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8-07-06
  6.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18〕27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8-07-17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18年 第28期(總第568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政辦發〔2018〕27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6日

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創意産業引領區建設,促進首都文化産業發展和文化市場繁榮,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現就支援實體書店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大力推動實體書店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有力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首善標準。按照中宣部等11部委《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新廣出發〔2016〕46號)要求,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首都實體書店建設佈局,注重特色書店建設,助力全民閱讀工作開展。

  加強扶持引導。堅持正確導向、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綜合施策,根據實體書店兼具産業經營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雙重屬性,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力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培育多元市場主體,鼓勵主業突出、多業態融合的複合型發展模式。

  堅持改革創新。以改革提升市場活力,以創新增強經營能力,以技術促進智慧發展,推動實體書店經營模式創新和轉型升級,促進實體書店與網路融合發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準,提高經營品質和效率,着力打造新一代“智慧書城”。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以大型書店為骨幹,打造一區一書城的綜合文化體驗中心;以特色書店為依託,打造重點街區文化地標和標誌性文化品牌;以社區書店為抓手,打造15分鐘公共閱讀服務體系,最終形成以16家綜合書城和200家標誌性特色書店為支點,佈局合理、層次分明、特色濃郁、多業融合、遍佈京城的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舒適、智慧的閱讀空間。

  二、重點工作

  (一)搞好規劃佈局。

  將實體書店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佈局書店網點,注重特色書店建設。支援在商業中心、旅游景區、交通樞紐、人口密集社區、新建居民區等區域建設特色書店或社區書店。支援對已有大型書城升級改造,重點打造一批標誌性書店,鼓勵在繁華街道等重點區域的明顯位置引入具有影響力的特色書店,讓實體書店“露出來、亮起來”。加強對高校校園書店的整體規劃,鼓勵發行企業參與校園書店建設。鼓勵在農村、城鄉結合部設立出版物經營網點,支援依託農村郵政局所、便民超市等場所開展農村出版物代銷或代購業務。(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委、市工商局、市文資辦、各區)

  (二)發展特色書店。

  充分發揮在京中央出版單位集中的優勢,鼓勵各類出版機構開辦特色讀者互動體驗館。加強對知名實體書店的保護,擴大其影響力。支援中小書店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細分市場,強化特色服務。支援鼓勵開辦紅色書店、國學書店、古舊書店、女性書店、兒童書店、科技書店、學術書店、藝術書店等特色書店。鼓勵發展24小時書店,探索錯時經營模式。通過組織最美書店評選活動,促進社會效益突出、經營特色鮮明的實體書店發展。(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各區)

  (三)提供公共服務。

  推動實體書店從單一齣版物銷售功能向兼具公共文化服務功能轉變。支援國有大型書城在搞好主業的基礎上發展新興業態,建設綜合性文化體驗消費中心;支援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書店擴大覆蓋範圍,突出文化創意和品牌效應,營造優質閱讀空間;支援書店、社區圖書館參與政府或公益機構組織的閱讀活動。鼓勵實體書店結合全民閱讀和“4·23”世界讀書日舉辦相關讀書活動;積極參與北京閱讀季、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市、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十月文學月、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等品牌文化活動,為廣大讀者提供圖書推薦、名人講座、讀書沙龍、讀書會、讀者見面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服務。由主管部門組織選派適合的領讀者、符合條件的志願者,根據書店意願協助開展推薦好書、倡導閱讀等活動。鼓勵實體書店參與文化扶貧、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以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工商局、各區)

  (四)倡導建立總編輯制度。在國有書店全面倡導建立總編輯制度,鼓勵社會辦書店設置總編輯。倡導建立總編輯內容把關工作機制,實行總編輯一票否決,保證導向正確,發揮好實體書店在鞏固先進文化傳播陣地、推動全民閱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總編輯選書薦書作用,更加精準地推薦優秀出版物,引領讀者健康科學閱讀。(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

  (五)推動融合發展。支援實體書店與影視娛樂、創意設計、文化旅游等相關行業融合發展,打造多元經營的文化休閒空間。鼓勵實體書店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數字印刷等技術手段,實現由傳統模式向新興業態的轉變。支援實體書店拓展網路發行業務,實現線上線下經營業務互動協同發展;推動實體書店與電子商務平臺在區域配送、平臺共用、網點共建等方面合作對接;支援網上書店開設實體書店,建立閱讀體驗互動中心。(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商務委)

  (六)提升管理服務水準。推動實體書店利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業務流程,逐步實現從傳統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轉變,鼓勵採用國際和國內先進標準,提高信息化標準化水準。建設全市實體書店大數據綜合服務系統,實時監控圖書配送、銷售等經營情況,準確掌握行業服務基礎數據。推動本市實體書店管理服務平臺及電子地圖建設,為實體書店搭建交流平臺,為讀者提供實體書店的相關資訊資訊。鼓勵實體書店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推進數字化升級和改造,增強店面場景化、立體化、智慧化展示功能,打造新一代“智慧書城”,更好為讀者服務。(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經濟信息化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支援實體書店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研究解決實體書店發展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完善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各區要根據自身定位,明確目標任務,合理配置資源,制定本區實體書店發展的工作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將實體書店建設納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工作督查考評範疇,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並定期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向社會通報實體書店建設工作進展情況,接受社會監督。(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首都精神文明辦、各區)

  (二)保障經營空間。市有關部門及各區要認真落實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和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指標等相關規定,為實體書店預留經營場所。充分利用老舊廠房、有條件的騰退空間、閒置和運營困難的公共文化設施等開辦實體書店。支援社區圖書館與實體書店開展合作,充分利用社區圖書館資源優勢,拓展實體書店經營空間。鼓勵房地産企業、綜合性商業機構等為特色實體書店提供免租金或低租金的經營場所。引導和推動高校加強校園書店建設,各高校要從場地、租金等方面給予支援和優惠。鼓勵在京出版單位開辦“前店後廠”式的讀者服務場所。(責任單位:市規劃國土委、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教委、市文化局、各區)

  (三)完善財政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統籌利用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支援實體書店建設和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大型現代化書店建設項目,可從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中安排資金給予補貼;對符合功能定位和區域佈局的特色書店和社區書店給予房屋租金補貼;對實體書店創新經營模式、實現多業態融合發展給予獎勵;對實體書店在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給予支援。各區要根據本區實體書店發展需要給予相應財政支援。(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各區)

  (四)完善稅收金融政策。全面落實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的政策,積極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實體書店發展特點,實施差別化政策,確定合理的貸款期限和還款方式;創新抵押擔保方式,加大對中小微、專精特書店的融資支援。探索建立實體書店發展基金,對實體書店業態更新、技術改造、房屋修繕及改擴建等給予適當支援。(責任單位:市地稅局、市金融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

  (五)優化行政審批管理。簡化審批手續,提供綠色通道,鼓勵大型商貿、餐飲、服務連鎖等企業開展出版物經營業務。切實落實單位和個人開辦實體書店“先照後證”要求;對實體書店合理開展配套服務經營業務的,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記註冊服務。對利用寫字樓、騰退用地、老舊廠房等註冊實體書店的,按照文創産業發展相關政策給予支援。(責任單位:市工商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區)

  (六)提供創業和培訓服務。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相關政策措施,對開辦實體書店的創業重點群體給予支援。建立實體書店人才培育孵化機制,開辦實體書店總編輯培訓班,開展領軍人才評選,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價工作。鼓勵支援行業協會對實體書店從業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職業能力。(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

  (七)規範出版物市場秩序。加強執法檢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規範實體書店經營行為,堅決打擊侵權盜版、制售非法出版物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實體書店誠信體系建設,充分利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平臺,及時對違規企業資訊進行公示。完善出版物市場價格管理機制,打擊惡意打折、無序競爭行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文化執法總隊)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