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2016年以後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25-01-26
  6.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25〕1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25-01-26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25年 第9期(總第885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2025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的通知

列印
字號:        

京政辦發〔2025〕1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北京市2025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進民生福祉。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區政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切實將民生實事作為民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個項目,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儘早啟動實施,提升落實水準。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區政府要增強全局意識,聚焦目標任務,加快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保質保量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早實施、早見效,讓群眾早受益。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做到務實節儉。要堅持品質導向、效果導向,既要關注任務完成情況,更要關注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群眾可感、可及。

  三、強化統籌調度,嚴格跟蹤問效。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區政府要加強溝通協商,做好協同聯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切實形成工作合力。要定期開展檢查評估,積極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要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引導,回應社會關切,講好首都民生故事。全市政府系統督促檢查工作機構要加強督促檢查,壓實責任,推動民生實事全面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1月26日  

  (此件公開發佈)

北京市2025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

  1.優化普惠托育服務供給體系,針對“小小孩”多元化托育需求,通過幼兒園辦托、專業機構托育、社區嵌入式托育、單位辦托等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服務;繼續免費為普惠托育機構提供安全運營保險。

  2.持續加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萬個。

  3.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路,在“老老人”數量較多的區域新建養老服務中心50個,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普惠養老服務;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新建農村鄰里互助養老服務點200個。

  4.優化調整養老助餐點佈局,完善居家老年人配餐送餐服務;新建家庭養老床位2000張,為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更加專業化的居家照護服務;針對“老老人”等重點人群,推進優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

  5.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50歲及以上有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病史等情況的居民,提供免費的腦健康體檢、健康指導管理等服務;積極落實國家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為2025年新入學的初一在校女生免費自願接種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

  6.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在實現不同級別、類別醫療機構之間的醫聯體全覆蓋基礎上,新建5個更加緊密的城市醫聯體,區級覆蓋率達到50%,優化雙向轉診,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就醫;進一步築牢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礎,村衛生室與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一體化管理率達到70%以上;利用遠端醫療或網際網路診療手段,支援3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網際網路健康鄉村門診”,為農村地區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在基層衛生服務機構新建200個提供規範中醫藥診療服務的中醫特色診區。

  7.進一步暢通基層預約轉診通道,擴大三級公立醫院向基層供應號源的數量和覆蓋面,市屬醫院全量門診預約號源提前2周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放,三級公立醫院實現50%門診預約號源提前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投放;開展生育保險門診産前檢查費用醫保實時結算。

  8.強化院前與院內醫療急救銜接,年內實現150個急救工作站與110家接診醫院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救治資訊共用,資訊推送率達到90%以上。

  9.通過新建、改建、轉化等方式,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間),更好滿足群眾住房需求。

  10.推動危舊樓房改造(簡易樓騰退),啟動20萬平方米改造(騰退)任務;推進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並協同開展適老化改造。

  11.完成2.6萬台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

  12.完成具備條件的1500戶農村住戶清潔取暖改造。

  13.歸集發佈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促進3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參保,強化就業困難人員精準幫扶。

  14.持續完善殘疾人關愛服務,新增殘疾人就業崗位2000個,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4000人,為殘疾人大學生提供“一對一”就業幫扶;為2000名殘疾兒童提供個性化康復訓練;持續推進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提升300個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

  15.實現軌道交通17號線全線、6號線南延,以及8號線大紅門站、16號線蘇州橋站A口具備初期運營條件;力爭實現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後廠村站-天通苑東站)具備初期運營條件。

  16.促進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等多網融合,持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公交與軌道50米內換乘比例達到90%;持續做好通學公交服務保障,加強供需對接,優化30條通學公交線路;優化朝陽站、豐臺站南交通樞紐接駁功能和通行流線,提升換乘便利度。

  17.加大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建設力度,統籌利用騰退用地、閒置空間等新增停車位2萬個;新增錯時共用停車位1萬個;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停車位5000個;新建1萬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加強非機動車停放治理,完成50個軌道站點和40個“學醫景商”重點點位的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治理。

  18.實施東四環主路等維修工程,完成150萬平方米其他城市道路大修;打通東六環西側路、黃渠南街等20條“斷頭路”;對燕莎橋、北苑高架橋等17座重點橋係橋下空間進行提升;啟動3座醫院周邊過街天橋增設電梯改造。

  19.新建150條、調整200條信號燈綠波帶,優化100處重點路口信號配時;完成30項市級疏堵工程。

  20.推進家政服務進社區,發展家政服務新模式,推動家政服務企業與100個社區對接入駐。

  21.聚焦個人和企業民生領域,推出五環路內新能源貨車晝運通行、科技型企業創新政策扶持等新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推進“一網通辦”,新增居民出入境證件辦理預約等200項服務事項在“京通”移動端辦理。

  22.進一步促進京津冀政務服務協同發展,繼續推動區域資質資格互認便利化,新增20項以上互認資質資格統一規範辦理或“亮證即辦”。

  23.開展清潔城市建設行動,實施20項市級環境品質提升項目;推進110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治理;規範治理護欄、桿體、箱體等城市傢具,推進“多桿合一”;完成大屯、馬家樓、小武基垃圾分揀中心設施建設,完善1000個居住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舉辦“垃圾分類進社區”等各類活動不少於500場。

  24.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市民群眾藍天獲得感;進一步向市民群眾擴大開放親水空間,實現溫榆河公園二期、宋莊蓄滯洪區二期等工程對外開放;實施綠隔地區郊野公園提升10個;新增綠道(含森林步道)1000公里。

  25.推進城市公園建設,建成無界公園20個,實施全齡友好型公園改造10處,新建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30處,打造社區微花園50個。

  26.完成15處積水點治理;實施50處城鄉供水提升工程;安裝40萬支智慧水錶;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在全市範圍內為居民家庭更換5萬套以上節水型器具。

  27.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百千工程”建設,啟動23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和80個提升村建設工作,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引育支援30家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新業態,帶動不少於100家生産經營主體入駐北京特色農産品線上專區。

  28.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訴求集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保障等13個“每月一題”開展專項治理;每季度對物業類投訴量前100名的小區開展專項治理。

  29.開展“歌唱北京”“舞動北京”等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1.6萬場,舉辦戲曲、話劇、音樂會等各類演藝活動4萬場;新增100條“漫步北京”主題游線路;辦好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和北京博物館季,舉辦“殷墟展”等100項精品展覽和100場主題文化活動。

  30.繼續辦好高水準體育精品賽事,舉辦馬拉松、乒乓球公開賽、社區杯足球賽等群眾廣泛參與的賽事活動200項;改擴建4個體育公園;新建或更新60處群眾身邊的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

  31.進一步優化公共文化空間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鼓勵文旅場所完善配套餐飲等服務,推動市屬文保單位加強文物保養維護和環境整治,推進市屬公園便民設施改造升級,提升市民群眾的體驗感、滿意度。

  32.完成1000公里燃氣、供熱、供水、排水等老舊管線改造;完成3800萬平方米建築智慧化供熱改造;更新換裝80萬塊智慧電錶。

  33.建成城市消防站10座,帶動提升區域消防安全服務保障水準;持續推動在住宅小區安裝電動自行車進電梯智慧阻止器,完成400個老舊高層住宅小區安裝。

  34.以學生餐、日常消費大宗食品、網路銷售食品、新興業態相關食品為重點,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實現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實現藥品監督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