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交通委、文化和旅游局、市場監管局、工會、團委、婦聯、融媒體中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北京廣播電視台、歌華傳媒集團、歌華有線,民航北京監管局、民航大興機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北京市內各單位:
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五部門《關於印發母乳餵養促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國衛婦幼發〔2021〕38號),市衛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母乳餵養促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
北京市總工會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
2023年3月17日
北京市母乳餵養促進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落實健康中國和健康北京行動、《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保障實施優化生育政策,提供母乳餵養支撐,維護母嬰健康權益,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多方聯動的母乳餵養促進工作機制,強化母乳餵養全社會支援體系,促進母乳餵養支撐政策更加惠民、宣傳引導更加廣泛、專業服務更加優質、場所設施更加完善,進一步提升母乳餵養水準。
到2025年,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1.群眾獲取母乳餵養知識渠道便捷可及,母乳餵養健康素養和主動行為持續提高,母嬰家庭母乳餵養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70%以上;母嬰家庭成員母乳餵養支援率達到80%以上。
2.醫務人員母乳餵養指導科學規範,醫療機構設立母乳餵養諮詢門診或孕期營養門診比例不斷提高。
3.社會各界母乳餵養支援環境不斷改善,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率達到80%以上;所有應配備母嬰設施的用人單位基本建成標準化的母嬰設施。
4.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達到70%以上。
二、主要內容
(一)普及健康知識,擴大母乳餵養宣傳覆蓋面
1.突出全程生育環節。在孕前保健諮詢、孕産期保健服務、産後指導、新生兒訪視和兒童保健服務等生育全程各個環節,將母乳餵養知識作為健康指導的重點內容,指導母嬰家庭掌握母乳餵養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指導父母樹立兒童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強調母乳餵養對嬰幼兒、母親、家庭等重要性,引導母親堅定母乳餵養信念,家庭成員從營養、心理等多方面提供母乳餵養支援條件。
2.突出全域宣傳陣地。依託醫療機構、社區、托育機構和相關社會組織建設母乳餵養宣傳陣地,以健康課堂、專家講座、宣傳海報及多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母乳餵養科普宣傳。推廣《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核心資訊》等健康知識,圍繞母乳餵養重要性、母乳餵養方法等重要內容,指導母嬰家庭樹立科學餵養理念,形成科學餵養行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宣傳積極性,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工會、共青團、婦聯、計生協等群團組織充分發揮基層網路健全優勢,加強母乳餵養知識普及,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發展和壯大母乳餵養促進志願者隊伍,形成支援母乳餵養的廣泛社會力量。
3.突出全時宣傳動員。建立母乳餵養宣傳長效機制,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母乳餵養宣傳教育。大力推進“雲上婦幼”和“網際網路+婦幼健康”服務,通過手機APP、小程式、網站、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豐富線上線下母乳餵養諮詢渠道,為群眾提供持續母乳餵養諮詢指導。結合“全國母乳餵養日”“世界母乳餵養周”等重要時間節點,掀起母乳餵養宣傳高潮,廣泛傳播母乳餵養支援政策、支援渠道、支援內容、支援典型等,在全社會營造支援母乳餵養的良好氛圍。
(二)築牢服務網路,提高母乳餵養諮詢指導連續性
1.鞏固愛嬰醫院建設成果。持續開展愛嬰醫院復核和母嬰友好醫院建設,並將愛嬰醫院和母嬰友好醫院作為母乳餵養諮詢服務主陣地,加強婦産科、兒科、兒童保健科等科室人員能力建設,開展醫護人員母乳餵養專業知識及技能培訓。優化婦幼健康生育全程服務,充分利用孕婦學校、門診、住院等場所,開展母乳餵養技術支援,強化母嬰同室,優化産後42天健康檢查等醫療保健服務。鼓勵醫療機構産科、新生兒科推廣應用分娩後儘早母嬰皮膚接觸、早産兒袋鼠式護理等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適宜技術,促進産婦早開奶,提升母乳餵養率。
2.發揚愛嬰社區建設成效。強化愛嬰社區服務管理,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産後訪視和新生兒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服務、兒童保健服務時,結合嬰幼兒營養餵養篩查評估,開展兒童養育人母乳餵養和輔食添加諮詢指導,幫助母親和家庭成員掌握科學育兒知識。
3.完善母乳餵養服務網路。開展母乳餵養諮詢門診和營養門診建設,為家庭提供母乳餵養諮詢指導,增加服務供給,提高服務可及性。針對高危兒、早産兒、患病兒童及母親、母乳餵養困難者等,提供母乳餵養針對性諮詢指導和安全用藥指導。發揮中醫服務特長,挖掘和傳承中醫藥促進母乳餵養的獨特優勢,普及中醫適宜技術,促進母乳餵養。發揮孕産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兒童營養特色專科單位示範引領作用,促進醫療機構推廣適宜技術,提高母乳餵養率。
(三)強化政策保障,提高母乳餵養社會支援共用度
1.保護哺乳期女職工權益。用人單位要切實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相關規定,確保女職工享受産假、延長生育假和育兒假。對女職工休完産假自願申請提前返崗的,經雙方協商,可採取工作半天或隔天工作等多種靈活方式累計使用其應休未休的延長生育假。保障哺乳期女職工哺乳時間,可通過縮短每天工作時長、在工作時間內分段使用、採取彈性上下班等靈活方式予以安排。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採取居家辦公等遠端工作方式解決女職工哺乳困難。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哺乳期女職工勞動時間或安排夜班勞動,不得因女職工哺乳降低其工資福利待遇、予以辭退或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確保工作場所安全衛生,避免哺乳期女職工從事有毒有害及放射污染等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2.擴大母嬰設施覆蓋範圍。以滿足群眾對母嬰設施的需求為目標,推進醫療機構、商場、車站、機場、景區等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醫療機構、旅游景區及游覽娛樂等公共場所,結合實際條件建立服務功能適宜的獨立母嬰室,配備基本設施,突出引導標識,做好日常管理和維護,確保設施正常運作。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托育機構要設立哺乳室,提高配備率。鼓勵托育機構設置與招收嬰幼兒數量相適應的母乳接收和儲存設施,不斷提升嬰幼兒母乳餵養的可及性和可持續性。
3.加大政策支援推進力度。將母乳餵養促進工作納入兒童友好城市、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評價體系及健康北京等工作體系統籌推進。加強科技支撐,鼓勵開展母乳餵養科學研究,促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和轉化。推廣母乳庫建設地方標準,鼓勵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試點開展公益母乳庫建設,探索捐贈母乳社會志願服務機制,形成全社會支援母乳餵養的友好氛圍和支援環境。
(四)提高行業監管,提升母乳餵養社會保護安全性
1.引導行業自律。引導母乳代用品生産、經營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嚴格遵守《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範要求,制定母乳代用品包裝、標籤標識和説明書等。母乳代用品生産銷售者不得向醫療機構推銷贈送産品樣品或以推銷為目的有條件地提供設備、資金和宣傳資料。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公共場所發佈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
2.加強醫療機構管理。組建北京市母乳餵養師資庫,以婦幼保健機構、婦産和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婦産科和兒科醫護人員、婦女保健和兒童保健人員為核心,開展業務培訓,建立完善母乳餵養諮詢指導專業人才隊伍。加強醫療機構醫德醫風建設,指導從業人員自覺按照職業操守和規範要求履職盡責。通過愛嬰醫院、母嬰友好醫院及愛嬰社區評估、暗訪等形式,加強醫療機構管理,杜絕醫療機構向孕産婦和嬰兒家庭宣傳及推薦母乳代用品、母乳代用品生産經營單位在醫療機構開展推銷宣傳等情況發生。
3.強化執法監督。加大嬰兒配方食品包裝、標籤標識及説明書等日常檢查力度,督促生産企業依法進行標識標注。對於母乳代用品領域的違法廣告宣傳、欺詐誤導消費、侵害消費者權益、破壞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執法和打擊力度,切實保障文明誠信的市場秩序。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聯動協作工作機制
各有關部門、群團組織和單位要提高對母乳餵養工作的認識,將母乳餵養促進行動作為加強兒童健康保障、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完善協調工作機制,明確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母乳餵養促進工作。各區要結合自身職責,細化落實行動具體舉措,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分階段、分步驟有序組織實施,確保工作落實,群眾受益,目標實現。
(二)強化督促評估,建立長效管理推進機制
市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將組織開展工作評估,促進重點任務落實。各區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督促指導,圍繞主要目標和具體任務,制定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工作方案,定期開展工作評價與通報。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樹立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三)廣泛宣傳引導,建立社會參與共建機制
各區要大力宣傳母乳餵養促進行動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等,豐富宣傳形式,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和新媒體,開展多維度宣傳教育,擴大社會傳播範圍。通過廣泛宣傳,提高群眾認知度和健康素養,引導各方踴躍參與,營造良好的母乳餵養促進社會氛圍,確保行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