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旅遊/對外經貿合作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朝陽區商務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1-06-23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朝陽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建設工作方案

字號:        

  一、建設目標

  經過三到五年的改革,基本建成以貿易便利、投資便利為重點的開放政策體系,率先基本形成與國際高標準投資經貿規則相銜接的服務業對外開放體系,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成為金融服務完善、創新生態優化、高端産業集聚、監管高效便捷、法制保障多元、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高水準高標準高品質自由貿易區。

  2021—2023年三年內,外向型經濟的樞紐地位更加凸顯,吸引一萬家企業落地,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市30%左右,對外貿易規模持續增長,進出口總額佔全市50%左右;國際高端要素集聚能力顯著增強,瞄準GAWC等國際公認榜單,加大全球頂尖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引進力度,其中引進及提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以上,同時引進領軍型人才3000名、引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組織6個;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作用更加突出,建立跨境消費回流的新模式,教育、醫療、文娛等高端服務性消費型企業持續集聚,帶動區域總消費保持穩定增長。

  二、政策體系

  聚焦打造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徵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充分發揮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數字貿易試驗區“三區”疊加的優勢,建立“5+3+N”對外開放政策措施體系。

  “5”即構建自由貿易五大便利化制度創新體系,包括推動公平競爭的投資運營便利,提升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便利化,深入推進資本跨境流動便利,實施自由便利的國際人才服務,規範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3”即以CBD、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中關村朝陽園為核心承載,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在“産業開放+園區開放”上形成發展示範。

  “N”即推動多個重點優勢領域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包括提升國際金融服務的開放創新能級、構建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發展的創新環境、鼓勵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深化專業服務領域開放改革,積極建設高端跨境消費中心,引領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推動教育服務領域擴大開放,創新發展全球領先的醫療健康産業。

  三、工作舉措

  (一)率先構建三類服務貿易場景

  構建國際資本的交互樞紐,提升外資金融機構集聚能力,努力將朝陽打造成為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促進跨國公司資本留存轉化,支援跨國公司設立財務公司,鼓勵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總部類企業將中國業務形成的利潤留在國內進行資本管理;加快汽車金融相關政策的落地,支援各大車企設立汽車金融公司。打造人民幣走出去服務樞紐,聚焦貿易項下與資本項下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加快拓展人民幣合格境內與境外機構投資者業務資格,支援社會資本設立並主導運營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擴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構建國際商務的功能樞紐,建設離岸跨場的審計、會計與法律服務中心,重點圍繞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境外機構在國內上市,以及境內外機構跨境業務開展等方面,提供與“目的地”國家審計、會計、法律規則體系相銜接的支撐服務。打造服務貿易的轉口樞紐,用好規劃設計等領域相關資質放寬和專業人才執業準入的政策,有序擴大服務外包規模,圍繞數字貿易發展,建設遠端運維中心,加強對各個行業領域的數據監控與分析,並及時提供精準服務。打造國際通行從業資格的認證和培訓中心,建立完善職業資格互認、先前學習認定等機制,吸引具有相關專業考試的培訓機構和相關認證組織,打造國際專業執業資格的國際人才培訓基地,增強對國際高端人力資源的配置能力。

  實現海外消費的回歸擴容,推動跨境消費領域的發展,全面走通免稅消費政策落地的路徑,深化免稅消費登機一體化項目建設;探索基於自貿區的平行進口車的相關保稅展示、銷售和維修等業務。推動國際醫療領域發展,探索自貿區內國際藥品研發、國際醫療設備保稅、外籍醫生執業等相關政策疊加落地的應用場景,推動建立銜接國際的醫療服務體系;搭建跨境遠端醫療服務平臺,探索“本土化”的海外就醫新路徑。推動國際教育領域發展,加強國際化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除面向中小學生的語言類培訓機構外的其他語言類培訓機構前置許可要求;支援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範項目。

  (二)建立“兩區”建設管理機制

  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兩區”建設重大事項的總體謀劃、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等相關工作。

  (三)強化“三單”管理

  以政策清單,逐級明晰先行政策落地跑通的主管部門與關鍵環節,有的放矢的解禁限制、重構制度流程;以空間清單,精準反饋新興項目選址,量化調控待供空間佈局,不斷強化資源精細化全週期管理。以企業清單,強化拜訪、洽商、引進的目標管理,清晰梳理産業引入環節,為系統謀劃産業鏈生態鏈補全,前瞻繪製戰術地圖,滾動完善一本招企引鏈的“明白賬”。

  (四)加快推進重點項目落地

  重點吸引外資新主體落戶,聚焦面向外資開放的新領域、新行業,加大對尚未進入中國的全球頂尖企業、國際組織的引進;拓展涉外新業務新環節,結合金融、商務等領域的業務準入限制的放寬,深入挖掘區域跨國總部、代表處、分支機構等資源潛力,引導其進行展業、升級或新部門設立。探索新模式新路徑,立足雙迴圈新格局的構建,依託內需大市場,加快跨境電商等數字貿易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實現跨境貿易業務規模突破。

  (五)全力推進重點政策落地

  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能動性,深入研究“先行先試”的政策應用場景,率先在金融、科技服務、商務、文化等行業領域,採用“項目+政策”組合落地的模式,實施陪伴式服務,助力企業進行跨層級、跨部門、跨領域的政策統籌協調,打通政策落地實施的行業路徑,形成示範經驗複製推廣,帶動系列産業的突破,全面提升“朝陽服務”的品牌效應。以體系的建設實現可持續的推動,統籌抓好短期的重點項目落地與長期的制度體系和機制建設,在不同産業領域全面推行“沙盒管理”機制,不斷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持續創新引領,形成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

  (六)系統提升自貿區綜合承載能力

  配合商務部和自然資源部完成自貿試驗區落樁定界工作。啟動朝陽組團政務服務大廳的建設選址和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的改造升級,過渡期在屬地政務服務中心增設專門服務窗口,提供靈活多樣的登記註冊方式,為有意向的市場主體辦理相關事項提供辦理渠道。立足CBD國際融合、多元開放的發展特徵,全面提升區域國際化商務氛圍和宜居品質,高標準推進綠化建設,補齊配套設施建設短板;加快建設完善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配套基礎設施體系與交通路網體系;加快推進中關村朝陽園國際創投集聚區建設。

  (七)編制自貿試驗區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與産業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明確功能定位、功能分區、開發規模,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環境、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等配套設施建設的土地、規劃條件,其中,在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重點做好保稅監管區、免稅商品銷售區的規劃以及貿易關欄和消費關欄的設置研究。産業規劃聚焦金融、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專業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明確産業經濟發展目標、重點、佈局和任務。

  (八)持續開展宣傳工作

  打造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形象標識體系,設計自貿試驗區LOGO、沙盤,拍攝宣傳片,形成統一開放視覺印象。制定朝陽區“兩區”建設宣傳方案,構建線上線下融合、常態化宣傳和重要節點推介結合、對外推介和對內宣講並重、重點群體分類推進、市區聯動的立體化宣傳體系,形成持續性宣傳聲勢。豐富拓展推介宣傳通道,積極參加進博會、服貿會、港交會、廈洽會等知名商事活動,以及各商協會舉辦的重要活動。把握法規調整、重大政策出臺、重要成果落地等時機,開展重要節點宣傳,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平臺,重點加強移動端宣傳、融媒體推介,快速提升擴大區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九)建立國際招商體系

  創新招商形式,有效發揮市場機制,通過中介招商、以商招商、會議招商等多種形式提高招商效率。進一步完善中介招商政策體系,在全球範圍選聘三至五家招商中介機構,建立“目標企業投資資訊庫”,同步開展對目標企業的投資意向洽談,實現有針對性的精準招商。深入開展以商引商,加強與駐區重點企業、知名駐京商協會、行業協會,境內外商協會等溝通聯繫,充分挖掘投資線索。拓展招商合作網路,主動與國家級和市級大型機構溝通聯繫,積極參加大型招商活動,加速優質項目落戶。

  (十)建立自貿區統計體系

  以國家商務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統計調查制度》為基礎,建立朝陽區自貿區統計平臺,創新指標設置與統計方法,通過建立一套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全面、及時反映自貿區企業基本情況和各項試驗取得的成果,用數據説話、服務決策。對於自貿區中涉及專業部門的數據,如海關、稅收等,通過借助專業部門力量,利用現有的數據進行匯總加工,提高自貿區統計效率。

  四、實施保障

  強化人才保障。有針對性地對各級幹部進行“兩區”建設業務知識、政策培訓,全力打造高素質管理隊伍。大力實施分層分類的人才吸引政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創新人才工作模式,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人才政策體系。整合聯動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商協會等機構,利用各類文化交流陣地、創新創業空間,為海內外人才提供國際交往、文化融合、資源共用、政企互通的交流合作平臺。探索建立“服務自貿區建設生態聯盟”,構建創新主體聯動機制,打造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會化運作的多層次人才培訓體系,搭建全要素全鏈條的人才發展服務平臺,營造國際一流創新創業生態。探索設立人才服務清單、簡化服務流程、健全服務機制、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構建具有自貿區特色的人才服務體系。

  加強部門間統籌銜接。打通市級部門之間多點對口的通道,建立批復機制和推進機制,明確批復機關、相關人員、批復時限等事項;配合市級部門出臺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和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建設要求,加快明確許可權下放事項。針對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揮專班統籌協調作用,協調區內各相關部門適時召開專題會議,保障工作高效開展。

  完善政策支撐體系。促進産業資金與政策的統籌創新,分批制定“兩區”建設産業促進配套政策,統籌區域産業專項資金安排;發揮政府性投資基金和社會投資基金的作用,重點支援自貿試驗區和重點示範園區內的産業項目,明確統籌機制,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具體辦法,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撬動機制。深化空間用地的統籌利用,加強與市級部門溝通,推進在金盞園區整體實施土地出讓金返還政策;落實標準地指標體系,細分産業類型,科學制定標準,建立指標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實施綜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衝突前提下,實現一宗地塊具有多種土地用途、建築複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築面積計算土地出讓金,不得分割轉讓。

  加強項目落地動態管理和評估考核。鞏固前期服開試點過程中形成的“一庫四機制”成熟做法,推動政策實施、協調項目落地、形成發展合力。通過與智庫機構、行業協會、招商中介等市場主體溝通對接,就重大項目的引入,進行可行性分析,提前謀劃落戶朝陽的實施路徑,形成滾動更新的項目庫。委託第三方開展“兩區”建設評估和總結,從投資、貿易、金融等不同角度和領域,提煉匯總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創新案例,展示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和創新成效,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利用“兩區”建設的政策功能平臺更好地開展各類創新活動。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