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15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的決定》已經2002年11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佈,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市長 劉淇
二〇〇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的決定
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條修改為:“為了加強垃圾渣土的管理,根據《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制定本規定。”
二、第二條修改為:“本市規劃市區、郊區的城鎮地區和開發區、科技園區、風景名勝區以及區、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佈的城市化管理地區的垃圾渣土的收集、清運和處理,按照本規定管理。
“本規定所稱垃圾渣土包括生活垃圾、建設施工拆除建築物或者房屋修繕、裝修等産生的建築垃圾以及施工棄土。”
三、第三條修改為:“市和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主管垃圾渣土的收集、清運和處理的管理工作。”
四、第四條修改為:“新建、改建住宅區,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配套建設密閉式垃圾收集站。
“居民居住區的密閉式垃圾收集站,由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設置。
“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配置密閉式垃圾容器,收集垃圾。
“産生垃圾較少的單位,與垃圾清運單位協議,可以在清運單位負責的垃圾收集站傾倒垃圾,並按照規定標準向垃圾清運單位交納服務費用。
“城鄉接壤地區的密閉式垃圾收集站,由街道辦事處或者鄉人民政府會同所在區市政管理行政部門統籌佈局、建設。”
五、第五條修改為:“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容器的所有權人或者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建立保潔管理責任制,保持垃圾收集站的整潔和垃圾容器的完好。出現破舊、污損或者丟失的,所有權人或者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及時維修、更換、清洗或者補設。”
六、第六條修改為:“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垃圾容器的設置應當便於使用和清運,不妨礙交通,不影響市容。有條件的,可以採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建成分類收集的垃圾收集站。”
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七條:“對本市産生的生活垃圾應當逐步推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配套建設密閉式垃圾分類收集站、配置統一標誌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和垃圾處理設備。”
八、第七條改為第八條,第一款第(一)項中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改為“市政管理行政部門”。
九、第八條改為第九條,其中“居民”改為“個人”,“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改為“市政管理行政部門”。
十、第九條改為第十條,修改為:“生活垃圾應當做到按日清理,密閉運輸,並清運到指定的垃圾消納場所,不得亂堆亂倒。
“單位自行清運生活垃圾的,應當使用符合專業技術標準的運輸車輛,應當按照規定標準向垃圾消納場所交納管理費。
“泔水的收集、清運、集中處理,按照《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十一、第十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單位或者個人因建設施工、拆除建築物和房屋修繕、裝修等産生的建築垃圾、渣土等廢棄物應當單獨堆放或者進行綜合處置,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
“産生建築垃圾、渣土的建設單位應當到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跨區、縣的工程或者市重點工程産生渣土的單位,應當到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門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産生房屋修繕、裝修的建築垃圾和渣土的個人,應當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
“産生建築垃圾、渣土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施工許可證、工程圖紙等有關材料,向審批部門提出申請並填寫渣土消納登記表。”
十二、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清運渣土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交納渣土消納場所管理費。”
十三、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三條,修改為:“單位或者個人産生的垃圾渣土,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自行清運,也可以委託環境衛生專業作業企業清運。”
十四、第十三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的有關規定,對垃圾渣土消納處理場所進行監督管理,並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配。”
十五、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五條,修改為:“運輸垃圾、渣土的車輛實行密閉運輸,不得車輪帶泥行駛,不得沿途泄漏、遺撒。”
十六、第十五條改為第十六條,修改為:“工業垃圾、醫療衛生垃圾及其他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廢棄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處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收集站和垃圾、渣土消納場所。”
十七、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違反本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責令改正,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一)未按照規定及時維修、更換、清洗或者補設垃圾容器的,可處200元以上2000以下罰款。
“(二)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傾倒生活垃圾的,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三)未按照規定清運生活垃圾的,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四)未按照規定清運建築垃圾、渣土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五)建築垃圾、渣土未單獨堆放或者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十八、刪去第十七條。
此外,對個別文字作相應的修改。
本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16號令發佈、1997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12號令修改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根據本決定修正後,重新發佈。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
(1994年8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6號令發佈根據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號令第一次修改根據2002年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15號令第二次修改)
第一條 為了加強垃圾渣土的管理,根據《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規劃市區、郊區的城鎮地區和開發區、科技園區、風景名勝區以及區、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佈的城市化管理地區的垃圾渣土的收集、清運和處理,按照本規定管理。
本規定所稱垃圾渣土包括生活垃圾、建設施工拆除建築物或者房屋修繕、裝修等産生的建築垃圾以及施工棄土。
第三條 市和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主管垃圾渣土的收集、清運和處理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 新建、改建住宅區,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劃要求配套建設密閉式垃圾收集站。
居民居住區的密閉式垃圾收集站,由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設置。
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配置密閉式垃圾容器,收集垃圾。
産生垃圾較少的單位,與垃圾清運單位協議,可以在清運單位負責的垃圾收集站傾倒垃圾,並按照規定標準向垃圾清運單位交納服務費用。
城鄉接壤地區的密閉式垃圾收集站,由街道辦事處或者鄉人民政府會同所在區市政管理行政部門統籌佈局、建設。
第五條 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容器的所有權人或者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建立保潔管理責任制,保持垃圾收集站的整潔和垃圾容器的完好。出現破舊、污損或者丟失的,所有權人或者維護管理單位應當及時維修、更換、清洗或者補設。
第六條 密閉式垃圾收集站、垃圾容器的設置應當便於使用和清運,不妨礙交通,不影響市容。有條件的,可以採用先進設備和技術建成分類收集的垃圾收集站。
第七條 對本市産生的生活垃圾應當逐步推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配套建設密閉式垃圾分類收集站、配置統一標誌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和垃圾處理設備。
第八條 傾倒垃圾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應當按照市政管理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收集、傾倒垃圾,不得亂堆亂倒。
(二)禁止在垃圾收集站和垃圾容器內傾倒污水、糞尿和渣土;秸稈、箱筐等體積超出垃圾容器容量的長、大廢棄物,應當破碎後再傾倒。
(三)愛護併合理使用垃圾容器等設施,不準拆移、損毀或者在垃圾容器內焚燒廢棄物等。
第九條 單位或者個人因需要在街巷、道路兩側臨時堆放渣土,必須經當地市政管理行政部門同意,報當地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批准,並嚴格按照批准的地點、面積、期限堆放。渣土較多,佔地面積較大的渣土堆放現場,應當由堆放渣土的單位設立明顯標誌,並派人管理。
第十條 生活垃圾應當做到按日清理,密閉運輸,並清運到指定的垃圾消納場所,不得亂堆亂倒。
單位自行清運生活垃圾的,應當使用符合專業技術標準的運輸車輛,應當按照規定標準向垃圾消納場所交納管理費。
泔水的收集、清運、集中處理,按照《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單位或者個人因建設施工、拆除建築物和房屋修繕、裝修等産生的建築垃圾、渣土等廢棄物應當單獨堆放或者進行綜合處置,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
産生建築垃圾、渣土的建設單位應當到區、縣市政管理行政部門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跨區、縣的工程或者市重點工程産生渣土的單位,應當到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門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産生房屋修繕、裝修的建築垃圾和渣土的個人,應當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辦理渣土消納許可證。
産生建築垃圾、渣土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施工許可證、工程圖紙等有關材料,向審批部門提出申請並填寫渣土消納登記表。
第十二條 審批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核發渣土消納許可證。
清運渣土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交納渣土消納場所管理費。
第十三條 單位或者個人産生的垃圾渣土,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路線和要求自行清運,也可以委託環境衛生專業作業企業清運。
第十四條 市市政管理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的有關規定,對垃圾渣土消納處理場所進行監督管理,並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進行調配。
第十五條 運輸垃圾、渣土的車輛實行密閉運輸,不得車輪帶泥行駛,不得沿途泄漏、遺撒。
第十六條 工業垃圾、醫療衛生垃圾及其他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廢棄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妥善處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收集站和垃圾、渣土消納場所。
第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責令改正,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一)未按照規定及時維修、更換、清洗或者補設垃圾容器的,可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二)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傾倒生活垃圾的,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三)未按照規定清運生活垃圾的,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四)未按照規定清運建築垃圾、渣土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五)建築垃圾、渣土未單獨堆放或者倒入生活垃圾收集站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10月27日京政發134號文件發佈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和1990年12月15日京政發80號文件發佈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若干條款的決定》同時廢止。
關於修改《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的説明
2002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為了貫徹實施《條例》,按照《條例》有關規定對《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中的適用範圍、主管部門、執法主體等內容進行了修改。
一、關於適用範圍
根據《條例》第二條有關適用範圍的規定,《管理規定》第二條第一款修改為:“本市規劃市區、郊區的城鎮地區和開發區、科技園區、風景名勝區以及區、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佈的城市化管理地區的垃圾渣土的收集、清運和處理,按照本規定管理。”
二、關於主管部門
根據《條例》第四條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管理規定》中“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改為“市政管理行政部門”。
三、關於執法主體
根據《條例》第十條有關執法主體的規定,《管理規定》第十六條第一款中的“市容環境衛生監察組織”改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
同時,《管理規定》規定的行政處罰幅度、種類、標準,按照《條例》有關規定,統一作出修改、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