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民政、扶貧、救災/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1995-07-15
  5. [成文日期] 1995-06-13
  6. [發文字號] 〔〕11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1995-06-13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戶籍管理規定

列印
字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1號  

  現發現《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戶籍管理規定》,自1995年7月15日起施行。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三日    

  北京市外地來京人員戶籍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外地來京人員戶籍管理,保障外地來京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首都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北京市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無本市常住戶口,從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來京暫住的人員(以下簡稱外地來京人員)。

  第三條  本市各級公安機關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外地來京人員的戶籍管理工作。

  第四條  居(村)民委員會和雇用、留宿外地來京人員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外地來京人員的戶籍管理工作。

  在外地來京人員較多的地區,公安機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立戶籍協管員,協助公安機關對外地來京人員進行戶籍管理工作。

  第五條  本市對外地來京人員實行暫住登記和《暫住證》制度。

  《暫住證》是外地來京人員在本市臨時居住的合法證明。對未取得《暫住證》的外地來京人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者提供經營場所;勞動行政機關不予核發《外來人員就業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予辦理營業執照。

  《暫住證》由市公安局統一印製。

  第六條  各級公安機關應當通過戶籍管理對外地來京人員規模進行控制。對外地來京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應當採取有效的疏導措施,使暫住在該地區的外地來京人員的數量,不超過外地來京人員所佔當地常住人口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區、縣人民政府確定。

  第七條  外地來京人員到達本市後,必須在3日內按下列規定申報暫住登記。其中,年滿16周歲,在本市暫住時間擬超過1個月的或者擬在本市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的外地來京人員,應當在辦理暫住登記的同時申領《暫住證》。

  (一)暫住在本市居民或者農民戶內的人員,由戶主帶領或者由本人持戶主的戶口簿,向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二)暫住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建築工地、工棚內的人員,由留住單位向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三)暫住在出租房內的人員,由房主帶領或者由本人持房主的戶口簿和《房屋租賃許可證》、《房屋租賃安全合格證》,向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四)暫住在賓館、飯店、招待所等旅館業單位的人員,由店方進行住宿登記;對其中應當申領《暫住證》的人員,由店方或者本人向公安機關申領《暫住證》。

  第八條  外地來京人員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應當提交以下證件或者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原籍鄉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

  (二)育齡婦女應當提交原籍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主管機關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辦理《暫住證》:

  (一)無合法有效身份證明或者無固定住所的人員;

  (二)育齡婦女無原籍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主管機關出具的婚育狀況證明的;

  (三)乞討、街頭賣藝人員;

  (四)從事相面、算卦等封建迷信活動的人員;

  (五)無照行醫人員;

  (六)製作、販賣假冒偽劣商品、倒賣各種票證、非法刻製印章的人員;

  (七)其他從事危害社會秩序或者公共安全活動的人員。

  已辦理《暫住證》的人員中,有前款第(二)至第(七)項行為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吊銷其《暫住證》。

  第十條  對各項證件和證明材料齊備、符合條件的外地來京人員,暫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應當自受理申領之日起10日內核發《暫住證》。

  對擬在本市從事務工經商活動的外地來京人員,應當在《暫住證》上註明係來京務工經商。《暫住證》上未予註明的,勞動行政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予辦理《外來人員就業證》和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  《暫住證》有效期最長為1年,逾期作廢。《暫住證》有效期滿後仍需暫住本市的外地來京人員,應當在期滿前10日內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重新辦理《暫住證》。

  第十二條  外地來京人員在《暫住證》有效期內變更暫住地址的,應當持《暫住證》到原發證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並向新暫住地的公安派出所辦理遷入登記。

  第十三條  外地來京人員離開本市,應當向暫住地的公安派出所辦理登出登記;已領取《暫住證》的,應當將《暫住證》交回公安派出所。

  第十四條  外地來京人員遺失《暫住證》的,應當及時向暫住地公安機關報告,按照規定重新補辦。

  第十五條  《暫住證》由外地來京人員隨身攜帶,以備查驗。

  第十六條  外地來京人員辦理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或者辦理《暫住證》變更登記,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工本費和手續費。

  第十七條  雇用、留宿外地來京人員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與所在地公安機關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承擔以下治安責任:

  (一)對外地來京人員進行遵紀守法的宣傳教育;

  (二)帶領或者督促外地來京人員及時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離京時登出暫住戶口;

  (三)不得留宿逾期未申報暫住登記、未申領《暫住證》的人員;

  (四)不得雇用無《暫住證》的人員;

  (五)按規定向公安派出所報告外地來京人員變動情況;

  (六)發現外地來京人員有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公安機關。

  第十八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外地來京人員不按規定辦理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或者變更登記的,責令補辦,並處以50元以下罰款;

  (二)外地來京人員拒絕、阻礙執行公務的公安人員查驗《暫住證》的,處以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以15日以下拘留;

  (三)外地來京人員冒領、冒用、轉借、轉讓、塗改《暫住證》的,處以50元以下罰款;偽造、買賣《暫住證》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有非法所得的,予以沒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對向無《暫住證》的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出租房屋的單位和個人,責令改正,並按照每留住1人處以月租金3倍以下的罰款;有非法所得的,沒收其非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房屋租賃安全合格證》;

  對容留無《暫住證》的外地來京人員居住的單位和個人,責令改正,並按每留住1人處以100元以下罰款;

  (五)對招用無《暫住證》的外地來京人員或者為其提供經營場所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每招用或者容留1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  港、澳、臺同胞和華僑來京暫住的戶籍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  本規定招待中的具體問題,由市公安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1995年7月15日起施行。1985年11月26日市人民政府發佈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暫住人口戶口管理的規定》和《市公安局實施〈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暫住人口戶口管理的規定〉的細則》同時廢止。

  (在《北京日報》、《北京法制報》上刊載)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