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勞動、人事、監察/勞動就業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2024-07-26
  5. [成文日期] 2024-07-25
  6. [發文字號] ​京人社就促字〔2024〕109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4-07-26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開展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人社就促字〔2024〕109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的通知》(人社廳發〔2024〕104號)和《關於開展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的通知》(京就辦發〔2024〕1號)要求,為進一步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決定在全市範圍集中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服務攻堅行動。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行動主題

  助力攻堅  就創青春

  二、行動時間

  2024年7月—12月

  三、服務對象

  (一)2024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二)在全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登記的失業青年(包括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

  四、行動目標

  聚焦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的求職關切,以實名登記臺賬為支撐,集中提供政策落實、招聘對接、困難幫扶、能力提升、權益維護等不斷線就業服務,力爭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和登記失業青年年底前都能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

  五、工作內容

  (一)抓好就業政策落實落地。市局將出臺一次性擴崗補助、延續實施剩餘期限見習補貼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各區要做好承接,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尤其要集中開展政策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活動,發佈就業創業政策清單,逐項開展“看得懂算得清辦得明”宣傳解讀,把政策講清講透,提高政策知曉度。公開辦理流程,明確辦理時限,大力推行“直補快辦”“政策計算器”等服務方式,推動資金補貼等政策集中兌現,提高政策落實率。

  (二)及時發佈求職就業指引。各區要廣泛運用各種媒介,發佈《逐夢青春 就業啟航——致2024屆畢業生的一封信》,集中推出“三個服務清單”,即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清單、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清單、就業創業服務清單,為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求職指引和便利。

  (三)儘早完成資訊服務銜接。7月底前,市局將與市教委完成數據移交,與公安、民政、殘聯以及社保等系統比對數據後,形成2024年實名制畢業生數據庫,分發至各區。各區要依託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系統,建立轄區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臺賬,並做好維護更新。同時要宣傳推廣未就業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式,同步開放線上線下求助渠道,允許未就業畢業生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進行失業登記或求職登記,並及時納入2024屆未就業畢業生實名臺賬。

  (四)全面落實實名就業服務。各區要對北京生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集中開展幫扶,根據就業服務需求提供針對性就業創業服務,確保未就業畢業生100%聯繫,100%落實“1131”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依託“家門口”就業服務平臺等,對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資訊進行全面摸排,逐一摸清個人資訊、就業需求、幫扶狀態,對未就業的做好記錄,形成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實名臺賬,及時提供就業幫扶。

  (五)實施困難幫扶專項行動。各區要精準識別幫扶對象,推進部門間業務協同、數據共用,及時將本市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和16-24歲長期失業青年納入幫扶臺賬。在普遍提供“1131”服務的基礎上,還要開展“一生一策”精準幫扶,優先提供指導服務,優先推薦就業崗位,優先開展培訓見習。根據困難程度、就業能力、服務需求,提供更多的高品質、穩定性強的就業崗位,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運用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

  (六)推動高效就業服務落實。各區要大力優化就業政策經辦服務,設立青年就業服務窗口,推進檔案轉遞、補貼申領、社保繳納、落戶手續等政策服務“一件事打包辦”,提高服務效率。要將就業服務下沉基層,結合“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建設青年就業服務驛站,提高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對就業服務的感知度。

  (七)高頻舉辦就業招聘活動。各區要結合“2024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2024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等,加密招聘服務活動頻次,廣泛收集有利於畢業生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開展專業化、行業性、分區域的招聘活動,積極運用直播帶崗、“人工智慧+”等手段精準推送,提升人崗對接效率。各區要組織多種形式的社區招聘活動,動員轄區內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參與,方便他們求職應聘。

  (八)提升畢業生求職就業能力。各區要聚焦畢業生求職需要,用足用好職業指導、就業見習等服務手段,幫助儘快實現就業。線上充分利用“好工作”微信公眾號及各區微信公眾平臺、APP、小程式,發佈職業指導文章、短視頻、公開課、直播課等;線下持續開展“職業指導直通車”系列活動,優化完善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程體系,開展“功能表式”點單進“課堂”,幫助大學生把握市場需要、明晰職業目標、提升就業能力。加大就業見習崗位募集力度,重點面向先進製造業、文化産業、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募集見習崗位,提升見習崗位品質。

  (九)強化畢業生就業權益保障。各區要持續規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大畢業生勞動維權執法檢查力度,查處虛假和違法招聘資訊。針對用人單位不與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拒絕出具離職證明或辦理檔案轉移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並就用人單位維護畢業生合法權益做出要求和提示,同時形成典型案例。靈活運用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宣傳視頻等載體,發佈招聘求職陷阱提示,加大防電信詐騙宣傳,幫助畢業生提升防範就業風險意識。指導督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高校等單位,加大資訊審核力度,嚴格規範招聘資訊採集。

  (十)加強畢業生就業宣傳引導。各區要緊扣行動主題,充分利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各類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強化典型引導,廣泛宣傳服務重大戰略、投身生産一線、主動創業創新、紮根城鄉基層的青年典型,廣泛宣傳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實幹奮鬥的先進事跡,營造“基層就業,同樣出彩”的良好輿論氛圍,全方位展示新時代青年人就業創業的精神風貌,引導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多渠道實現就業創業、建功立業。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區要將2024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作為做好當前就業工作的重要抓手,精心組織實施,制定具體方案,充實細化內容,明確責任分工、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要主動聯繫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聚合政策服務資源,並充分調動市場機構和行業協會參與積極性。

  (二)落實安全責任。各區要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行動期間各項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三)確保數據準確。就業去向登記是及時準確掌握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的重要工具。各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實名制數據系統的維護,嚴守就業數據真實準確底線,確保未就業畢業生就業去向真實準確。市局將針對各類舉報線索、異常數據等,進行不定期抽查檢查。

  (四)做好跟蹤調度。市局將從7月起,對各區2024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系統維護、求職登記小程式求助畢業生聯繫服務情況、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實名臺賬及服務情況進行及時調度。行動結束後,各區要認真總結工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形成書面報告,年底前報送市局。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7月25日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