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2016年以後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主題分類] 國民經濟、國有資産監管/經濟體制改革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政府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2016-07-12
  5. [成文日期] 2016-07-12
  6.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16〕25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6-07-13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年 第期(總第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優化提升生産性服務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意見 

字號:        

京政發〔2016〕25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精神,進一步優化提升本市生産性服務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以加快推進京津冀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契機,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資訊覆蓋應用、金融保障支援、商務融合滲透、流通高效連結,積極培育新業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和範圍,增強輻射帶動和品牌效應,促進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增強服務全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能力,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撐。

  (二)發展導向

  強化創新驅動。發揮首都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加大對核心關鍵技術、專利、標準等知識産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力度,推動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導構建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跨領域、跨行業、跨區域創新,搶佔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制高點。

  突出高端引領。依託首都人才、技術、資本、品牌等優質資源,圍繞金融、資訊、科技、商務等重點領域,突出研發設計、戰略投融資、整合創新、現代行銷等高端環節,不斷增強生産性服務業優質高效供給。

  堅持改革開放。深化京津冀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不斷推動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加快生産性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對外開放,推進央地、軍民融合發展,強化資源高效流轉對接,促進生産性服務業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創新型國家建設。

  注重協同發展。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及本市貫徹意見,嚴格執行新增産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引導存量和增量生産性服務業資源在京津冀區域合理佈局,推動京津冀區域産業轉型升級,形成差異定位、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三)主要目標

  全面優化提升生産性服務業,到2020年,生産性服務業對首都經濟增長貢獻進一步增加,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穩步提高,品質效益明顯提升,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二、優化産業結構

  (四)鞏固提升優勢主導行業,支撐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創新發展金融業。積極對接國家金融改革,順應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國際化發展趨勢,推動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服務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國際性金融機構在京發展,積極爭取在京設立國際化貨幣清算結算中心。支援銀行、證券、保險等在京金融機構發展,做好對接與配套服務。推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機構間私募産品報價與服務系統、本市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創新發展。積極穩妥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商業保理等業態,加強屬地監管,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金融風險。高標準建設好北京保險産業園、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創新中心、中關村並購資本中心、北京基金小鎮等。

  融合發展資訊服務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大力推廣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強化系統整合應用;不斷拓展北斗系統應用服務領域,發展位置服務、智慧導航、智慧終端等新興運營業務。依託國家通信設施、廣電網路等領域總部資源,加快寬頻網路等電信設施共建共用,實現提速降費;推動下一代網際網路根伺服器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應用,完善資訊安全維護等技術領域基礎設施。推動軟體業從産品向服務轉型升級,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著力在新型計算、高速互聯、先進存儲、第五代行動通訊等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智慧設計與倣真、工業大數據處理等工業軟體高端發展。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産業組織變革、商業模式創新、供應鏈和物流鏈整合,拓展開放共用的網路經濟空間;加快以城市運作、市民生活、企業運營和政府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智慧北京”建設。

  做大做強科技服務業。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的通知》(京政發〔2014〕11號)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首都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15〕25號),以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創新為重點,聚焦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生物健康、智慧製造、智慧交通等重點領域,統籌帶動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標準制定等工作。圍繞研發設計、成果孵化、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等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新興業態,切實提升服務能力。加快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國家大科學裝置集聚區、奈米産業園、北京科技商務區、中關村(房山)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研究院等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骨幹企業、服務機構和知名品牌。鼓勵科技服務企業“走出去”,引導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在境外申請專利;鼓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推動科技服務業加快融入全球化進程。

  促進商務服務業高端發展。發揮大型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依託其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優勢,開展資源整合、境內外並購與上市、模式創新等業務,提高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進一步加大商務服務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力度,鼓勵外資投向創業投資、知識産權服務等行業,支援外資以參股、並購等方式參與本市商務服務企業改造與重組。支援會計、審計、評估、信用、法律、諮詢、廣告、知識産權等行業拓展國際市場,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對外投資運營、資産管理、兼併重組、商務諮詢、財務管理等服務。

  優化提升流通服務業。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在石油、天然氣、礦産、貴金屬、糧食等大宗商品批發業務方面的優勢,搭建電子交易平臺,積極爭取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增強“優進優出”和高效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優化城市配送網路,廣泛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技術改進物流服務流程,推動電商物流、冷鏈物流、農産品物流等配送網路建設,鼓勵連鎖服務企業投資建設末端配送中心、智慧快件箱。引導企業剝離物流、倉儲、包裝等輔助業務,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放大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保稅政策輻射帶動效應,加快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

  (五)突出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培育發展新興業態

  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服務。以改善空氣品質為重點,加快推進清潔能源設施建設,推行低氮燃燒技術,加強可再生能源研發、推廣和應用,服務大中型工業企業、大型服務企業開展清潔生産。圍繞大氣、水體、固體廢棄物等重點領域,以及建築、交通等重點行業,加快制定節能環保低碳標準,大力推行第三方污染治理,擴大綠色建築和綠色建材應用,規範發展技術諮詢、節能評估、能源審計、碳交易等服務業態,力爭國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在京落戶。

  聚焦智慧網聯電動汽車領域。整合創新電子科技、先進材料、感測器、車聯網、智慧出行、輔助駕駛等技術,建立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鼓勵發展電動汽車研發、設計、試驗試製、驗證等關鍵環節。加快推進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産業園等建設,打造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中心。

  拓展“網際網路+”發展空間。推動網際網路向生産領域、消費領域深度拓展,搶佔可穿戴設備、智慧汽車、智慧醫療、智慧家居等新興移動終端市場,打造“網際網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服務交易平臺,加快網際網路與工業、農業、金融、商務、文化、健康醫療、教育、交通等融合發展。有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網路交易與電子認證、線上支付、物流配送、報關結匯、檢驗檢疫、信用評級等環節整合應用。

  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檢驗檢測標準,開展檢驗檢測認證結果和技術能力國際互認,促進企業生産和服務標準化,加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

  推動服務外包高端化、國際化發展。支援企業開展資訊技術支援管理、財務結算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建設全球軟體業領先接包地和全國軟體整合發包地。

  強化人力資源服務的基礎性支撐作用。鼓勵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人力資源外包、人員素質測評、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資訊網路服務等新興業態發展。

  創新發展售後服務。積極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資訊技術,發展遠端監測診斷、運營維護、技術支援等售後服務新業態。

  (六)推動生産性服務業與工農業融合創新發展,引領産業價值鏈向高端化、綠色化提升

  推動製造業服務化、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發展。實施《〈中國製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著力培育産品設計、品牌運營、資源整合等服務業態,圍繞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軌道交通、航空航太、智慧裝備等高端製造業,發展網路眾包、異地協同設計和製造、規模化個性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服務,促進生産方式向柔性化、智慧化、數字化、精細化、綠色化轉變。鼓勵龍頭企業整合關鍵産業鏈,形成若干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産業集群。

  支援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整合首都科技、資訊、金融等優勢資源,支援高效節水農業、迴圈農業發展,加快農産品生産、收儲、加工、運輸、交易、檢驗檢測等環節的信息化改造和標準化應用。推動通州區積極創建國家種業綜合改革創新試驗示範區,服務種業自主創新。以籌辦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為契機,構建具有觀光休閒和生態文化等多種功能的都市型現代花卉園藝産業體系。加快農村地區交通、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大力發展村鎮銀行、農業保險等金融機構,著力提高農村地區資訊、科技、金融、流通等服務能力。

  (七)強化生産性服務業整合創新應用,促進城市建設運營管理服務精細化、智慧化

  加快城市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建築、住宅産業化等方面新技術和標準的研發與應用示範,提升首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準,服務全國城鎮化建設。加強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創新應用,在電子政務、智慧交通、能源智慧化供給、生態修復、防災減災、智慧社區建設等方面形成系統解決方案,提高首都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充分運用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搶抓全國城鎮化機遇,積極拓展城市戰略謀劃、規劃設計、地質勘察、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等服務市場。

  三、調整産業佈局

  (八)全力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超前部署應用基礎研究,開展一批科技前沿技術研究,搶佔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重點部署資訊、基礎材料、生物健康、農業生物遺傳、環境系統與控制、能源等領域關鍵問題研究,集中力量實施腦科學、量子通信、奈米科學等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力爭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始創新成果。強化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在首都服務業創新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推動一區十六園統籌協調發展。深化落實現有各項創新政策,積極探索人才培育、金融支援、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政策,加快推進試點示範。鼓勵發展資本運作、基礎支撐、網路運營、應用服務等平臺型服務業態,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成果孵化、技術轉移、檢驗檢測服務、評估諮詢服務等知識型新興業態。建設好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等央地共建、共用的協同創新平臺。中關村科學城重點支援原始創新,聚集産學研創新主體和産業高端要素,打造國家知識創新和戰略性新興技術策源地。懷柔科學城重點拓展與中國科學院合作,依託大科學裝置集群和懷柔科教産業園搭建大型科技服務平臺。未來科技城重點推進軍民、央地融合發展,建成代表國家相關産業應用研究技術前沿水準、引領産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高地。

  (九)優化提升高端産業功能區,推進集約化、國際化發展

  嚴格執行産業政策和人口、環境等評價標準,騰籠換鳥,有序引導金融、科技、資訊、商務等優質服務要素向高端産業功能區佈局。提升金融街的金融産業能級,培育國際型和專業服務型金融機構,提高國際化水準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商務中心區精細化管理、運營和服務水準,推動國際金融、現代商務、文化傳媒等高端服務資源雙向開放,提高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的能力。推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鼓勵發展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等生産性服務業,積極培育車聯網、醫聯網、智慧家居、智慧機器人等新興業態,加快建設成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不斷增強臨空經濟區航空物流服務能力,創新發展國際科技服務和文化服務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推動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調整完善奧林匹克中心區空間佈局,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美術館、2022年冬奧會場館等一批國家重大設施建設,加快形成金融、科技與文化體育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有序建設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等産業發展新區,為首都核心功能提供新的承載空間。

  (十)強化生産性服務業輻射帶動作用,支援構建“4+N”産業合作新格局

  支援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積極承接本市疏解轉移的産業資源和服務資源,圍繞示範區建設和重大生産力項目落地,同步引進和培育智慧裝備、現代物流、研發設計、資訊服務、金融服務等業態,推動高端製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形成迴圈共生産業鏈。加快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同步促進高端航空服務、高端商務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推動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區科技創新體系、人才吸引集聚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改革創新,打造全國先進製造研發中試基地。鼓勵張(家口)承(德)生態功能區發展生態友好型産業,重點培育雲計算數據中心、智慧産業基地等大數據産業。有序開展資本、技術、管理、人才、標準和品牌輸出,引導生産性服務業産業資源和創新服務資源向一批合作平臺集聚。

  四、促進産業提質增效

  (十一)突出改革重點,培育産業發展新動力

  推進京津冀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以科技成果轉化的全産業鏈和區域産業梯次配置為主線,促進區域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區域源頭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構建全國性要素交易平臺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持續推動石景山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加快首鋼老工業基地改造和産業轉型,培育主導産業。深化中關村現代服務業試點改革創新,落實好支援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先行先試政策,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定制化服務、個性化設計、柔性化製造等服務新模式的創新應用,加快職業技能培訓、人力資源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諮詢服務等領域的市場化、社會化進程。強化線上支付、安全認證等重點環節建設,推動電子發票廣泛應用,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十二)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化發展水準

  組織實施好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動金融、資訊、科技、商務等重點領域擴大開放,支援朝陽區、順義區等示範區先行先試。加快構建國際化、法治化、透明化的生産性服務業促進體系,提高投資貿易便利程度,推動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優進優出”。鼓勵在京生産性服務企業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加快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步伐,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進一步完善金融、人才、信用、監管等配套支撐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支援骨幹企業、現代新型智庫做好境外投資的商務、法律、戰略諮詢、投融資支援、投資環境評估等配套服務,與國際標準接軌,開展國際化業務。

  (十三)聚焦價值鏈高端環節,引導在京總部企業創新發展

  支援在京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的生産性服務企業創新轉型發展,發揮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在京做強創新型研發設計、全球樞紐型行銷、高效融資和資金結算、智慧製造等高端核心業務,面向全國和全球佈局加工製造、售後服務、人力資源外包等産業環節,提高運營管理效率和勞動生産率。鼓勵航空航太、高速鐵路、新型建材、電子通信等領域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有序推進産能轉移,帶動生産性服務業拓展國際市場。深化本市企業與在京中央企業戰略合作和融合發展,鼓勵龍頭骨幹企業協同各類專業服務機構抱團出海,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國別經營發展。

  (十四)培育新型産業組織,壯大多元市場主體

  培育産業技術聯盟、協同創新聯盟、新型商協會等新型産業組織,支援完善産業組織內部的協同研發、技術對接、測試驗證機制。做好中央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銜接配套服務,支援市屬國有服務類企業改制重組。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和外資企業以獨資、參股、控股等方式參與生産性服務業管理與運營。通過壯大多元化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增強服務業市場供給能力。

  (十五)完善産業鏈協作,拓展市場服務空間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斷提升首都科技、資訊、金融等生産性服務業輻射作用,與天津市、河北省合作發展節能環保、大數據、新能源、智慧終端等新興産業,合作共建現代物流體系,共同培育服務市場主體,聯合組建一批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搭建産業融合創新和展示交易平臺。用好京冀協同發展産業投資基金、中關村協同創新投資基金、京津冀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支援重大服務創新項目建設。鼓勵擁有關鍵技術、投資運營、專業服務等核心競爭力的生産性服務企業,通過資本輸出、技術輸出、管理輸出、品牌輸出和標準輸出等途徑,面向全國佈局,實現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經營,積極開拓市場。

  五、搭建共性服務平臺

  (十六)強化知識産權服務平臺,服務創新創業發展

  促進知識産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培育一批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知識産權服務品牌。建立健全知識産權交易平臺和服務體系,培育代理諮詢、評估交易、成果轉化、保護維權、投融資等專業化、市場化服務機構,提高知識産權服務水準。推動中關村國家知識産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中關村知識産權和標準化一條街建設,打造全國知識産權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策源地。加大對科技創新活動和科技創新成果的法律保護力度,壯大專利、商標、版權等産業鏈高端環節,搶佔市場競爭制高點。

  (十七)完善技術推廣服務平臺,提高創新成果轉化效率

  深入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15〕49號),加快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等建設,推動重大科研設施和科研儀器向生産性服務企業開放。加快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建設,打造輻射全國、連結全球的技術轉移樞紐。以創新型孵化器、留學人員創業園、創業孵化示範基地為主體,發展市場化、專業化、網路化的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培訓、資訊諮詢、技術研發推廣、投融資等創業服務體系。深化央地融合和軍民融合創新,促進資訊、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流動共用。

  (十八)搭建標準化應用服務平臺,提升北京服務品牌價值

  深入實施首都標準化戰略,鼓勵各類企業參與標準制定,重點提高研發、諮詢、技術轉移等領域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水準,積極支援各類機構將自主知識産權轉化為標準,並升級為國際標準,培育壯大標準服務業。推進中關村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搭建標準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有序放開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提升金融、資訊、技術、商務等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

  (十九)豐富展覽展示交易服務平臺,促進産業交流合作

  提高京交會、科博會等品牌會展國際化程度,引進國際知名的品牌會展在京落戶,高水準舉辦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促進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保稅展覽展示産業發展;支援展館運營管理企業品牌輸出、管理輸出,實現國內外會展業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培育發展要素市場,優化交易制度和監管制度,大力支援北京産權交易所等重點交易平臺做優做強,積極推動建立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産權、技術、人才等要素市場,促進要素資源高效流轉。

  (二十)優化人力資源服務平臺,集聚全球高端創新人才

  充分發揮中關村人才特區政策優勢和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集聚優勢,實施“千人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優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引進體制機制。依託高端産業功能區,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金融、資訊、科技、商務等專業領域的人才服務體系,引進和培育壯大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型人才團隊,打造多學科、多門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新型智庫體系。

  六、保障措施

  (二十一)強化規劃引領作用

  堅持分類指導、分業促進、分區施策的原則,研究制定“十三五”時期服務業發展規劃以及金融、科技、物流等生産性服務業領域專項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科學引領和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各類規劃銜接,強化規劃實施監管,促進生産性服務業優化提升。

  (二十二)加強空間資源配置

  鼓勵疏解轉移的企事業單位在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産業政策、符合城鄉建設用地減量提質要求的基礎上,改造利用老舊商業設施、倉儲用房發展生産性服務業。對自有工業用地改造用於自營生産性服務業的工業企業,涉及改變用途的,可採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改造項目應嚴控建築增量,在補充城市功能短板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規劃指標,通過優化設計方案提高建築及環境品質。發揮政府固定資産投資引導作用,加強高端産業功能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改造利用和規劃建設一批全天候、無時差的國際協同生態智慧商務樓宇,提高生産性服務業産業承載能力。

  (二十三)完善財稅價格支援政策

  完善政府採購管理辦法,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小微企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執行生産性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政策;對工業企業剝離出的生産性服務業務,在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實行與原企業相同的價格政策。

  (二十四)創新金融服務

  支援社會資本在科技金融、創新創業、非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發起設立多主體、多層級的産業投資基金群。鼓勵引導金融機構開展符合生産性服務企業特點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支援生産性服務企業利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機構間私募産品報價與服務系統、本市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規範融資、發展壯大。支援京津冀三地支付清算、異地存儲、信用擔保、信貸服務等金融服務業態實現同城化。

  (二十五)健全統計制度

  根據國家生産性服務業分類標準,結合本市實際,不斷加強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活動統計工作,建立與經濟結構變化相適應的統計制度,健全動態監測和發展評價機制。

  (二十六)加強組織實施

  充分發揮市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用,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在完善規劃政策體系、推動重大項目方面形成合力,並主動與國家有關部門溝通對接,爭取相關改革試點和重大生産力改造提升項目在京落地。各區政府、各功能區管委會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配套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落實好本意見確定的各項重點任務。

  附件:

重點任務分工表

重點任務分工表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