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5-05-14
  6. [發文字號] 京發改規〔2025〕2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5-05-14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5年 第32期(總第908期)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開展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實施方案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發改規〔2025〕2號

各市級有關單位,各區發展改革委、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

  為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推動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充分發揮設備購置對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我們制定了《開展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請抓好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5月14日  


關於開展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實施方案

  為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推動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充分發揮設備購置對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是突出重點,聚力“五子”揚長板。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形成疊加效應。

  二是優化服務,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更好發揮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引導帶動作用,支援和鼓勵社會資本實施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擴大再生産和綠色低碳轉型。

  三是穩妥推進,切實防範風險。鼓勵金融機構在年度信貸規模範圍內加大貸款資金支援,堅持把握好商業可持續原則,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嚴格審核把關,嚴格負面清單管理,強化監管,確保項目真實、合規、有效。

  二、支援政策

  (一)適用範圍。符合相關投向領域、已簽訂貸款合同和設備採購合同、可形成固定資産投資的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項目。項目可為單獨設備購置,也可為固定資産投資項目中設備購置的部分,原則上設備採購金額應達到人民幣500萬元及以上。

  (二)貸款貼息。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2.5個百分點的貼息,貸款實際利率低於2.5%的按照貼息率不超過貸款實際利率安排。貼息期限2年。貼息期以每筆銀行貸款資金髮放日為起始日。貼息資金匡定總額、據實分批下達。

  (三)支援領域。本政策支援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發展、新型基礎設施、社會投資公共服務、文化旅游、農業等8大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詳見附件)。

  (四)財政全額保障的事業單位項目不納入本方案支援範圍,貸款還款資金來源不得為財政性資金。對已獲得國家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支援的項目不再支援。對已獲得其他市級財政資金支援的項目不再支援。

  (五)項目須符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及各專項規劃,符合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要求。項目不得包含“兩高一低”(即高耗能、高排放、低水準)設施設備,不得包含有關法律法規和産業政策明令禁止的淘汰落後設備,不得包含樓堂館所、房地産開發等配套設備。

  三、工作流程

  (一)項目申報

  對於符合條件的項目,各項目單位向項目所在地區發展改革委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涉及跨區的原則上向項目單位註冊地區發展改革部門)報送資金申請報告並附據以下項目申報材料:(1)項目立項文件(包括審批、核準或備案文件);(2)已簽署並生效的貸款合同;(3)已簽署並生效的設備採購合同;(4)項目單位工商營業執照、法人證書;(5)關於項目真實性合規性承諾函等。鼓勵各相關銀行組織已與本行簽訂貸款合同的項目按上述要求申報。

  項目符合政策要求且資料齊備的,區級發展改革部門以書面方式向市發展改革委報送資金申請報告,並附據項目申報材料等。

  (二)資金申請報告審批

  市發展改革委按規定批復項目貸款貼息資金申請報告。

  (三)資金下達

  貼息資金依據項目單位申請並與貸款銀行確認後,按付息憑證予以安排,列入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計劃下達至項目單位。

  四、監督管理

  (一)各項目單位對申報項目真實性、合規性負責,不得出現報送禁止類項目、項目資訊造假、套取騙取貼息等問題。

  (二)各銀行嚴格落實審貸責任,強化貸後管理,確保貸款資金切實用於批復項目。不得截留、擠佔、挪用貼息資金。

  (三)各區發展改革部門落實屬地責任,對申報項目真實性、合規性嚴格把關,推動設備儘早投用、投資應統盡統。

  (四)市發展改革委加強跟蹤管理和政策宣傳解讀,及時評估政策執行情況。

  (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加強監督管理,跟蹤監督貸款資金使用情況,確保貸款資金安全、合規、有效使用。

  (六)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政策宣傳解讀,組織好本領域項目申報。

  (七)違反本政策規定以及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要依法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處理。

  五、附則

  (一)本方案所支援購置或更新改造的設備,包括達到固定資産標準、需要安裝的各種研發設備、生産設備、傳導設備、動力設備、資訊通信設備、節能設備等。

  (二)本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適用於已簽訂貸款合同、自2025年1月1日起簽訂設備採購合同的項目。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的實施方案》(京發改規〔2024〕4號)即行廢止,該政策執行中已向我委報送資金申請報告的項目後續工作依照原實施方案執行。

附件

具體投向領域及分工情況

  一、科技創新與研發

  1.基礎研究、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2.科技成果轉化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高技術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

  二、戰略性新興産業

  3.醫藥健康

  4.積體電路

  5.汽車

  6.人工智慧

  7.智慧製造裝備與服務

  8.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

  9.新材料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高技術處、資環處、能源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

  三、未來産業

  10.生物製造、合成生物

  11.量子科技

  12.具身智慧

  13.6G

  14.衛星網路

  15.商業航太

  16.智慧機器人

  17.元宇宙

  18.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

  19.基因技術

  20.腦機介面

  21.第四代半導體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高技術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

  四、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發展

  22.新一代資訊技術和製造業服務業融合

  23.醫藥製造與健康服務融合

  24.智慧網聯汽車製造和服務全鏈條融合

  25.高端裝備與服務業融合

  26.現代物流和製造業融合

  27.消費領域服務與製造融合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産業處、高技術處、社會處、經貿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

  五、新型基礎設施

  28.數據中心、雲計算

  29.智慧交通基礎設施

  30.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數字基礎設施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高技術處、基礎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

  六、社會投資公共服務

  31.教育

  32.托育

  33.衛生健康

  34.養老

  35.適老化改造

  36.體育

  37.公共實訓基地、産教融合基地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社會處、産業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相關部門。

  七、文化旅游與消費場所改造升級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經貿處、社會處、産業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等相關部門。

  八、農業

  市發展改革委責任處室:地區處等。

  行業主管部門: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