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4-01-31
  6.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24〕1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4-02-01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4年 第11期(總第839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2024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政辦發〔2024〕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北京市2024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各區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早動員、早部署、早行動,切實把重要民生實事項目辦好辦實,進一步提高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政府系統督促檢查工作機構要加強督促檢查,壓實責任,推動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全面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1月31日  


北京市2024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1.新增3歲以下普惠幼兒托位1萬個;免費為普惠托育機構提供安全運營保險。

  2.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個。

  3.在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等區推進通學公交試點。

  4.新建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100個和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40個(含養老助餐點300個);新建養老家庭照護床位2000張,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浴等服務。

  5.建成北京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平臺,患者可通過統一門戶入口獲取線上復診、線上開藥等服務;建成基層預約轉診平臺移動端,提升基層預約轉診效率;實現有條件的二級以上醫院醫保移動支付、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影像共用;建成9個“三級醫院+相關醫療機構”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30個以上“網際網路健康鄉村門診”。

  6.依託一二級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4家安寧療護中心、8家老年護理中心,並建立科學規範的服務目錄。

  7.完善居民慢性病管理,為符合條件的開具12周長期處方。

  8.在25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兒科診療服務;建成母嬰友好醫院15家。

  9.歸集發佈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促進“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等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2萬人;促進4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組織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

  10.繼續調整工傷保險定期待遇等標準。

  11.新建50個溫馨家園,幫助殘疾人就近享受康復、教育等服務;推進1處導盲犬基地建設,在公共場所有序增設導盲犬標識。

  12.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支線、M101線;地鐵3號線一期、12號線具備開通條件。

  13.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

  14.啟動20萬平方米危舊樓房改造任務;持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小區、完工200個小區,並協同推進適老化改造。

  15.持續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

  16.完成3000戶農村住戶清潔取暖改造。

  17.完成燃氣、供熱等老舊管線改造1100公里;開展雨水、雨污合流管涵及附屬雨水口等“清管行動”1萬公里;堅持房屋漏雨維修快速響應機制。

  18.以網路銷售食品、日常消費大宗食品、節日熱銷食品等為重點,對33大類食品抽檢監測全覆蓋;全年抽檢監測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等不少於1.3萬批次。

  19.更新換裝100萬塊智慧電錶;為260余萬居民用戶安裝燃氣安全型配件;推進3000萬平方米智慧化供熱改造。

  20.為全市社區(村)消防自救力量配備應急、通訊設備2000套;為4萬名鰥寡孤獨等重點人群配備滅火毯等輔助滅火及逃生器材。

  21.利用疏解騰退空間、老舊廠房閒置空間、橋下空間等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新增停車位1萬個;新增有償錯時共用停車位1萬個;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停車位5000個。

  22.以商場、寫字樓等為重點,新建公用充電樁1萬個。

  23.促進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等多網融合,完善站點佈局,優化公交線路60條;調整100條信號燈綠波帶;持續開展72所學校、73所醫院、28個景區、23個商場及10處重要節點周邊交通秩序監測和交通環境提升。

  24.完成10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20項市級疏堵工程;推動打通廣蓮路、朝陽站東路、萬壽路南延等重點站區周邊“斷頭路”。

  25.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26.“京通”小程式實現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等電子證照累計亮證數量達200種。

  27.推進花園城市建設,通過拆除圍欄建成無界公園20個;連通東直門北橋等8處中斷點,實現80公里環二環綠道全線貫通;新建小微綠地及口袋公園50個;完成綠隔地區郊野公園提升20個。

  28.持續開展165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以護欄、桿體、箱體等城市傢具為重點,採取“撤除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方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擠佔空間、阻礙通行以及人行道地面不平整等問題。

  29.實施新一輪“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建設農村街坊路5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農村戶廁500座;改造農村供水設施20處、完成50個村莊污水治理。

  30.創建120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居住小區(村)。

  31.建成100個環境整潔、服務規範、辦事高效等群眾滿意的物業服務示範項目;每季度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量前100名的小區持續開展專項治理。

  32.深化“一微克”行動,鞏固提升水環境治理成效,營造乾淨優美生態環境。

  33.新增15家備案博物館、培育並掛牌26家“類博物館”向公眾開放;舉辦“歌唱北京”“舞動北京”等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1.6萬場,舉辦戲曲、話劇、音樂會等各類演藝活動4萬場,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34.舉辦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快樂冰雪季、和諧社區杯乒乓球賽等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3.6萬場;創建20個全民健身示範街道和體育特色鄉鎮;改擴建10個體育公園;新建或更新5000件室外健身器材,增加兒童健身娛樂器材設施。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