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中國服務貿易峰會上重要致辭講話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在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動員部署大會上的講話要求,以首善標準、高品質推進“兩區”教育領域建設,努力打造教育領域開放改革的“北京樣板”,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現結合北京市教育發展特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的批復》(國函〔2020〕123號)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國發〔2020〕10號)要求,按照首都城市戰略發展定位和總體規劃,圍繞建設高品質教育體系,立足首都教育實際,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國際教育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試政策,培育示範項目,加大教育服務供給,實現更高水準的開放改革,為推動“兩區”建設做出新貢獻。
推進試點政策在京落地。2021年底前,圍繞吸引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滿足國際人才和引進人才子女就讀需求,營造良好的涉外教育環境和營商環境,指導各區教委落實《北京市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管理辦法(修訂)》,允許民間資本舉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鼓勵和支援外商投資營利性非學歷語言類培訓機構,落實最後一公里政策。提前謀劃境外留學生政策,優化外國留學生引進來的標準和門檻,研究制定外國留學生在京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在自貿試驗區制定有關實施細則,實現規範管理。
培育一批示範引領項目。2021年底前,進一步加大國際教育供給,支援舉辦高水準中外合作辦學,推動北京高校與世界知名高校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辦學關係;支援舉辦高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支援開展高水準合作辦學,服務冬奧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經驗,推動引領性、創新性的教育示範項目集聚。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訓,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範項目,引進若干國際知名的職業資格證書。
儲備一批創新政策成果。2022年底前,推出深化綜合示範區建設方案,圍繞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形成一系列體現北京教育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育創新成果,通過“兩區”聯動,打造新時代教育領域開放改革新高地。
二、主要任務
根據北京市商務局《關於印發<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清單(第一批)>任務分工的函》和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大力推動涉及我委的7項“兩區”建設任務落實。重點牽頭推動國際教育供給、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範項目等5項任務,積極協助落實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探索在我市高校形成市場化賦權、成果評價、收益分配製度等2項任務。
牽頭的五項:
(一)加大國際教育供給,完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佈局,允許中小學按國家有關規定接收外籍人員子女入學。
推出時間:2021年12月。
落地成效:在“三城一區”和海淀、朝陽、麗澤商務區等重點區域新佈局一批和國際接軌的國際學校,對接産業鏈佈局,服務國際人才和高端引進人才子女的就學需求。
(二)探索引進考試機構及理工類學科國際教材。
推出時間:2021年6月。
落地成效:部分國際學校面向本校外國學生舉行SAT考試。制定完善“一規劃四辦法”(即《北京市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20-2022年)》《北京市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北京市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北京市大中小學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北京市大中小學選用境外教材管理辦法》。
(三)鼓勵外商投資成人類教育培訓機構,支援外商投資舉辦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推出時間:2021年6月。
落地成效:更多外商投資非學歷語言類教育培訓機構和外商投資舉辦的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落戶北京。
(四)推進一批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示範項目。
推出時間:2021年12月。
落地成效:引進若干國際知名的職業資格證書,北京職業教育更加適應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五)研究制定外國留學生在我國境內勤工助學管理制度,在自貿試驗區制定有關實施細則。
推出時間:2021年6月。
落地成效:出臺《外國留學生在京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為外國留學生在我市境內勤工助學提供制度保障。
協辦的兩項:
(六)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探索形成市場化賦權、成果評價、收益分配等制度。
推出時間為2021年12月。
落地成效:科研人員享有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高校形成市場化賦權、成果評價、收益分配等制度。
(七)聚焦投資、貿易、網路、生物安全等重點領域,進一步落實好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制度,完善反壟斷審查、行業管理、用戶認證、行為審計等管理措施。
推出時間為2021年12月。
落地成效:1.線上教育産品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能夠轉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模式,為企業優質産品進入學校提供通道。2.將教育數據分級分類,逐步開放,讓社會公眾和企業更好的分析利用。
三、組織機制
建立推進教育領域“兩區”建設工作專班,加大組織協調推進力度,各項任務牽頭及協辦單位主動作為、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各項任務高品質完成。
(一)組織領導
成立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兩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兩區”辦的指導下,對教育領域“兩區”建設相關工作進行統籌安排調度,辦公室設在北京市教委民辦教育處。
組 長:劉宇輝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主 任
成員單位:市教委發展規劃處、民辦教育處、基礎教育二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高等教育處、財務處、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教育信息化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以及相關區教委。
(二)工作機制
1.聯絡員機制
主管領導抓好任務統籌協調,並指定1名總聯絡員,負責與市“兩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總協調,各任務處室確定1名熟悉情況的專責人員作為專班處室聯絡員,負責委內日常工作的溝通對接,為確保工作的連續性,聯絡員相對固定。
2.工作會議機制
按照全市統一安排,建立工作會議機制。專班工作會議原則上每月召開一次或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市裏原則上每週進行工作調度,各相關處室每週三向工作專班報送任務推進情況,提出需協調解決的問題清單,工作專班進行匯總整理後報送市“兩區”辦,並視任務推進情況提請委領導小組調度,研究解決任務推進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
3.宣傳培訓機制
按照全市“兩區”建設宣傳方案的總體安排,建立宣傳培訓機制,參加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題培訓班和專題輔導報告,視情參加市裏統一組織的政策宣講、專題培訓、資訊發佈、重大項目落地推介等活動,提高教育領域“兩區”建設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
4.綜合考評機制
按照全市“兩區”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建立綜合考評機制,抓好督辦和評估檢查。按照進度安排、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加強專班協調督促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按時間節點高品質完成;做好人大、政協的專項督查準備;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市場監督評價等方式,對各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評估。
四、措施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兩區”建設是推動首都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機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開放改革的一件大事,對強化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打造新發展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提高站位,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確保取得實效。
(二)加強責任落實。切實壓實主體責任,明確任務分工、完成時限和成果形式,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增強“兩區”建設工作的緊迫感,緊抓政策紅利窗口期,落實落細各項任務部署,着力破解“兩區”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加快工作進度,緊抓任務落地,確保“兩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三)加大宣傳解讀。制定宣傳解讀工作方案,做好“兩區”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網路等媒體平臺,加強宣傳推介。參與組織召開“兩區”政策落地、項目落地等重要節點的新聞發佈會、集中簽約儀式、海外推介會,組織雲推介教育專場等宣傳推介活動,營造教育開放改革濃厚氛圍。
(四)抓好任務落地。按照任務分工,加強與國家部委的溝通協調,推動相關政策落地實施。各單位要主動擔當、積極配合、倒排工期、加強協作,形成強大合力,用好用足政策創新舉措,推進每一項政策落實落細,抓好試點任務(措施)落地生根。提升教育促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貢獻力,通過擴大教育開放帶動教育自身改革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