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人社畢字〔2023〕61號
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19號)要求,現決定在全市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促進並重,堅持政策激勵和服務助力並舉,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幫扶並行,充分挖掘就業渠道,做實做細就業服務,兜牢青年就業底線,引導轉變就業觀念,健全本市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促進機制,推動實現高品質充分就業。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行動。鼓勵各類企業擴大招聘規模,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內本市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小微企業招用本市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推進社會保險補貼“直補快辦”模式,做到隨申請隨確定隨審核隨發放。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精準對接、定向宣傳推送政策內容和申請方式等資訊。
(二)實施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加強與組織、教育、科技、民政、國資等部門協同,着力強化“一穩定四擴大”,即穩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高校畢業生規模,擴大國有企業招聘、基層崗位招用、科研助理招聘、就業見習規模。持續做好鄉村教師特崗計劃、鄉村振興協理員、社區工作者、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招募。加快招聘進度安排,推動全市各類事業單位在8月底前完成畢業生招聘工作。
(三)實施創新創業服務支援行動。打包用好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政策,支援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組織開展創業啟航培訓,提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持續辦好“創業北京”創業創新大賽、“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東升杯”國際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發掘一批優秀創業項目,培育一批高校畢業生創業主體。拓展大學生創業板功能,引導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對接優質大學生創業企業。
(四)實施高頻次就業專項招聘行動。推動人社系統與教育、國資、高校就業招聘平臺資訊共用。發動全市企事業單位積極參加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等“職引未來”主題招聘活動。深入開展“202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2023年暑期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2024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活動”等系列招聘活動。依託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常態化發佈崗位資訊,開展行業性、區域性、專業性特色招聘活動。廣泛運用直播帶崗、空中課堂、微課堂等新模式,拓寬就業資訊渠道,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全市人社系統全年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線上線下招聘會不少於300場、就業創業指導活動不少於100場。
(五)實施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行動。深化“校區對接”機制,主動聯繫北京生源較多的高校,對接現場招聘、就業指導、困難幫扶等人社服務。組織“人社局長進校園”,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資訊、送指導、送培訓等“一進五送”活動。組織專家和職業指導師走進校園,開展職業規劃等公共就業服務公益性講座活動。實施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接收服務專項行動,面向高校開展檔案轉遞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加強與教育部門和各高校的協作,確保檔案安全有序規範轉遞。建立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與高校就業機構常態化聯繫機制,支援與高校合作設立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站,為畢業生提供身邊服務。
(六)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做好北京生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資訊銜接,及時完善2023年實名制畢業生數據庫。通過線上線下失業登記、業務經辦、走訪摸排等途徑,將本地戶籍和到本地求職的畢業生納入登記服務範圍。注重運用多種媒介,提早公佈服務渠道,6月底前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出一封公開信或服務公告,重點推介求助途徑、招聘渠道、機構目錄、政策清單等。全面落實實名幫扶,對有就業意願的未就業畢業生逐一聯繫,了解就業需求,有針對性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和職業培訓等服務。
(七)實施青年專項技能提升行動。將有培訓意願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全部納入職業培訓服務範圍,對本市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創業啟航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培訓。針對青年就業困難原因和求職能力短板,開展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項目,幫助16至35歲失業青年提高求職能力。鼓勵面向青年開展新興産業、智慧製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培訓。廣泛動員青年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北京市職業技能競賽和各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等賽事活動,引導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八)實施就業見習品質提升行動。推進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全市募集見習崗位不少於6000個。支援全市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和科研項目等重點開發一批科研類、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崗位,推出一批示範性崗位,優化就業見習專區、網站功能,開展見習對接活動,提升見習品質和吸引力。廣泛動員本區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中專、技校畢業生和16至24歲失業青年積極參與見習,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見習服務。開展國家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示範單位創建活動。
(九)實施就業困難兜底幫扶行動。聚焦本市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享受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家庭高校畢業生,以及殘疾高校畢業生,實施“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幫扶。對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和就業見習機會;對有創業意向的,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政策服務;對暫無就業意願的,做好臺賬記錄,定期回訪跟進服務,確保對有就業意願的困難家庭畢業生100%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北京地區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聚焦長期失業青年,通過登記失業庫及時鎖定對象,開設青年就業訓練營,開展職場體驗、就業指導等服務活動,幫助他們接觸職場、融入社會。
(十)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查處虛假和違法招聘資訊,為青年求職就業提供良好市場環境。暢通線上線下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受理和查處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勞務派遣單位違法招用工行為。開展普法宣傳,靈活運用網站、新聞媒體、宣傳視頻等載體,通過服務普法、以案釋法、進校送法等方式,增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法律意識。加快落實就業報到證取消後銜接工作安排,強化資訊共用和服務支撐,簡化優化落戶、檔案轉遞、報到入職等手續,提供集體戶口落戶、社會保險轉移接續等服務。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區要將實施推進計劃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和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急難愁盼問題,強化舉措,創新方法,務求實效。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充實細化計劃內容,明確工作內容、職責分工、時間進度和落實舉措,及時向社會公開活動安排,充分調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積極性,組織開展好各項行動。
(二)強化工作推動。各區要明確專人負責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強化經費保障,建立資訊共用和工作通報制度,加強協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認真總結挖掘好經驗、好做法,各區每月2日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報送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指定郵箱。根據後續工作安排,按時報送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等情況。從7月份開始,市局將依託實名制系統,對每月推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三)強化宣傳引導。依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介,多渠道多維度開展宣傳報道。大力宣傳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的支援政策,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學習宣傳活動,推出一批首都青年就業典型,充分發揮示範引領激勵作用,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就業觀、成才觀,通過勞動和奮鬥,更好實現人生價值。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