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平谷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高大尚平谷建设,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全面统筹法治政府建设。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系统梳理63家区委区政府部门、18个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实现法治政府建设职责明确。狠抓“法治明白人”培养,完善第一责任人“学讲用述督”法治建设责任体系,开设“一把手”线上讲法专栏,阅读量超过1.5万人次,将考核整改情况纳入述法报告必备内容,依托依法行政培训班开展法治专项测试,扎实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二)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动态完善27项助企惠企政策,举办“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12期,解决企业诉求202项,制定13项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全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码调证”应用延伸至镇街、村居政务服务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累计办理事项3386项。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争取授信约10.98亿元。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共计纳入“无事不扰”清单企业3833家,“综合监管e码查”系统上线以来,全区非现场检查占比64.93%。
(三)有效强化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成政府重要行政事项合法性审核68件,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181条,参与涉法研究事项100余件,回复意见建议150余条。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全流程管理,向市政府备案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受理区属各单位备案规范性文件32件,梳理区政府和各单位文件150件,按要求完成废止或修改。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机制,从决策启动、制定、执行、反馈、存档五个维度,制定规范化配套文书,邀请专家对近年来部分区级重大行政决策开展现场评审,实现全周期管理。
(四)全力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与效能。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水务领域463项行政执法权力事项划转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加大食品安全、城乡环境等重点领域执法,作出处罚12786件。推动京津冀联合执法,在交通、生态、园林、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建立“平蓟三兴”协调联动机制,累计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落实轻微违法免罚、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共作出不予处罚案件1071件。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通过依法行政专题培训+小班教学+旁听庭审等多种方式,围绕行政裁量适用、调查取证等主题培训600余人次。固化执法证考前模拟机制,执法证考试通过率96%。深化“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5家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汇报并接受点评。
(五)持续健全矛盾纠纷行政化解体系。区政府处理行政复议案件574件,审结442件,向各单位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8份。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开展“清朗·2024信访大走访专项行动”,市级挂账督办件化解完成率100%。在全市率先建立接诉即办与公检法司工作联动机制,“依托‘微网格’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高效运行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通过12368热线响应基层治理主体提出的司法需求990件。完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提供法律咨询39476人次,12348服务热线接待咨询31933人次,法律顾问入村居服务300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55件,公证事项2199件。
(六)精准提升依法行政监督水平。依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0件、政协委员提案170件,满意率均为100%。加强决策公开,归类整理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财政预决算、权责清单、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40个专题栏目,方便企业群众精准化、个性化获取信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执法数据月度分析、定期通报,同步抄送区政府督查部门、人大、纪检、法检系统;建立执法案卷“月查·月评”机制,累计评查执法案卷134本。创新司法监督,出台《关于加强“三书一函”制发、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行管部门、属地依法履职。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还需夯实。部分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重视程度不够,街乡法治力量较弱,基层依法行政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二是非现场监管能力不足。非现场检查手段单一且质效不高,检查发现违法问题能力有待加强,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执法部门间协同协作能力有待加强。日常监管-行政执法-行刑衔接全链条存在薄弱环节,部分领域存在事中事后监管空白,行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之间协同协作不够紧密。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区政府常务会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依法行政专项数据监测报告,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
二是发挥学法用法示范作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政府常务会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复议法》《公司法》等主题,开展集中学习15次、法治专题讲座3次,引领各行政机关学法常态化。自觉维护司法权威,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年副区长出庭应诉4次,未出现不执行行政复议决定和行政诉讼裁判情形。
三是关注法治政府建设关键环节。推动建立行政执法数据月度通报机制,针对行政执法监督、行政诉讼败诉等重点工作,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作出专题部署,组织相关部门专题研究。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做好“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收官。建立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测试制度,推动测试常态化进行,加强结果运用。做实“法治明白人”培养工程,深化党政负责人学法讲法用法述法考法各项机制。健全完善法治督察工作,实现内外监督有机贯通。
(二)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加快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出台《北京市平谷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办法》,规范决策目录确定、公布和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基层依法决策水平,强化决策监督,将乡镇街道因决策失误被复议纠错情况,纳入全面依法治区考核体系,倒逼决策质量提升。
(三)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与效能建设。健全完善区级集中培训为主导,部门、街乡业务培训为补充的执法检查质效专项培训体系,提升各单位行政执法检查能力。推广先进非现场检查经验,利用各领域大数据监管模型,强化线索核实处置能力。加大案卷评查力度,推动各执法部门开展内部评查,全方位规范执法行为。
(四)创新行政执法监督路径。开展“沉浸式”监督、“伴随式”监督,采取“面对面”交流意见、“点对点”问题提醒,主动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对接12345、北京市综合监管信息系统,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问题,以数据赋能提升监督质效。探索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案件败诉追责等机制,打通监督与问责节点。
(五)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加强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高效化解纠纷,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应诉质效。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向民生领域延伸,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医疗、保险、商会等领域的调解组织建设。做好“八五”普法总结暨“九五”普法启动工作,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示范带动作用,为基层治理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