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人社畢發〔2023〕21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科委、經濟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財政局、商務局、國資委、團區委、工商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社會保險保障中心,北京地區各高校: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0部門《關於進一步推進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3〕27號)要求,進一步推進就業見習工作,現就開展2023年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廣泛募集就業見習崗位,本市全年募集不少於6000個就業見習崗位,力爭把有意願的用人單位、人員組織到見習活動中,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通過見習積累工作經驗、實現儘早就業。
二、支援政策
(一)補貼支援。見習對象為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中專畢業生及技工院校畢業生,本市戶籍的16至24歲登記失業人員及轉移就業登記的農村無業或務農勞動力。對吸納就業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用於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的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市級見習補貼標準為本市當年月最低工資,各區可結合實際發放區級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未滿與見習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見習單位剩餘期限見習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二)稅費支援。見習單位支出的見習補貼相關費用,不計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符合稅收法律及其有關規定的支出,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激勵保障。見習人員的見習時間一般為3-12個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實習見習基地參加見習的,視同基層工作經歷,自報到之日起算。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後,可按規定參照應屆畢業生享受有關政策。對提供崗位多、崗位品質好、管理規範、見習效果好的見習單位,優先推薦參評國家級就業見習示範單位。
三、工作內容
(一)廣泛募集崗位。各部門、各區要按照“多元募集、量質並重”的原則,廣泛動員各類用人單位、社會組織等提供就業見習崗位。重點面向承擔科技項目的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開發一批科研類見習崗位;面向製造業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技工院校,開發一批技術技能類見習崗位;面向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中小微企業,開發一批管理類見習崗位;面向城鄉社區組織、社區服務機構和各類社會組織,開發一批社會服務類見習崗位;面向頭部重點電商平臺,開發一批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見習崗位,滿足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多元見習需求,更好發揮所學所長。
(二)優化見習服務。依託“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就業見習模組,受理本市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見習申請;進一步優化就業見習模組功能,做好與部級見習線上服務專區連接工作。各區要結合實名制資訊數據庫和走訪摸排,及早鎖定見習對象,吸引更多符合條件人員參加見習;多渠道發佈本區見習單位目錄和崗位清單,開展就業見習進校園、進社區、進市場;積極舉辦專場招募、雙向洽談、就業見習招聘會等活動,並在各類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中推出見習崗位,每年至少要舉辦一場就業見習專項對接活動。
(三)規範見習管理。各區要加強對本區見習單位的指導,做好協議簽訂、崗前培訓、待遇保障、專人帶教、人員管理、權益維護等工作,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違規組織見習。要抓實見習事後問效,定期跟進見習單位見習人員管理、政策落實和見習實效等情況,定期了解見習崗位募集、制度執行、政策落實和組織實施等情況,健全就業見習長效機制。
(四)做好跟蹤幫扶。各部門、各區要鼓勵見習單位積極留用見習期滿人員。對見習後未留用人員做好後續就業幫扶,對有就業意願的,持續提供崗位資訊、職業指導等服務;對有創業需求的,積極提供融資便利、場地支援、跟蹤扶持等服務;對需要提升技能的,針對性推薦職業培訓項目,促進儘快實現就業創業。
四、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將就業見習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的重要舉措,加強部門聯動,合力推進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就業見習工作統籌協調,做好見習資訊發佈、見習專區搭建、見習管理服務等工作。財政部門要加大就業補助資金支援力度,保障見習政策落實。教育部門要指導高校做好見習政策宣傳,向有需求的高校畢業生推薦見習資訊。科技、經濟和信息化、民政、商務、國資、工商聯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發揮行業優勢,加大工作力度,挖掘開發更多優質見習崗位。共青團要發揮組織優勢,提供企業資源,動員失業青年參加見習,豐富青年見習實踐活動。
(二)強化工作推進。各區要及時關注見習崗位數量,掌握現有見習崗位到期時間,動態更新、增補見習崗位,確保擬募集的崗位數量和組織見習人數比去年只增不減。見習單位可按月或按季度申報補貼資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時審批撥付資金。
(三)嚴格審核把關。對於申請見習補貼的,見習單位需提供就業見習協議書、見習人員考勤記錄等材料。對於申請剩餘期限見習補貼的,見習單位應提前終止見習協議,與見習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雙方履行勞動合同時間達到原見習協議規定的期限,方可申請剩餘期限見習補貼。針對申請剩餘期限見習補貼的見習單位,要嚴格審核,逐一核查。針對惡意騙取套取補貼資金的見習單位,各區要及時追回所發見習補貼,按規定追究其相應責任。
(四)大力宣傳引導。各區要靈活運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見習政策和參與渠道,擴大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加大典型示範,大力宣傳通過見習提升能力、成功就業的故事,宣傳見習單位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引領更多青年和用人單位主動參與見習活動。
附件:各部門就業見習崗位募集主要方向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商務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
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
202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