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經信發〔2025〕47號
市各有關單位,各區工業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各有關企業:
現將《北京市推動工業旅游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10月11日
北京市推動工業旅游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
工業旅游是對生産過程、遺址風貌、品牌文化等資源系統整合開發,為公眾提供觀光游覽、消費體驗和科普教育等多樣化服務的新型旅游形態。北京是近現代中國工業的重要發源地、新中國工業體系的重要形成地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先行地,形成了兼具歷史積澱與創新特質的工業文化。為更好落實《北京市推動旅游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入挖掘工業文化內涵,延伸品牌效應,打造新型消費場景,增強工業企業競爭力,促進服務型製造和産業科技創新,全面展現近現代工業的城市記憶、新型工業化的時代形象和現代化都市的時尚風采,助力建設國際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構建高品質工業旅游産品體系
(一)加力開發工業旅游資源。突出“超級工廠、時尚前沿、城市復興、工匠傳承和工業記憶”五大主題,優化工業旅游資源空間佈局,編制發佈具有首都特色的工業旅游名錄圖譜。鼓勵工業企業、文旅機構開發工廠車間、産業園區、工業遺産和工業博物館等資源,優化工業旅游供給品質,共同打造融旅游、購物和體驗於一體的工業旅游目的地。到2027年,力爭實現年工業旅游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工業旅游收入達到30億元。
(二)打造“來京必去”産業公園。支援以首鋼園、798·751為代表的工業遺産園區傳承弘揚工業文化,升級打造會展、演藝和文創新空間,塑造成為“可逛、可玩、可沉浸”的文旅高地,展示由“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的城市更新典範;加強市區聯動,圍繞機器人、商業航太和高級別自動駕駛等領域,整合研發製造、科技展示、互動體驗和文創消費等功能,打造5個展現新質生産力的産業公園。
(三)建設“專精潮新”熱門點位。支援新能源汽車、品牌消費品、老字號和工藝美術等領域知名企業,弘揚企業品牌文化,增加沉浸體驗場景,成為主題鮮明的觀光工廠。引導航太、汽車、鐵道和工美等行業博物館品質升級,支援重點企業建設新型主題博物館,打造游學並重的精品工業博物館體系。以知名觀光工廠和精品博物館為主體,打造形成10個左右工業旅游熱門點位。
(四)推出“不虛此行”精品線路。推動工業旅游嵌入城市旅游網路,鼓勵文旅機構將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納入已有觀光巴士和通游專線,與知名旅游景點、旅游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有機串聯,推出若干條涵蓋工業旅游的城市級精品旅游線路。
二、提升工業旅游全過程服務水準
(五)推動廠區適旅化改造。編制工業廠區適旅化改造指引,支援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合理劃分、改造廠區生産空間和參觀路線,採取實景巡游、産品研學、實操體驗和數字倣真等多種方式豐富游覽內容。鼓勵有基礎的企業盤活廠區資源,因地制宜建設游客服務中心,科學佈局産品體驗、現場定制、休閒購物、導覽標識和停車充電等配套設施,打造多業態融合的消費綜合體。引導有意願的企業將展示大廳的改造提升與科普基地、中小學生創新實踐教育基地結合,拓展企業的展示功能。組織實施20個左右工廠適旅化改造標桿項目,工業旅游體驗空間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拓展。
(六)提升市場化運營能力。支援適於旅游市場化開發的企業由商務接待轉向工業旅游發展,推進內容填充與業態更新,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探索第三方機構託管運營、聯合運營等項目開發模式。引導電子、汽車、中醫藥和食品飲料等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企業,結合“工廠+直銷”等形式,優化“前店後廠”商業模式。鼓勵企業、工業博物館建立游客反饋機制,動態優化服務流程與互動設計,提升游客體驗的滿意度和傳播口碑。
(七)擴大時尚産品消費。鼓勵工業企業深度挖掘消費端優質産品,支援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組合創新,推出時尚穿戴、經典酒類、養生藥膳、流行服飾、創意家居和名優老字號食品等産品,開發定制款、限量版和收藏款。鼓勵企業、工業博物館聯合專業機構推進品牌IP授權轉化,開發工業旅游特色文創産品。打造一批融合工業文化元素的城市伴手禮,開發20款以上大眾喜愛、入選“北京禮物”的工業産品。
(八)增進數字科技體驗。支援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率先應用人工智慧、元宇宙和自動駕駛等數字技術和設備,打造集文化展示、互動參與、休閒消費和全時空沉浸於一體的高品質場景,開發數字工業旅游産品,探索構建“線上虛擬互動+線下實景游覽”的融合服務模式,為游客提供全景式、智慧化旅游體驗。
三、打造工業旅游高效能支撐系統
(九)開展資源摸底調查。組織各區、重點企業系統梳理工業遺産、觀光工廠、工業版本、工業文化資源集聚區和工業主題展覽展示場館等資源,根據歷史價值、現狀特徵以及開發潛力分類建立基礎臺賬。到2025年底,完成首輪普查,建立全市工業旅游資源數據庫和動態管理機制。
(十)挖掘工業歷史文化。推動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與高校、文旅機構結對共建,系統梳理行業和企業發展歷程,串聯重大歷史事件、特色工藝創新等內容,深度提煉工業文化內涵,樹立“可親可敬”的品牌形象價值,構建完整故事脈絡,形成各具特色的行業故事。鼓勵企業將工業文化、品牌故事有機融入旅游産品開發設計,打造沉浸式工業微劇場、情景體驗等互動項目。
(十一)加強工業遺産認定與保護利用。開展工業遺産調查、評估和認定,形成分級分類保護利用體系,加強承載重要文化的工業遺産整體風貌保護。推動“以用促保”,參照歷史建築保護利用模式,鼓勵産權單位通過自主運營、合作開發等方式,對工業遺産開展活化利用。在符合城市規劃和各區産業功能定位的條件下,對工業遺産(含構築物)發展工業旅游項目,可以支援辦理用地性質轉換。支援各區推動工業遺産有機融入周邊街區、社區和鄉村,利用工業遺産改建工業遺址公園、博物館和紀念館。
(十二)構建立體宣傳矩陣。建立“會、展、節、賽”四位一體傳播體系,將工業旅游資源全面納入城市旅游推廣體系。利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國際文旅消費博覽會、世界機器人大會和世界智慧網聯汽車大會等平臺,以及世界旅游日、中國旅游日和傳統節假日等節點,借助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等創意賽事,宣傳和推介北京工業旅游資源。鼓勵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舉辦主題嘉年華、消費體驗季和展覽活動周等活動。用好新媒體平臺,加強與知名博主、旅游達人互動,實現工業旅游宣傳創意化呈現、個性化投放和跨平臺聯動。鼓勵工業旅游資源單位積極承接影視、廣告拍攝項目,通過場景植入擴大自身影響力。
(十三)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支援工業旅游企業開展入境游試點,提供多語種導覽和“友好型”支付服務,設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加強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與城市公共交通網路銜接,針對客流量較大的點位開通接駁車、通游專線。支援符合條件的工業旅游點位設置旅游交通引導標識。通過設立路側停車位、開闢假日臨時停車場等方式,擴大停車資源供給,有效緩解“到達難、停車難”等問題。
(十四)培養專業人才團隊。組織學習交流和專題培訓,幫助企業定向開展旅游人才技能培訓。推動有基礎有條件的院校、文旅機構豐富工業旅游教學培訓內容,與工業旅游點位共建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培養工業旅游規劃設計、講解和運營人才。壯大志願者隊伍,鼓勵企業聘請退休職工、技術人員和行業專家等擔任志願者,提高工業旅游普及和講解水準。
四、保障措施
(十五)推動多方主體協同聯動。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推動落實。加強部門協同和市區兩級統籌,加強工業旅游企業、工業博物館多主體聯動。深化與工業旅游點位、文旅機構和相關協會等的合作,建立全市工業旅游預約服務平臺,提升公眾預約購票便利化程度。允許工業用地相容不超過總地上建築規模15%的非工業研發功能配套設施,可以用於支援發展工業旅游。統籌高精尖産業發展項目資金,對工業企業廠區或園區適旅化改造、數字化示範應用和融合業態場景創新等方面投資給予補助。支援旅行社開發工業旅游線路産品,對“北京禮物”中市場認可度高、銷售好的工業産品,給予資金獎勵。鼓勵工業旅游産業公園、熱門點位參與標準化達標評優,對符合條件的積極推薦創建3A級以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