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建發〔2018〕303號
各區人民政府: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市農村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2018年7月6日
北京市農村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我市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部署,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建村〔2016〕251號)、《關於加強和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若干問題的通知》(建村〔2017〕192號)、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的意見》(京發〔2016〕11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做好我市農業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以下簡稱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農戶、低收入家庭(以下簡稱低收入群眾)農村危房改造是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點工作,要按照首善標準,調整工作思路,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必須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全力以赴按時保質完成。
二、工作目標及支援政策
(一)工作目標
分步驟、分重點做好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危房改造工作,保障一戶有一處安全住房。2018年年底前完成4類重點對象C、D級農村危房50%改造任務,完成低收入群眾C、D級農村危房30%改造任務,2019年力爭完成全部改造任務,2020年做好收尾工作。
(二)支援政策
市級財政按照差異化補助標準對各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給予補助:對生態涵養區(門頭溝、懷柔、平谷、密雲、延慶)按照4.7萬元/戶的標準給予補助;對其他郊區(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按照4.1萬元/戶的標準給予補助;對城區(朝陽、海淀、豐臺)按照3.4萬元/戶的標準給予補助。市級補助資金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市級補助統籌管理。區級要積極安排補助資金,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危房改造的補助力度,市區兩級財政補助原則上應達到6.8萬元/戶以上,對於拆除重建、加固維修實際投入低於6.8萬元的改造對象,區級可根據實際自行制定補助標準。各區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必要的危房改造評定費用、工程監督管理費用等工作經費由區級財政負責保障。
各區應當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房、修繕加固現有閒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賃村內閒置農房、提高區級補助標準等方式,兜底解決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深度貧困戶住房安全和無房低收入群眾住房問題。要充分調動農戶積極性,通過投工投勞和互助等方式降低改造成本。鼓勵運用當地建材,建設造價低、功能好的農房。
三、工作任務
(一)精準認定危房改造對象
1.身份識別和房屋危險性評定
2018年6月底前各區政府要完成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的身份識別工作,並將身份名單報送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將名單與抗震節能改造資訊系統進行比對(此項工作已部署),沒有錄入資訊系統的資訊由各區負責比對。各區應確保同一改造對象不重復享受抗震節能新建翻建、綜合改造補助政策。納入新一輪山區搬遷工程計劃的,可以由改造對象從危房改造政策和山區搬遷政策中選擇一項適用。2018年7月底前,各區政府要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對上述名單農戶住房完成房屋危險性評定。經評定為C、D級房屋的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列為危房改造對象,納入危房改造任務。
2.建立危房改造臺賬
各區政府要指定相關部門組織逐戶填寫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表(見附件),並將相關資訊錄入農村危房改造資訊系統,形成危房改造臺賬。各區政府要在2018年7月底前將臺賬報送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匯總全市臺賬,將4類重點對象臺賬報住房城鄉建設部備案,資訊數據與相關部門共用。農戶身份資訊發生變化的,2018年、2019年年底按照上述程式進行調整。
(二)嚴格建設要求
1.推行適宜的改造方式
原則上C級危房必須加固維修,鼓勵具備條件的D級危房除險加固,D級危房確無加固維修價值的,應拆除重建。大力推廣加固改造方式,引導農戶優先選擇加固方式改造危房。要按照消除直接危險,同步提高房屋整體強度的要求科學實施,確保品質安全。各區要結合實際,大力推廣造價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的農村危房加固改造技術。
2.明確建設標準
加固維修和拆除重建後的房屋應符合《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術導則》要求。拆除重建房屋住宅節能應參照北京市《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DBJ/11-602-2006)全面執行65%節能設計標準,其中,屋頂傳熱系數K值不大於0.45W/(㎡·K);外墻傳熱系數K值不大於0.45W/(㎡·K);外窗傳熱系數K值不大於2.7W/(㎡·K)。沒有實施節能改造的,加固維修應同步實施節能改造,涉及的改造部位應滿足上述保溫性能要求。
3.嚴格控制建房面積
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拆除重建的房屋建築面積原則上每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加固維修的房屋建築面積原則上不得超過原正房面積。
4.嚴格控制工期進度
納入2018年危房改造任務的項目,應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次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納入2019年危房改造任務的項目,力爭2019年12底前全部竣工,2020年6月底前完成掃尾。
5.保障安全和基本衛生條件
農村危房改造要全面落實基本品質標準、基本結構設計、基本建築工匠管理、基本品質檢查、基本管理能力“五個基本”要求,達到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改造後的農房應具備衛生廁所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
(三)強化工程品質安全管理
落實建設主體責任。農房建設單位或個人對房屋的品質安全負總責,承擔建設主體責任。農房設計、施工、材料供應單位或個人分別承擔相應的建設工程品質和安全責任。
建立區、鄉鎮、村三級工程品質安全管理體系。區級要加強現場品質安全巡查和技術指導,全面落實“五個基本”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要做好危房改造的組織實施,做好危房改造施工過程的品質安全監督管理,協助農村居民與施工單位或工匠簽訂施工協議。村委會做好指導和服務,在施工過程的重要環節和重要節點做好過程監管。
(四)規範工作程式
1.規範申請確認程式
實行農戶自願申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審核、區級確認的申請確認程式,落實補助對象在村和鄉鎮兩級公示制度,在行政村報刊欄或村民主要活動場所公示戶主姓名、住址、住房狀況、貧困類型、擬改造方式等,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
2.規範檔案管理程式
實行一戶一檔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批准一戶,建檔一戶。每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表、農戶申請、確認、公示、施工協議、品質安全檢查記錄、驗收、符合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身份的相關證明文件複印件、農戶身份複印件、戶口簿複印件、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證明文件複印件、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後照片、資金撥付證明等相關材料,檔案資料應全面、真實、完整、準確,並及時錄入危房改造資訊系統。
3.規範工作報告程式
建立工程進度月報制度,各區要按月將各區工程進度報送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建立區級任務完成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按季度約談工作落後區。
4.規範資金管理程式
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根據全市危房改造臺賬及年度任務完成情況提出市級補助資金安排意見,於每年9月15日前報送市農委。市農委將危房改造工作納入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計劃,並將危房改造市級補助資金需求與其他各項美麗鄉村建設任務資金需求匯總後,於每年9月30日前統一向市財政局提出資金安排意見。市財政局根據市農委意見,於每年10月31日前向各區安排撥付市級補助資金。
各區要及時將市級財政補助資金和區級財政安排的相關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實行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並按照有關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嚴格執行。根據本區危房改造竣工驗收情況,及時向驗收合格達到補助資金撥付條件的農戶撥付補助資金,不得以任何形式擠佔挪用和滯留資金。對於政府組織實施加固改造,以及統建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房等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的,可在明確改造標準、尊重農戶意願並簽訂協議的前提下,將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級責任
成立由主管副市長任組長,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委、市民政局、市殘聯、市規劃國土委、市財政局為成員的市級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危房改造相關政策,推動協調相關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指導做好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精準識別、危房精準評定、改造技術指導、品質安全管理、技術標準和圖集編制、資金保障等工作。
各區黨委和政府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對本區上報的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身份識別、危房改造臺賬及任務完成情況等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鄉鎮人民政府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實施主體。各區要加強對本區危房改造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危房改造工作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實施,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二)開展績效考核,強化監督檢查
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納入市級對區政府的績效考核內容。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市民政局、市殘聯、市農委、市規劃國土委、市財政局對各區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建立農戶知曉、程式公開、檔案資訊完備、監督公開透明、處罰措施有力的危房改造監管體系。加強資金監管,加強項目進度調度,開展第三方績效評價,建立工作約談制度。及時公開相關資訊,設立舉報監督電話,暢通農戶投訴舉報渠道,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堅決查處採取造假等手段挪用、冒領、剋扣、拖欠補助資金和索要好處費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三)加強技術指導服務
成立市級危房改造技術專家團隊,為各區危房改造提供技術服務,分片區對農村危房改造進行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全面提升我市農村危房改造的整體技術水準。編制《北京市農村危房加固維修技術指南(試行)》,面向社會徵集在農村地區適用、可推廣可複製的解決方案供農戶參考使用。編印面向各級幹部和農民群眾的《口袋書》、《明白卡》,幫助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掌握危房改造政策。
(四)加強政策宣傳
利用多種渠道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展,利用媒體廣泛宣傳工作成效,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