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景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固本强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汇编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应知应会学习手册,上线测试小程序,组织全区1400余名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测试,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掌握水平不断提升。强化法治工作统筹力度,推动法治督察整改问题落地见效。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评估,通过“自查+评估”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短板弱项。以创促建,压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信访工作法治化项目入选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创新优秀项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迎检工作有序推进。
(二)转变政府职能,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提档升级。调整26个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大幅精简区级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街道议事协调机构,确保作用有效发挥。做好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街道职责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全面启动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梳理工作,厘清部门与街道之间职责边界。实现68个不同领域“一件事”场景集成办理,39类涉及商业服务业和民生保障领域“一业一证”综合许可落地实施。10个惠企政策、78个兑现事项汇聚“京策”平台,实现“一站申报”“统一兑现”。优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党建引领+数智赋能+社区共同体”治理模式被确立为全市典范并进行推广。
(三)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码检查”启动率、执法人员绑定率、扫码率均达到100%。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减少对企业非必要检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市场主体两批次共计2971户企业纳入“无事不扰”企业清单。打造“码上通”服务平台和“政策通”数据检索库两大数字化平台,实现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新突破。印发《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质量及水平显著提升。“探索‘市区协同+府院联动+预重整’模式 开创本市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先例”入选全市首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
(四)坚持良法善治,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持续提升。优化文件评估与动态清理衔接机制,完成文件审核及备案审查146件,其中以区政府名义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规定报市政府及区人大备案。完成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入库工作,开展两轮涉企政策文件排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构建规范性文件“全周期”管理体系。编制并公开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对目录决策事项实施动态跟踪指导,打造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监督链条。各级法律顾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实现了法律顾问聘任“全覆盖”、顾问“全融入”。
(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严格控制区级行政执法队伍设置,推动力量下沉,部门与街道之间的执法衔接配合进一步加强。全面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执法数据监测分析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每季度开展执法公示情况专项核查,组织各类案卷评查18次。执法监督与复议监督联动配合,通过案卷评查、复议纠错等手段,全面摸排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同时收集汇编执法案例66个,有效强化基层执法实践指导。采取“学、训、考”一体化推进模式,开展分级分类法治培训,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效提升法治队伍能力水平。
(六)加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稳步提升。强化区应急委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决策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构建“发布预警-启动响应-指挥调度-信息更新-结束响应”的工作闭环。对应急预案编修情况进行梳理,完成制定和发布专项预案及街道预案41部。在全市率先完成基层应急救援骨干能力提升工作。全面做好救灾物资调拨工作。
(七)强化监督制约,行政权力运行不断规范。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办结市区两级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58件,满意率100%。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发挥财会监督保障财税政策执行的重要作用。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审计项目34项,1个审计项目获评市级优秀项目。压紧压实防治统计造假责任,强化“五子”统计监测分析。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546条。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全清单调整发布。现行有效政策文件实现市区政府网站“一网通查”。自觉接受司法和监察监督,区法院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通报行政案件审判情况,区监察委全程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
(八)深化源头治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成效明显。充分发挥“石时解纷”平台效能,建立多层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着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全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34件,同比增长103%,为同期区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数的4.9倍。建立案前调解工作机制,91.7%的行政争议经复议后实现定分止争,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凸显。印发《石景山区行政应诉工作规则》,办理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82件,全年无败诉案件。根据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反馈,石景山区为全市唯一连续六年行政诉讼无败诉案件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协调配合,持续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区法援中心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执法人员程序意识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政策解读、政策服务能力与企业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全方位、多角度压实“一把手”法治建设职责,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专门述职。区委主要负责人主持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述法并予以点评。完成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述法”一体考核,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覆盖率达100%。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13次,出庭应诉1次,全面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印发《石景山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全部上网公示。
四、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石景山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统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二是推动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全面建立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跟踪指导工作。
三是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业一证”改革,推动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纵深推进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以贯彻执行《北京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为抓手,强化对我区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以及监督结果运用,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五是持续畅通行政争议解决渠道,发挥行政复议能动作用和监督功能,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稳步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