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旅遊/對外經貿合作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1-01-18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海澱區“兩區”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1)

字號:        

  “兩區”建設是統領性、戰略性、長期性的決策部署,是推動首都對外開放新時期再出發的主引擎。為推進“兩區”藍圖轉化為發展實景、開放風景,海澱區一抓到底推進政策項目雙落地,立足目標導向、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原則,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兩區”建設先手棋下好全區發展一盤棋,與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新開放、新服務“五新”建設匯成合力。以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科技、人才引進、“2+1”三區共建為抓手,先行先試一批科技體制改革政策、産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實現突破。探索建設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1+N”引領産業集群發展。強化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先行先試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打造全球創業投資中心,做實做強“海淀創新基金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用科技創新勾勒金融服務新形態。利用外資規模,2020年預計實現55億美元,2021年達到6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保持平穩增長。2020年出口總額預計實現1065億元,2021年預計實現1070億元。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總數達到15家。

  二、主要工作任務舉措

  (一)加快推進四項重點制度創新政策落地

  1.探索建設國際資訊産業和數字貿易港。立足中關村軟體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港和具有技術主導權的數字經濟新興産業集群。積極爭取中央授權,運用好RCEP簽署的機遇紅利,以重點項目和企業案例為切入推進數字貿易港建設。積極對標其他地區先進做法,探索開闢數據跨境傳輸監管的創新機制,開展跨境數據流動試點,分階段推動跨境數據流動有序開放。持續跟蹤國際主要經濟體的前沿研究和實踐經驗,探索構建接軌國際、適用性強的跨境數據流動規則和監管機制。推動一批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數字化智慧化新基建,搭建一批新興數字技術的聯合研發和生態孵化平臺。

  2.強化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探索開展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優化“中關村核心區知識産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資金池”風險分擔模式,探索在中關村開展知識産權證券化相關工作。充分發揮中國(北京)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中國(中關村)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的作用,建立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和快速維權的協同保護體系。

  3.打造全球創業投資中心。提高科技體制改革成色,積極推進區屬研發機構以及駐區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進一步完善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投融資服務體系,做實做強“海淀創新基金係”,吸引一批有實力、有耐心、國際化的天使投資、股權投資和並購資本,支援依法合規地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境內外私募平行基金。在區內試點建設離岸創新創業中心,支援外籍科學家領銜承擔政府支援科技項目。優化對科研機構訪問國際學術前沿網站的安全保障服務。

  4.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發揮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策源地優勢,吸引頂尖機構開展支撐底層關鍵技術的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研發。拓展金融科技應用場景,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深入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監管沙盒),引導測試機構建立健全企業標準體系,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制定,通過標準化手段增強創新成果生命力。全面發展專業服務,引進和培育高端專業服務優勢企業,金融科技技術創新與專業服務“並蒂開花”。以建設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為契機,帶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二)重點推進三大優勢産業發展

  推進科技服務業、資訊服務業、醫藥健康産業升維發展,以“制度創新+重點平臺項目”提升産業開放生態。

  1.科技服務業。制定完成《中關村科學城創業孵化平臺載體分類分級評價和資金支援方案》,通過無償資助、業務獎勵和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援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創業基地發展,不斷提升中關村科學城創業孵化平臺載體聚集創業服務能力。積極落實支援科技創新、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向區內企業提供關鍵法律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和知識産權機構參照《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服務企業,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

  2.資訊服務業。定期組織編制全區年度公共數據開放計劃,搭建落地“海澱區大數據平臺”項目。向外資開放國內網際網路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支援開展5G、車聯網、自動駕駛技術應用,進一步提升中關村環保園智慧網聯示範應用效果。依託“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積極推動開放開源機構、平臺發展,鼓勵國際知名開源軟體代碼庫和開發工具服務商在區內落地。

  3.醫藥健康産業。重點發展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和智慧醫療。開展跨境遠端醫療等臨床醫學研究,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支援設立國際研究型醫院或研發病床,加速醫藥研發成果孵化轉化進程。制定中關村科學城醫藥健康産業規劃和醫藥健康産業政策,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以及臨床研究優勢,重點圍繞細胞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服務佈局重大産業平臺和重點項目;圍繞“網際網路+醫療”,為網際網路醫院、智慧醫院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三)積極建設五大重點園區

  探索“重點園區+主導産業+項目帶動”開放新模式,五大重點示範園區多點發力齊向推動“雲團式”産業鏈集群開放。

  立足海淀産業實際,重點選取兩個重點園區作為産業項目落地的集中承載區域。一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以永豐産業基地、翠湖科技園等功能區為主要空間載體,打造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集聚區。二是中關村軟體園,立足中關村軟體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數字貿易港和數字經濟新興産業集群。推動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等的國際跨境互認,開展跨境數據流動試點。探索建立以軟體實名認證、數據産地標簽識別為基礎的監管體系。

  同時,積極推動其他三個園區聯動開放發展:一是中關村東升科技園,打造總部基地、高科技産業研發基地、加速器及企業孵化基地;二是中關村西區,形成以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和輻射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務為重點,以高端人才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和政府公共服務為支撐的創新要素聚集功能區。三是清華科技園,重點推動區域自主創新、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企業孵化。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兩區”統籌的管理體制機制

  研究制定“兩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成方案,建立“領導小組+辦公室+若干協調工作組”工作架構,由黨政主要領導挂帥,統籌推進“兩區”的政策規劃、重點項目等工作。開展“兩區三平臺”幹部人才支援計劃,為“兩區”建設配備專業支援。發揮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的作用推動落實。

  (二)鞏固“一庫四機制”和“三單管理”

  鞏固“一庫四機制”做法,強化“三單管理”,梳理各行業世界知名企業名單,強化精準對接招商,爭取促成一批項目落地。開展專場招商推介會,圍繞自貿區産業空間進行招商推介。結合外資大項目機制,分類管理、同步推進,做好項目的“引進-培育-落地”。重點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空天産業集聚區“星谷”項目、北京聯影、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5G+8K産業生態園、智源未來智慧系統平臺、區塊鏈算力平臺、奇績創壇創業加速中心建設項目。

  (三)人才服務保障提質擴容

  統籌推進國際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商業等服務配套。深入實施“海英計劃(升級版)”,試點人才舉薦制。建設(國際)人才會客廳和人才驛站,培育“人才服務專員”。探索為國際人才設立涵蓋居留、就業和創業等多種服務的一站式服務窗口。推進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在人才引進和工作居住證辦理等人才服務場景中的應用。在中關村壹號園區試點建立全市首家“人才工作事權下沉試點園”,推動市、區相關人才服務事權下沉。在區內增設定點醫院,開展區內醫院與國際保險實時結算試點。支援在區內實施境外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四)開展系列宣傳推介和專題培訓

  宣傳工作以推進政策和項目雙落地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形成“政策宣講-訴求反饋-解決問題-雙向溝通”的閉環工作機制。按月度明確宣傳重點節點,高頻次開展宣傳推介,形成政策明白紙、手冊等宣傳材料配合發放。引才引智有國際影響力的中介機構和專業人才,全週期推進政策指導、宣傳推介和跟蹤服務。用好政府“兩區”門戶網站、微信等新媒體渠道,面向外資外企做好政策發佈和宣傳解讀,主動回應關切。加強政策解讀,聘請行業專家,面向商協會、企業、園區開展全方位政策解讀,鞏固政策成效。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全區相關委辦局、各街鎮、部分國企處級領導幹部培訓班。

  (五)做好配套設施建設

  建設自貿區標識設施,利用北清路與永豐路交接以西的過街天橋(觀光塔)、北清路三角展示屏,設計自貿區標識系統。建設展示大廳,利用規劃建設的海淀規劃展覽館,設置自貿區主題展區。建設政務服務大廳,以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企業服務中心“企業加速驛站”為基礎,建設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大廳。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