化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修订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组织团队赴穗、深开展立法调研,推进《条例》修订列入本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

  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和工委管委会工作规则。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监督。全年审查文件59件、合同协议214件,提出意见1899条,备案文件23件,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

  (五)加强行政执法规范与效能建设

  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三项制度”,贯彻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原则,清单化19个领域的504个处罚事项,依据清单办理免罚慎罚案件600余件。健全完善9项执法规范化内部工作制度。完善管执衔接及反馈程序,统一28个执法领域违法线索移交标准。优化行刑衔接移送流程,跨地域办理2起行刑衔接案件。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协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执法督察机制,年度累计开展行为规范督察381次。推进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利用平台开展检查19363次。定期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4次。梳理管委会可行使的行政处罚职权、完善管委会执法岗位信息。加强协调监督,取得执法资格15人。

  (六)强化内外监督工作合力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2023年共承办市、区提案共计44件,办复率100%。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全面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新规范;支持和配合检察机关开展行政公益诉讼9次。深化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31件;主动公开并定期更新2023年重大决策事项目录;在官网完成13个政策文件公开征集意见。全面加强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资金专项审计,对2020年以来所有审计项目开展“回头看”,从严从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七)健全矛盾纠纷行政预防化解体系

  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质效。管委会接待行政复议咨询126件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6件,其中调解撤回申请15件。完善文书制作与档案管理,启用全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平台。管委会被申请行政复议367件,其中被纠错3件;管委会被提起行政诉讼115件,其中被纠错10件,行政行为被纠错率较2020至2022年同期进一步下降。关注重点难点案件,法治部门建立工作建议及典型案例分析机制,加强总结剖析,提升行政机关自我纠错质量。

  依法做好信访工作。全年共接收6300余件信访事项,在总量同比增长60%的情况下保证办理质量。深入践行“浦江经验”,10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下访接访11个信访事项。推进标准化信访接待室建设,畅通信访渠道。妥善处理重点信访事项,2023年第四季度经开区群体访数量环比下降60%,同比下降50%。

  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结合经开区实际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制度,选聘法律服务单位为经开区17个社区及11个亦企服务港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法律咨询6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参与纠纷调解90余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20场。

  二、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023年,经开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深度融入经开区新发展格局的步伐还要加快;法治建设统筹作用发挥不够有力,对立法、复议、执法等重点法治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整体谋划和重点攻坚还不够深入。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工委、管委会重要议程;全面部署法治建设工作,明确法治政府建设思路,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推进、督促考核。二是高位统筹推进。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提高干部法治素养,持续开展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活动5次。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列入立法规划,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立法。三是聚焦重点领域。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出庭应诉13次;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水平。

  四、2024年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发挥带学促学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过程。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推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围绕经开区中心工作,组织做好年度工作要点制定、情况总结、协调推进等专项工作。三是重点推进区域立法项目。积极落实市级立法计划,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修订,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四是持续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均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五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效能,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以非现场监管为标志的数字化监管改革。六是做好矛盾纠纷行政预防化解工作。做好新《行政复议法》学习培训与贯彻实施工作,进一步推进复议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着力破解社会治理的深层次问题。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