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旅游/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8-10-29
  6. [發文字號] 京商務交字〔2018〕135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8-11-06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18年 第44期(總第584期)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和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商務交字〔2018〕135號

各區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

  《關於進一步規範和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北京市婦女聯合會

2018年10月29日

  (聯繫人:市商務委服務交易處 王璇;聯繫電話:87211840)


關於進一步規範和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規範和促進本市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按照市領導指示精神,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43號)、《家庭服務業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令2012年第11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印發〈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方案(2017年)〉的通知》(發改社會〔2017〕1293號)和《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京政發〔2015〕40號)等文件和規章,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建立健全行業監管和誠信體系,進一步完善政策扶持體系,推進本市家政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

  二、建設目標

  大力推進本市家政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服務管理規範、企業誠信自律、人員素質提升、行業創新發展”為建設重點,完善行業法規,逐步形成權責一致、分工明確、運作高效的監管和誠信體系,進一步完善政策扶持體系,以市場主導方式補齊家政服務供給短板、優化家政服務供給結構,加快構建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相適應的北京家政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家政服務的消費需求。

  三、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家政服務行業法規,建立健全行業監管體系

  1.加強日常監管和聯合監督執法。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完善多部門綜合治理聯動機制,定期在全市開展家政服務市場清理整頓聯合執法,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建立健全違法違規行為預警防控機制。督促家政服務企業認真貫徹執行家政服務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範的相關要求,履行好社會責任和企業義務,切實維護各方權益。指導家政服務企業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依法與員工制從業人員建立勞動關係,簽訂勞動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對家政人員的服務品質進行跟蹤回訪,並建立與服務品質掛鉤的薪酬管理制度。(市商務委牽頭,市工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配合)

  2.規範家政行業相關主體的行為。家政服務企業應遵守《北京市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及相關規定設立,取得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並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懸挂有關證照;經營涉及中介服務的,應取得人社部門核發的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介紹家政服務人員);應確保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健康體檢,並保存體檢檔案,隨時接受相關部門抽查。從事健康體檢的醫療機構應提供規範的服務,明示收費標準,體檢報告參照醫療機構門診病歷管理的相關規定處理。家政服務人員要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應聘時應如實提供本人身份、健康狀況、技能水準、有效住址等資訊,上戶後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提供規範服務。消費者應當保障家政服務員合法權益,尊重服務人員的人格和勞動。(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配合)

  3.開展北京市家政服務行業管理地方立法的調研論證工作。對行業准入,員工崗前健康體檢、培訓,行業監管、誠信等方面進行調研論證,為規範行業發展提供法規保障。(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法制辦配合)

  (二)建立家政服務誠信服務體系

  4.加強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監管、服務、協調、維權、規範和指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行業協會和企業加強與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合作,開展家政服務矛盾糾紛調解。(市商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市婦聯、行業協會分工負責)

  5.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和企業文化建設。大力開展家政服務企業誠信經營教育、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家政行業講誠信、有作為、勇擔當的企業文化和從業人員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積極有為的職業精神。(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市婦聯配合)

  6.推動完善家政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認真貫徹執行《關於對家政服務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措施的合作備忘錄》的責任分工,研究嚴重失信家政服務企業的市場退出機制。探索建立家政服務企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信用記錄,發佈家政服務企業信用“紅黑榜”,並納入市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市商務委牽頭,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人行營業管理部、市婦聯配合)積極推動家政服務人員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事項在全國範圍聯網通辦,為家政服務企業提供便利。(市公安局負責)

  7.共用家政服務行業數據資訊,逐步實現從業人員資訊全程可追溯。指導鼓勵家政服務企業開發建設資訊服務平臺,建立從業人員檔案及資訊數據庫,記錄從業人員基本資訊、從業經歷資訊及服務評價資訊,逐步實現從業人員資訊全程可追溯。對北京家政服務網進行升級改造,為全市家政服務業數據匯集、資訊交流等提供技術支撐。(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行業協會分工負責)

  (三)進一步完善家政服務政策支援體系

  8.鼓勵支援開展崗位技能素質提升工程。支援家政服務人員的基礎性培訓,指導家政服務企業自行組織開展專業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和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技能水準。開展以賽代訓提升崗位技能活動。(市商務委牽頭,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配合)把家政服務列為“春潮行動”實施重點。組織實施好“巾幗家政服務”專項培訓工程。(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市婦聯、市農委配合)推動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和在職管理人員培訓。(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市商務委配合)落實各項培訓補貼政策。

  9.進一步優化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家政服務品牌連鎖企業設立的門店,在證照辦理方面給予支援,同時加快推動家政服務領域“一區一照”工商註冊登記工作,妥善處理家政服務消費糾紛,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市工商局牽頭,市商務委配合)加強家政服務業服務價格的調查、監測和規範指導,引導家政服務企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的合理價格預期。(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分工負責)研究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員工宿舍政策保障制度。(市商務委牽頭,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配合)

  10.積極鼓勵家政服務企業實行員工制管理。進一步優化流程,對實行員工制管理的家政服務企業給予就業、培訓、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對本市擇優認定的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試點企業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配合)

  11.搭建從業人員輸入輸出地對接平臺。落實國家有關家政扶貧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與來京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主要來源地政府部門的聯繫,建立合作機制,着力推進家政精準扶貧工作。鼓勵和支援家政服務企業與外埠輸出基地合作辦學,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和技能水準。(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總工會、市婦聯配合)

  12.鼓勵從業人員投保商業保險。鼓勵家政服務企業為從業人員投保家政服務員職業責任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重大疾病險等商業保險,並研究相關補貼支援政策。(市商務委牽頭,北京保監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配合)

  13.依法引進外籍家政服務人員。貫徹落實《公安部關於支援北京創新發展有關出入境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已獲得在華永久居留資格或持有工作類居留許可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港澳高層次人才,提供個人擔保和雇傭合同,可以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務人員申請相應期限的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加注“家政服務”)”的條款,優化服務流程,公佈服務標準,做好引進外籍家政服務人員的各項服務工作。(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市科委、市商務委配合)

  (四)積極發揮市場主導作用

  14.樹立一批行業標桿企業,引導各類家政服務企業規範發展。支援大中小型規範家政服務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並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支援和服務。支援家政服務企業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增加服務供給,提升服務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對家政服務業品牌連鎖企業的引導支援力度,鼓勵其做強做大。積極開展家政服務企業星級評定工作。在全市培育10家左右經營規範、管理科學、服務優質、口碑良好的示範性家政服務企業和100家左右的家政服務示範門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行業整體服務品質和水準的提升。(市商務委牽頭,市人力社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社會辦、市婦聯、行業協會配合)

  15.鼓勵家政服務模式創新。鼓勵家政服務企業運用現代資訊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開展精準服務。鼓勵大型規範家政服務企業面向中小企業開發、開放自有服務平臺。鼓勵各類大型服務平臺引入家政服務版塊,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家政服務交易,使家政服務的供給渠道更直接、更廣泛、更透明。鼓勵發展共用型家政服務員平臺,更加精準地匹配計時型家政服務人員與消費者之間的供需時段,實現單一服務人員為多個消費者提供家政服務的功能。(市商務委牽頭,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建立市家政服務工作小組,由分管商務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召集人,負責協調解決家政服務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在市商務委設立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二)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

  充分利用財政資金,對行業法律法規及標準規範宣貫,家政服務春節保供,家政連鎖直營門店建設、輸入輸出基地建設、家政服務行業信息化平臺建設、家政行業誠信服務體系建設,家政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援。

  (三)加強輿情監測

  對家政服務市場的供需平衡、服務品質、業務糾紛等社會輿情進行重點監測,及時把握公眾、媒體的關注焦點,針對輿情苗頭和發展趨勢進行積極引導,做好風險管控。

  (四)加大行業宣傳

  深入挖掘北京家政服務市場的標桿企業和典型人物,加強正面宣傳,總結推廣行業內可複製、可學習的經驗。通過開展商業服務業技能大賽活動等方式,不斷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家政服務人員的良好氛圍。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