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辦發〔1986〕53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一九八六──二〇〇〇年全國包裝工業發展綱要>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有包裝工業的總公司和區縣局,要根據“綱要”的精神和本市工業發展的要求,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制訂出本系統、本行業的“七五”包裝規劃。沒有包裝工業的總公司和有關區縣局,要對改進産品包裝、美化商品、減少商品損失做出規劃,提出明確的奮鬥目標和實施措施。
全市包裝工業發展“七五”規劃由市經委、計委會同市包裝技術協會制訂。各有關單位要積極支援和大力協助。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一九八六年──二〇〇〇年全國包裝工業發展綱要》的通知
國辦發〔1986〕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機構:
國家經委提出的《一九八六——二〇〇〇年全國裝工業發展綱要》,已經國務院原則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包裝工業是新興工業。辦好包裝工業,可以促進工業、農業、商業的發展,特別是對出口貿易和避免目前包裝不善造成的損失,起着重要作用。包裝工業的發展,對於方便和改善人民生活,對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包裝工業發展綱要是指導全國包裝工業發展的重要文件。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綱要提出的目標和要求,制定實施計劃,採取有力措施、通力協作,儘快把我國的包裝工業搞上去;要與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和中國包裝總公司共同搞好全國包裝工業的統籌規劃,並在人才、資金、稅收、外匯和物資等方面給予支援,努力實現包裝工業發展綱要提出的目標。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一九八六年──二〇〇〇年全國包裝工業發展綱要
包裝是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商品生産和消費之間的橋梁。在生産過程中,包裝是最後一道重要的工序;在流通過程中,包裝對保護商品、美化商品、宣傳商品以及對商品的貯藏、運輸、銷售、使用都起着重要作用。包裝從經濟、技術、科學、文化等方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在國際市場上,包裝好壞關係着一個國家産品的聲譽。
包裝工業是涉及多種學科、技術和行業的新興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包裝工業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重視和加快包裝工業的發展,是保證國民經濟順利發展的重要一環。
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支援下,我國包裝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目前我國的包裝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仍是一個薄弱環節,由於包裝不善造成的經濟損失仍很嚴重。
為了使包裝工業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實現黨的十二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包裝工業的發展,為此,特製訂本綱要。
一、包裝工業的發展方針
根據黨的十二大確定的經濟建設總任務和經濟體制改革新形勢的要求,包裝工業要有一個大的發展,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把我國的包裝工業建設成為適應工農業生産增長需要、佈局合理、協調發展的新興工業體系。
(一)在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的前提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多种經濟形式和多种經營方式,加快包裝工業的建設步伐。
(二)以市場需要為前提,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合理佈局,協調發展。實行沿海與內地結合、城鄉結合、工貿結合、專業化協作與綜合性生産結合,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形式的聯合。
(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強科學研究,採用先進技術,搞好技術改造;大力培養人才,提高企業素質和科學管理水準;發展基礎材料,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開發包裝新品種,提高産品品質,努力把包裝工業提高到新的水準。
(四)充分利用外資,發展同國外的各種合作。有計劃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並切實地組織好消化、吸收、創新工作,不斷提高自製能力,逐步擴大包裝産品的出口。
(五)利用各地的特有資源和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化生産手段,因地制宜地發展我國民間包裝産品的生産。
(六)包裝産品的生産要堅持“科學、經濟、適用、美觀”的原則,對包裝不善造成的損失進行綜合治理,發展包裝要注意環境保護和社會效益。
二、包裝工業的發展目標
包裝工業要在適合國情、國力的情況下,力求取得較快的發展,從而滿足工農業生産、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到二〇〇〇年,包裝工業的發展目標是:
(一)包裝工業産值較一九八〇年翻兩番半,即從一九八〇年的七十二億元到本世紀末達到四百三十二億元。前十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十,到一九九〇年包裝工業産值為一百八十七億元。後十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百分之八點七。包裝工業産值在工農業總産值中所佔的比重將由一九八〇年的百分之一點零二上升到百分之一點五。
(二)包裝製品的産量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紙製品到一九九〇年為四百五十萬噸,到本世紀末達到七百六十五萬噸;塑膠製品一九九〇年為九十萬噸,到本世紀末達到一百七十萬噸;玻璃容器一九九〇年為五百四十萬噸,到本世紀末達到八百五十萬噸;金屬容器一九九〇年為一百二十五萬五千噸,到本世紀末達到二百零三萬噸;包裝裝潢印刷和包裝機械也要有相應的發展。
(三)包裝工業的技術、裝備及管理水準有較大的提高。到一九九〇年,重點包裝企業要達到國際八十年代初期的先進水準。到二〇〇〇年,重點包裝企業要達到國際九十年代中期的先進水準或國際同期先進水準。
(四)經過綜合治理,把包裝不善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大降下來,由一九八二年佔工農業總産值的百分之一點一,到一九九〇年降低到百分之零點五以下,年年降低到百分之零點二以下。
要在本世紀末結束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等品,二等包裝,三等價格”的歷史。
三、包裝工業的發展重點
包裝工業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服務,重點放在出口商品包裝、食品包裝和易損、易爛、易爆産品的包裝三個方面。
一九九〇年以前,應當集中主要精力對包裝企業進行改造,為後十年的發展打好基礎。一九九〇年以後,使骨幹企業能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成為現代化的生産企業。
(一)在紙包裝製品方面。要大力發展運輸包裝用的瓦楞紙箱,提高紙箱的牢固程度,改進紙箱的造型設計,實現紙箱規格、品質的標準化、系列化;發展銷售包裝用的彩印瓦楞紙盒;發展紙桶、紙罐和紙漿模塑等新型紙容器及紙塑複合的大型包裝袋。
(二)在塑膠包裝製品方面。要發展各種性能的薄膜、複合材料及其製品,開發拉伸薄膜、收縮薄膜和纏繞薄膜;發展聚氯乙烯、聚丙烯等硬片及二次加工製品,以滿足冷凍、保鮮、方便、蒸煮等食品和日用品包裝的需要;發展軟塑折疊桶、硬塑桶、薄壁容器、多層複合容器、異型中空製品和採用旋轉成型的大型中空容器;開發不織布等新産品;積極發展防震填充發泡材料和現場發泡技術,適當發展擠出發泡片材及二次加工製品;發展各種規格的周轉箱;開發多品種、多規格的打包帶和捆紮繩。
(三)在玻璃包裝製品方面。要發展薄壁輕量異形瓶,發展醫藥曲頸易折安瓿瓶,開發玻璃瓶罐的托盤收縮或拉伸薄膜包裝。也要提高模具壽命,縮短新産品投産周期,提高熔化率、熱效率和爐齡,降低消耗。
(四)在金屬包裝製品方面。要首先從原料着手不斷提高金屬容器的品質,增加新品種,並根據需要和可能穩步發展二片罐生産;馬口鐵容器採用新型焊接工藝代替錫焊;提高鐵桶品質。
(五)在包裝裝潢印刷方面。要運用先進技術,提高裝潢設計水準和品質,改進製版工藝,可在中心城市建立製版中心;要逐步擴大平印、凹印的比重,改善印刷裝備,使之成龍配套,全面提高裝潢印刷的生産水準。
四、大力促進包裝原材料工業的發展
包裝原材料工業是包裝工業發展與提高的基礎。包裝原材料的品種、數量、品質關係着包裝工業的發展速度和水準。當前發展包裝工業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包裝原材料及輔料數量不足、品種不全、品質不高,不能滿足包裝製品工業的要求。因此,必須大力促進包裝原材料工業的發展。
(一)我國紙包裝製品約佔全部包裝製品産值的百分之四十。要增加包裝用紙和紙板的産量,重點發展高強度低克重的箱板紙、白板紙、瓦楞原紙、塗料紙和不幹膠紙等,積極做好回收利用工作。紙和紙板的需要量預計一九九〇年為五百萬噸,二〇〇〇年為八百五十萬噸。
(二)在塑膠原料方面,對包裝製品生産用的塑膠新材料、新品種要大力開發,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用聚酯、蒸煮袋用的改性聚丙烯、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樹脂和涂層用的聚偏二氯乙烯等;要加快無毒聚氯乙烯顆粒料的生産。預計一九九〇年包裝製品所需塑膠樹脂量為九十四萬噸,二〇〇〇年為一百七十八萬噸。
(三)在玻璃瓶罐原料方面,要解決純鹼供應不足的問題,在品種上需要提供顆粒鹼。一九九〇年需要向玻璃瓶罐工業提供純鹼一百萬噸,二〇〇〇年需要一百五十三萬噸。
(四)在金屬容器原料方面,要提高包裝製品生産用的薄鋼板産量和品質,尤其要抓緊提高馬口鐵的生産能力,要開發二片罐用的合金鋁板及複合軟包裝用的鋁箔。預計一九九〇年需馬口鐵六十萬噸,薄鋼板七十五萬噸,合金鋁板四萬噸,鋁箔十萬噸;二〇〇〇年包裝製品需馬口鐵九十五萬噸,薄鋼板一百二十萬噸,合金鋁板十萬噸,鋁箔十八萬噸。
(五)要特別注意發展包裝製品生産中所需的各種輔料和配套原料,如粘合劑、油墨、塗料及各種助劑、填充劑等。
五、積極開發包裝機械
包裝機械是包裝工業發展與提高的重要保證。為了使我國的包裝機械,特別是紙、塑膠、金屬、玻璃等包裝製品機械和食品、醫藥包裝機械及其模具適應包裝工業的發展,要針對包裝機械行業的薄弱環節,制定規劃和技術政策,組織一些包裝機械製造廠選定攻關項目,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並結合科研、設計、加工、使用部門,做好消化、吸收和創新工作,以提高我國包裝機械的生産技術水準,減少進口。一九九〇年以前,要着重提高現有機械裝備的品質和效率,填補空白,使生産線完整配套。一九九〇年以後,要大量採用新技術,逐步使包裝製品的生産由單機提高到自動化生産線,達到高效率、低能耗、高品質、低成本。食品、醫藥、化粧品等包裝要逐步實現電腦控制自動化,要保證衛生安全、定量準確、封口嚴密。包裝機械及其零件、部件要逐步實現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
六、加強科學研究工作
包裝工業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多種學科,要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加強包裝工業的科學研究。
(一)包裝工業的科學研究要以應用性的科學研究為主,面向生産,把科研成果儘快轉化為生産力。
(二)包裝工業科學研究的重點是:
1、新材料(包括各種輔料、助劑)及其在包裝工業中的應用;
2、先進的包裝製品生産工藝及裝備;
3、利用包裝製品對食品進行保鮮、貯藏、運輸的技術;
4、微電子技術和其他先進技術在包裝工業中的應用;
5、製版、印刷、裝潢新技術及其在包裝印刷中的應用;
6、包裝與市場、包裝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7、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對包裝不善進行綜合治理的方法。
(三)建立包裝工業科學研究體系。要加快全國的包裝科學研究機構和包裝測試中心的建設,各中心城市要充實包裝科研力量,逐步形成包裝科研、技術開發、測試和情報網路。要把有關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企業的科研力量調動起來為包裝科學研究服務。
七、加強包裝標準化和品質管理工作
標準化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技術政策,對包裝工業的發展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一)要建立完整的包裝標準體系。一九九〇年以前,儘快制定包裝基礎標準,包裝材料與容器標準以及産品的包裝標準。制定這些標準既要採用國際標準及先進國家標準,又要充分結合我國國情。在本世紀末提高包裝標準化水準,實現包裝標準的全面配套,形成完整的包裝標準體系。
(二)包裝産品的品種、品質和數量,要結合工農業産品發展和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制定發展規劃。
(三)包裝是商品品質保證的重要環節,抓好包裝製品本身的品質尤為重要。要建立、健全各級品質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擬訂有關包裝的管理法規,保證包裝標準化工作的認真執行,促進包裝製品品質的改進和提高。
八、加快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
在現有包裝工業企業中,大部分是為外貿出口配套和國內大宗産品運輸包裝服務的小型企業,生産歷史比較長,普遍存在着設備陳舊、生産工藝落後、技術和管理素質差、資金缺乏等問題,這些企業自我改造能力低,生産發展受到限制,需要加緊進行技術改造。
(一)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重視包裝企業的技術改造工作,作好規劃,並在人才、資金、技術和物資上給予支援。
(二)包裝企業的技術改造要以提高産品品質和性能、擴大品種和降低消耗為中心,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提高社會效益。
(三)要立足國內,並有計劃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同時認真做好消化吸收工作。
(四)有條件的部門和地區要建立包裝行業的樣板企業,使之成為技術開發、人才培訓、資訊和諮詢服務中心,帶動全行業的技術進步。
九、培養和造就人才,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
我國包裝工業起步晚,水準低,職工隊伍文化程度不高,技術、管理人才缺乏,要利用各種形式培養人才。
(一)按教育體制改革精神興辦多種形式的包裝工業高等院校、中等技術學校和職業高中。大中城市都應把包裝方面的中等技術學校或職業高中辦起來,定向培養人才。
(二)各包裝工業企業,要運用自己的力量或聯合當地學校及其他社會力量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培訓中心,對現有職工進行培訓,以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
十、發展聯合,加強行業管理
包裝工業涉及面廣,與國民經濟許多部門有密切的關係;必須制訂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行業規劃,打破地區、部門的界限,發展聯合,加強行業管理。
(一)中國包裝技術協會要充分發揮全國性包裝行業組織的作用,特別要重視協調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關係,齊心協力,發展包裝工業。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健全包裝協會組織,充實力量,充分發揮其行業管理的作用。
(三)要對包裝工業進行普查和分析,對行業的發展提出規劃和建議。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業統計、市場預測和情報網路,提供技術、經濟資訊。
(五)開展地區、部門同包裝行業之間的經濟、技術協作和多種形式的合作,推動企業之間的聯合,促進包裝行業的技術改造和科技攻關。
(六)提供技術諮詢,組織國內外技術交流,參加國際包裝組織活動。
十一、從政策上鼓勵包裝工業的發展
為了加快包裝工業的發展,要從政策上給予鼓勵。
(一)對包裝工業的科研、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項目,在計劃安排、銀行貸款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照顧。
(二)結合國家稅制改革,對包裝製品工業的産品逐步實行增值稅,以避免重復納稅。
(三)為出口商品提供包裝製品的企業,與出口商品生産企業一樣,在資金、原材料、燃料、動力以及運輸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
(四)各級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門應根據情況撥一部分專款,作為包裝工業的發展基金,以支援包裝工業的技術改造,促進包裝工業的發展。
(五)審批新産品時要同時審批包裝,評選優質産品要考慮産品包裝,在同等條件下,要優先選擇優質包裝的産品。
十二、加強對包裝工業的領導
包裝工業分散在各地區、各部門,管理體制各不相同,經濟形式、經營方式多種多樣。為了實現綱要所規定的目標,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包裝工業的領導。
(一)要認識包裝工業的重要性,把包裝工業的發展和包裝的改進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加強領導。
(二)包裝工業的發展計劃要分別納入國家和各級人民政府的經濟發展計劃,統一平衡産、供、銷。
(三)結合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增強企業的活力,擴大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産者和經營者。
(四)加強對包裝工業的宣傳出版工作,使包裝工業得到更廣泛的了解和重視。
國家經濟委員會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