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關單位:
為貫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促進智慧廣電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推進首都智慧廣電建設,推動我市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高品質發展,市廣電局現開展北京市智慧廣電第三批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目標
發揮首都科技創新、人才匯聚、産業集聚等優勢,推進廣播電視網路視聽與大數據、雲計算、超高清、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創新,打造視聽領域科技創新協同平臺和項目孵化培育基地,發揮科技創新驅動和産業示範帶動作用,持續推動首都智慧廣電建設,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和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
二、評審組織
市廣電局組織廣播電視網路視聽領域科技創新、運營管理和産業發展等方面的專家,進行公平公正審查和評審;按照“成熟一個,認定一個”的原則進行認定。
三、申報範圍
(一)廣播電視機構;
(二)網路視聽企業;
(三)高校及科研院所;
(四)智慧廣電上下游相關企事業單位等。
四、申報條件
(一)申報主體:在京註冊的法人單位。以共建形式申請的,必須確立一個承擔主要建設工作的牽頭法人單位,並附有共建協議書,明確各方權責。
(二)研究方向:圍繞廣播電視網路視聽與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創新,涵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內容生産和節目形態創新,制播平臺和傳播體系構建,資訊服務能力承載,産業生態鏈打造和監測監管等主要方面,聚焦智慧廣電與社會垂直領域融合創新,視聽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構建等。
(三)研發能力:在本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具備支撐技術創新的基礎研發環境,掌握核心技術並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具備10項以上相關電腦軟體著作權證書或發明專利,具有較強的行業輻射能力。
(四)人才隊伍:具有高水準技術帶頭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準高、創新意識強、相對穩定的智慧廣電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五)運作管理:具備明確的建設計劃、發展目標,完善的組織體系、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較強的研發組織管理水準,穩定的政産學研用合作機制,具備科技創新轉化為成果應用有效通道,技術創新績效顯著。
(六)支援與投入:科研投入能力較強,能為重點實驗室的運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援和條件保障。其中申報單位為企業的,近三年來年投入科研經費一般不少於企業年銷售收入的3%,且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廣播電視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須提供在上述研發方向相關方面的投入説明等證明材料)。
(七)成果轉化:具備較強技術應用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和項目孵化培育能力,與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合作順暢,産學研結合能力較強,産業示範帶動效果顯著。
五、申報要求
(一)實行自願申報的原則。申報材料應經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核並簽字同意,加蓋單位公章後提交給市廣電局。
(二)申報材料要求真實、準確、規範,於2023年4月10日前報送至市廣電局,材料一式三份並提交電子版。
(三)對申報單位上報的材料,市廣電局將組織專家進行審核和評審,並視情況對申報單位進行實地考察。
六、扶持政策
市廣電局擬通過科技計劃項目等方式支援重點實驗室加強研發能力建設;對重點實驗室申報市廣電局有關産業項目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列入相關項目庫;優先支援其承接市廣電局重大研發項目;優先安排其有關人員參加市廣電局組織的專題學習和培訓;在相關行業節展活動予以優先推介。
七、評價考核
市廣電局對北京市智慧廣電重點實驗室實行定期績效考評,組織專家或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評價考核。考評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市廣電局將視實際情況對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進行評優,並積極向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相關部委推薦評獎。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其智慧廣電重點實驗室資格:不接受市廣電局跟蹤管理,或不參加績效考評的;績效考評不合格,整改後復評仍不合格的;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被依法終止的;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有違法行為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市廣電局認為須撤銷的情形。
八、聯繫人及聯繫電話
聯繫人:連老師、石老師
聯繫電話:64081728、64081992
電子郵箱:ghfzc@gdj.beijing.gov.cn
聯繫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55號新聞出版大廈一期304房間(郵遞區號:100010)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202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