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其他
  2. [發文機構] 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6-07-26
  6. [發文字號] 〔〕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6-07-26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關於“全國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先進集體”推薦對象的公示

列印
字號: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關於評選全國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的通知》(人社部函〔2016〕73號)精神,經全國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初審同意,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專業測繪三院為“全國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先進集體”推薦對象,現予以公示(事跡材料附後)。

  公示時間為7月26日至8月1日。

  任何單位或個人如對擬推薦對象有異議,請於公示期內,將有關情況向評選工作辦公室反映,評選工作辦公室將對署名意見組織調查核實。

  通訊地址:西城區南禮士路60號 市規劃委人事處

  郵編:100045

  聯繫電話:88073094,68030564(傳真)

北京市“全國測繪地理資訊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評選推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6年7月26日

  附件: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專業測繪三院事跡材料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專業測繪三院,組建於1998年,前身是第六測繪分院,是一支以城市地下管線測繪為主,同時承擔工程測量、三維測量、地理資訊系統開發任務的專業測繪隊伍。在院黨委和領導班子領導下,發揚“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遵循“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政府決策、規劃建設、地下管線運營管理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測繪綜合保障服務。近十年,在幹部職工共同努力下,深入研究管線測量和探測技術,突破傳統技術和業務領域,走出了一條極具“專三特色”的快速發展之路。每人平均測繪服務總值連創新高,九年穩居全院第一,最高年份超90萬元,在行業領先。曾被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黨組評為創建和諧黨組織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多年被評為院先進單位、優秀黨支部;原分院院長孟志義同志被評為全國測繪系統先進工作者,原黨支部書記趙文光同志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一、轉型發展彰顯業務發展潛力

  推進轉型發展戰略,由“測繪生産型”向“服務保障型”轉變。專業測繪三院在完成專業測繪服務的同時,主動為甲方提供綜合性、差異化資訊分析服務。轉型發展示範項目“西站地區地下管線測繪工程”,不僅完成了地形圖、分類/綜合管線圖等傳統測繪內容,建成的“北京西站地區地理資訊管理系統”還實現了管線設施的智慧化管理。該院不斷創新經營方式,由坐等被動向主動經營轉變,由經營人向經營産品/成果轉變,秉承“接待一個客戶,交一個朋友;做一個工程,出一個精品;客戶給我一次機會,我還客戶一個驚喜”思路,探索總結出一整套靈活多變的差別化經營策略。在保持地下管線測繪等優勢業務的同時,拓寬業務範圍,承接了園博會三維地形圖測繪、國慶60周年天安門廣場閱兵測繪、多條高速鐵路測繪等項目。轉型發展帶來的是項目綜合運作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的大幅提升。據統計,該院自攬收入連續三年超3600萬元,自攬收入比重超80%,每人平均産值持續保持在高水準。

  二、科技創新推動事業全面發展

  科技創新是測繪業務發展的動力源泉。專業測繪三院通過確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科技創新思路,創新改進陳舊的地下管線數據採集和檢查方式,實現了地下管線測繪內外業一體化和成果自動化檢查及更新。同時,積極探索三維鐳射掃描技術,與無人機航測技術進行結合,創新應用於文物和工業遺址保護、精密工程測量、變形監測、竣工測量等領域,圓滿完成了天安門紀念碑、北京奧運會主火炬安裝、什邡穿心店地震遺址公園及CCTV新址結構變形監測及竣工測量等三維掃描工程,贏得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讚譽和客戶、業內的良好口碑。在國內率先研發了基於PAD的“地下管線移動數據採集處理系統”和基於安卓系統的“手機管理展示系統”,並迅速完成成果轉化,目前這兩項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系統已全面應用於北京市地下管線基礎資訊普查中。十年來,該院完成的測繪工程項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工程獎15項,參與編寫各類標準7部。

  三、核心價值觀凝聚團隊堅強合力

  團隊要想有凝聚力、形成戰鬥力,必須有共同的理想和價值觀。專業測繪三院黨支部和領導班子從潤物無聲的文化建設入手,用北京測繪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職工價值觀變遷,實現新的平衡,增強內部活力,提高職工凝聚力;始終把宣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測繪職業道德準則和北京測繪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多年積澱,形成了該院特有的“忠誠奉獻、勇於擔當、善於作為、轉型發展、爭創佳績”的指導思想,成為全體職工的行為準則,潛移默化地植根於每一位領導幹部和職工的心裏。正是這種幹部職工一致認可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確保了團隊形成合力,擰成一股勁。無論是奧運場館地下管線測繪服務保障、北京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北京市地下管線基礎資訊普查,還是保障國慶閱兵飛機秒米不差地飛越天安門城樓,該院幹部職工都堅守崗位,通宵達旦搶時趕工,運用現代測繪新技術做好各類保障服務,圓滿地完成了國家和北京市下達的各項重點任務。

  四、人才培養帶出高水準高品質隊伍

  本着“人才是競爭根本”的思想,專業測繪三院把培養人才上升到發展戰略高度,建立培養、使用、激勵人才的機制,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專門、專業和專家人才的梯隊。組建以來,人才隊伍由原來僅有12名工程師發展到如今的2名註冊測繪師、1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0名高級工程師、16名工程師。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專業培訓、技術比武和學習交流活動,為職工搭建成長發展平臺,職工隊伍整體專業素養和業務水準得到極大提升,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學習、追求上進”的良好氛圍。該院職工榮獲首屆全國測繪地理資訊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工程測量比賽個人第四名,並在地下管線測繪、三維鐳射掃描、精密工程測量和地理資訊系統開發等多個方面有所建樹,副院長李金剛更是成長為北京市地下管線探測領域的頂尖技術帶頭人,作為技術指導承擔了北京市地下管線基礎資訊普查的多項工作。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