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策文件
  1. [主題分類] 人口與生育、婦女兒童/人口與計劃生育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1991-06-01
  5. [成文日期]
  6. [發文字號] 政府令〔1991〕15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1991-06-01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北京市違反《計劃生育條例》處罰辦法

列印
字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15號

  現發佈《北京市違反<計劃生育條例>處罰辦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違反《計劃生育條例》處罰辦法

  第一條  根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佈的《北京市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違反《條例》規定,應給予限制與處罰(以下簡稱處罰)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已有一個子女的夫妻,不符合生育第二個子女條件而懷孕的,必須限期終止妊娠;逾期不終止妊娠的,從懷孕之月起逐月按一定比例預收社會撫育費,並可給予必要的經濟限制,對個體工商戶可提請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暫扣營業執照,直至其終止妊娠。終止妊娠後,應退還預收的社會撫育費,取消經濟限制。

  非婚懷孕的,按本條規定處理。

  本條規定的預收社會撫育費的比例和經濟限制措施,可由各區、縣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條  對違反《條例》規定超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的,應給予批評教育,徵收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社會撫育費;對超計劃生育第三個以上子女的,徵收2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社會撫育費。

  非婚生育子女的,徵收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社會撫育費。對非婚生育第二個以上子女的,按超計劃生育加重處罰。

  超計劃生育的夫妻一方有本市常住戶口、另一方非本市戶口的,對有本市常住戶口的一方徵收社會撫育費。

  各區、縣徵收社會撫育費的具體標準,可由區、縣人民政府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範圍內確定。

  第五條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職工超計劃生育的,除徵收社會撫育費外,按下列規定給予經濟限制或處罰:

  一、分娩的住院費和醫療費自理,産假期間停止其工資福利待遇。

  二、超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費、醫療費,不予報銷。

  三、三年內不得被評為先進個人、不得提職,並取消一次調級。

  四、所在單位在住房分配上予以限制。

  五、行政處分。

  農民超計劃生育的,除徵收社會撫育費外,不增加自留地、責任田;不增批宅基地;不享受農村集體福利;不供應平價口糧;不予農轉非(建設徵地除外)、招工等;已被鄉(鎮)、村辦企業錄用的,應予辭退;聘任為幹部的,應予解聘。

  城鎮無業居民超計劃生育的,除徵收社會撫育費外,取消其享受的社會福利待遇(依法發給的撫恤金除外)。

  個體工商戶超計劃生育的,除徵收社會撫育費外,由計劃生育主管機關提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

  第六條  收養子女,應符合規定的條件,並向公證機關辦理收養公證。已有一個子女的夫妻,未辦理公證收養子女(包括揀拾棄嬰)的,視為超計劃生育,按本辦法給予處罰。

  第七條  超計劃生育的,除按本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限制或處罰外,並追回夫妻雙方依照《北京市計劃生育獎勵實施辦法》規定享受的獨生子女父母的一切優待和獎勵。

  第八條  對堅持超計劃生育,情節嚴重、影響惡劣應加重處罰的,可在區、縣規定標準的最高限額以上加收社會撫育費。

  第九條  對未完成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規定的指標、出現超計劃生育的單位,當年不得評為綜合性先進(文明)單位,並按照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違反《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責任人,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經批准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

  二、虛報、瞞報計劃生育情況的。

  三、為超計劃生育者逃避管理提供幫助的。

  四、偽造計劃生育證明的。

  五、侮辱、威脅、毆打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礙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

  六、其他破壞計劃生育管理的。

  在上述行為中屬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條  徵收社會撫育費,應一次交齊。對確有困難的,經原決定機關同意,可分期交納。分期交納的,應自徵收決定做出之日起三年內交齊,第一次交納數額不少於50%,並應自徵收決定做出之日起一個月內交納。延遲交納部分,應比照銀行一年個人定期存款利息率,交付滯納金。

  第十二條  本辦法規定的對個人的處罰,由受處罰夫妻女方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主管機關決定,其中一方戶口在本市、另一方戶口在外地的,由本市一方戶口所在地的計劃生育主管機關決定。對單位的處罰,由受處罰單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主管機關決定。

  本辦法規定的處罰,必要時可由區、縣以上計劃生育主管機關決定。

  計劃生育主管機關作出處罰決定,應填具處罰通知書,及時送達當事人。

  第十三條  計劃生育主管機關對超計劃生育夫妻徵收社會撫育費的決定,有關單位或個人應按下列規定協助執行: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職工所在單位負責協助執行。

  個體工商戶的雇工,由僱主負責協助執行。

  個體工商戶,由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協助執,行。

  城鎮無業居民或農民,由其戶口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負責協助執行。

  第十四條  當事人對徵收社會撫育費、經濟限制措施和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按照《條例》規定申請復議直至提起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五條  本辦法所稱“以上”、“以下”,均含本數在內。

  第十六條  本辦法具體執行中的問題,由市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