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2016年以後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其他
  2. [發文機構]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3. [聯合發文單位]
  4. [實施日期]
  5. [成文日期] 2018-05-11
  6.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18〕19號
  7. [廢止日期]
  8. [發佈日期] 2018-05-18
  9. [有效性]
  10. [文件來源] 政府公報 2018年 第20期(總第560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字號:        

京政辦發〔2018〕19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5月11日

北京市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18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系列部署,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加強政策解讀,擴大公眾參與,提升公開實效,凝聚發展共識,充分發揮公開促落實、促規範、促服務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一、加強政府重點工作信息公開

  (一)圍繞抓好“三件大事”、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信息公開。制定發佈城市設計導則以及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副中心規劃、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等規劃資訊。(市規劃國土委負責落實)推進支援雄安新區建設、加強京津冀産業對接協作、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和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合作等信息公開。(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環保局、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社保局分別負責落實)及時公開延崇高速、興延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通州至大興段建設情況。(市交通委負責落實)推進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競賽場館新建、改造以及群眾冰雪運動普及情況等信息公開。(市重大項目辦、市體育局、市教委分別負責落實)協調發佈金融、房地産等領域政策措施,及時公開政府債務限額和餘額情況,加大履行金融監管職責、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信息公開力度,適時公開融資擔保監管行政許可、備案資訊以及本市小額貸款公司名錄。(市金融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分別負責落實)推進扶貧協作、支援合作以及各區結對幫扶信息公開。(市支援合作辦牽頭落實)做好低收入農戶增收幫扶措施、項目資金安排、幫扶成效等信息公開。(市農委負責落實)發佈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時公開重特大或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和調查資訊,持續公開高排放車治理、揚塵污染管控、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煤改清潔能源等工作情況。(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農委分別負責落實)

  (二)圍繞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做好信息公開。修訂發佈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市發展改革委牽頭落實)發佈疏解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中心城區市屬國有企業疏解退出進展情況。持續推進醫療衛生資源疏解,按季度公開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市經濟信息化委、市國資委、市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落實)做好違法建設拆除、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開墻打洞”治理、佔道經營整治、架空線入地、“廁所革命”、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留白增綠”等信息公開。(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工商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委、市園林綠化局分別負責落實)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信息公開,重點做好交通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等重點建設項目信息公開。(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市園林綠化局等相關部門、通州區政府分別負責落實)編制發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動態發佈美麗鄉村建設情況,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徵地制度改革信息公開。(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規劃國土委分別負責落實)制定發佈新的城市南部地區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市發展改革委負責落實)

  (三)圍繞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做好信息公開。推進重大科技任務和項目信息公開,及時公開財政科研項目徵集、立項等資訊,做好重點領域科研進展、成果轉化等信息公開。(市科委負責落實)做好支援在京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等信息公開。(市教委、市質監局分別負責落實)推進“三城一區”和中關村示範區建設信息公開,重點做好産業佈局、科技成果轉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信息公開,發佈科技型小微企業研發費用支援資金管理、吸引海外優秀傑出人才等先行先試創新政策。(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分別負責落實)公開高精尖産業發展政策落實情況,制定發佈創新型企業培育壯大三年行動計劃。(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分別負責落實)

  (四)圍繞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做好信息公開。發佈街巷長制、小巷管家等工作指導意見,推進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城市網格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進展情況信息公開。(市城市管理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分別負責落實)發佈城市安全隱患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完善安全生産應急處置信息公開機制,及時發佈突發事故應急處置情況。(市安全監管局負責落實)推進交通擁堵治理信息公開,重點公開新開和優化公交線路、自行車道和步道整治、軌道交通換乘通道改造、共用單車規範管理等資訊。(市交通委負責落實)進一步做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節水型社會建設、河長制、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等工作情況公開。(市園林綠化局、市水務局、市城市管理委分別負責落實)

  (五)圍繞建設好發展好全國文化中心做好信息公開。制定發佈推進老城整體保護實施方案,公開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情況,發佈第一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市規劃國土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市農委分別負責落實)做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文化惠民工程建設、“1+3”公共文化政策落實情況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工作。(市文化局負責落實)及時公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設立文化創新發展基金、建設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引領區相關政策措施。推進全民閱讀活動信息公開,拓寬公眾參與渠道,發佈全民閱讀指數調查結果。(市文化局、市文資辦、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分別負責落實)

  (六)圍繞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增量、提質、均衡、公平”發展等方面內容。各區要及時發佈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義務教育階段每所公辦學校就近接收學生範圍和人數、隨遷子女入學條件和流程等資訊。(市教委牽頭落實)推進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信息公開,堅持並完善法定傳染病疫情資訊周發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情況季度發佈機制。(市衛生計生委負責落實)加大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加強産品品質監督抽查信息公開,完善工作計劃、抽查方案、招標檢驗機構、抽查結果“四公開”機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質監局分別負責落實)做好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信息公開,及時公開保障性住房年度建設計劃、完成情況、分配對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式、分配過程、分配結果和退出資訊。(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區政府分別負責落實)加大對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提供救助供養、醫療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信息公開力度,全面公開救助對象認定、救助標準、福利補貼申領程式,定期發佈救助情況和資金支出情況。及時公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鄰里互助點建設運營資訊。(市民政局負責落實)多渠道發佈就業服務資訊,為重點群體提供精準就業幫扶。(市人力社保局負責落實)推進“社區之家”示範點建設、“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信息公開。(市社會辦負責落實)持續深化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信息公開,運用技術手段實現公開的資訊可檢索、可核查、可利用。(市農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市環保局、市安全監管局、市文化局、市體育局等分別負責落實)加強分類指導,組織編制完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事項目錄,建立完善公開考核、評議、責任追究和監督檢查制度,切實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市教委、市環保局、市文化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各區政府分別負責落實)

  (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信息公開。及時發佈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及實施效果。(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國土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商務委、市工商局、市地稅局等相關部門、各區政府分別負責落實)推行權責清單動態管理。結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據國務院行政許可事項清理情況,公佈本市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公開第三批清理規範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和取消涉及企業、群眾辦事創業證明的目錄。(市編辦牽頭落實)及時公佈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和備案事項,公開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後置審批事項目錄,加大“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信息公開力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分別負責落實)深入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公開,加強數據共用,加大企業懲戒資訊公示力度;推動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及時公開綜合監管和檢查執法資訊,持續深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市工商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分別牽頭落實)持續深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信息公開,重點公開項目實施方案、物有所值評價報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等資訊。公佈清理涉企收費和稅收優惠政策情況。(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分別負責落實)大力推進重大建設項目和公共資源配置領域的信息公開,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推動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重大項目辦、市規劃國土委、市國資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交通委、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市政務服務辦等分別負責落實)。

  (八)圍繞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做好信息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政府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政策,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都要及時公開。制定出臺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的政策文件時,要對公開相關資訊作出明確規定。(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加強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擴大市級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除涉及國家秘密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都要公開本部門預決算。推進部門收支總體情況、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和重點支出信息公開。(市財政局牽頭,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開展公共資訊資源開放試點工作,推進政府數據集中統一開放利用。(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落實)認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對於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建議和提案,原則上要公開答復全文。(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二、加強解讀回應

  (一)突出重點,做好預期引導。圍繞2018年市政府重點工作,進一步加大解讀力度,堅持重要文件、重大決策、重點工作與政策解讀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圍繞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等重點工作加強政策解讀,及時準確傳遞政策意圖,激發市場活力。就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保護歷史文化風貌、創新超大城市治理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等,解讀好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講清困難和問題,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援。(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二)強化解讀全鏈條管理,提升解讀的傳播力公信力。建立健全解讀全鏈條管理機制,把握好政策解讀的節奏和力度,為推動政策落實營造良好環境。政策發佈前要加強分析研判,特別是對重要民生政策要及時梳理工作重點、難點、風險點,密切關注收集苗頭性、傾向性意見,有針對性地做好政策吹風。政策發佈後要做好政策精準解讀和深度闡釋,科學解讀政策背景、主要內容、執行標準、惠民利民舉措、新舊政策差異以及後續工作考慮等,主動解疑釋惑,避免誤讀誤判,並持續做好政策落地跟蹤報道和後續解讀,對社會關切做好回應。(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三)豐富解讀形式,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充分利用新聞發佈、政策吹風、集體採訪、媒體專訪、座談訪談、撰寫文章等手段,運用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用群眾耳熟能詳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直觀解讀政策。強化案例解讀,加大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政策落地實施等案例解讀力度,增強解讀效果。做好專家解讀,對專業性較強的政策,組織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進行專業解讀。加強“一把手”解讀,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履行好“第一解讀人”職責,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係密切的部門主要負責人,每年解讀重要政策措施不少於1次。完善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佈重大突發事件資訊為重點,提升新聞發言人的履職能力;建立健全網路新聞發言人機制。(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四)利用多種媒體進行精準解讀。善於運用中央和市屬媒體及所屬新媒體解讀政策,主動為其提供線索和素材、推薦專家學者,安排記者列席會議,暢通採訪渠道,擴大政策知曉率和影響力。充分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微網志微信、政務移動客戶端等作用,注重利用商業網站以及都市類、專業類媒體,精準推送政策資訊,切實增強政策解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五)提升回應主動性及時性。健全政務輿情回應機制,強化監測收集、分析研判、處置回應、督辦協調全流程管理。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特別是對涉及經濟社會重大政策、涉及公眾切身利益、引發媒體和社會關注、影響黨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嚴重衝擊社會道德底線、危害社會秩序等方面的政務輿情,要做到早預判、早評估、早準備、早應對。加強突發事件資訊發佈,及時準確發佈權威資訊。建立完善與宣傳、網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提升政務輿情回應的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建立政務輿情應對效果評估和問責制度,加強對政務輿情管理應對工作的綜合評價,對處置不得力、回應不妥當、報告不及時的涉事責任部門及相關責任人員,要予以通報批評或約談整改。(市網信辦、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新聞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三、加強公眾參與和政民互動

  (一)擴大公眾參與。出臺本市行政機關加強公眾參與和政民互動工作辦法,完善工作流程,保障公眾有效參與政府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執行監督。積極擴大公眾參與範圍,讓公眾更大程度參與規劃計劃編制、重要政策措施制定等工作中。創新公眾參與方式,積極探索網路參與形式,進一步提升公眾參與實效。辦好“市民對話一把手”,精心設置議題,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暢通市民反映訴求的渠道,提升互動效果。建立健全政府開放日常態化機制,聚焦重要民生事項,推動政府開放日向基層延伸。完善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改善用戶體驗,進一步豐富地圖內容和服務功能,推進地圖在微網志、微信、手機客戶端融合應用,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二)推行重大行政決策公開。建立健全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對涉及公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大決策,各級行政機關在決策前向社會公佈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時間一般不得少於5個工作日。徵求意見後,要及時公開意見採納情況;對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採納的,要説明理由。(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三)推行政府會議公開。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的會議議題,制定會議方案時,應提出是否邀請有關方面人員列席會議、是否公開以及公開方式的意見,隨會議方案一同報批。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市民和新聞媒體代表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制度,增強決策透明度。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採取廣播電視、網路和新媒體直播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四)推行政策執行公開。推進重要政策措施、重點工作任務執行情況公開,全面公開實施步驟、具體措施、責任分工、工作進展、工作成效、監督方式等資訊。建立健全政策落實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運用好第三方評估、民意調查等形式,科學評價政策效果,推進評估結果公開。(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四、著力推進“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提升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效

  (一)深入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依託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推動與企業生産經營、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添活力。(市政務服務辦、市政府審改辦、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完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功能,公開網上辦事服務事項清單,拓寬網上服務渠道,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市政務服務辦、市政府審改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推進統一身份認證和電子證照庫建設,完成各區各部門網際網路辦事系統與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的對接,實現“單點登錄、一網通辦”,逐步實現證明材料後臺核驗。(市政務服務辦、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完善政務服務主題資訊資源目錄,建設全市政務服務資源共用平臺,推進跨層級、跨部門資訊匯聚共用。(市政務服務辦、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二)規範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加強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建設管理,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市政務服務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推動服務事項進駐本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市政府審改辦、市政務服務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審批部門要加大對進駐窗口的審批授權,持續推動進駐事項在大廳內“一站式”辦理,力爭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結合群眾辦事需求靈活設立綜合窗口,推行“一窗受理、整合服務”。(市政務服務辦、市政府審改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做好各級政務大廳人員、設施、經費保障,建立完善激勵約束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嚴肅紀律作風,規範服務行為,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品質。(市政務服務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三)優化辦事服務。發佈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大力推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實現辦事材料目錄化、精準化、電子化。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辦事指南,辦事指南之外不得增加其他要求;辦事條件發生變化的事項,應在1個工作日內公開變更後的相關資訊。公佈全市各級政府“一次辦”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除涉密證明事項外,清理並公開群眾和企業辦事需要提供的各類證照、證明材料,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在已經減少企業開辦時間、建築施工許可審批時間的基礎上,及時公開進一步壓縮時間的相關舉措、工作進展、改革成效等情況。加強辦事服務資訊監督檢查,對辦事服務資訊不準確不規範、與實際工作不一致的,及時督促整改。建立全市政務服務資源庫和問答知識庫,實現線上線下辦事服務資訊同源管理。(市政務服務辦、市政府審改辦分別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五、加強政務公開制度機制建設

  (一)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修訂情況,開展本市相關制度規範的清理和修訂工作,完善配套措施。對照修訂後的條例要求,穩妥做好銜接過渡工作。進一步規範依申請公開工作,健全工作流程,明確答復標準,加強解釋説明,建立健全申請與諮詢、信訪、舉報等分類處理機制,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獲取政府資訊。擬制公文時,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擬不公開的,依法依規説明理由。做好公開屬性定期審查,健全依申請公開向主動公開轉化機制,強化依申請公開促進依法行政作用。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中公佈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二)嚴格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審查程式。政府信息公開前要依法依規嚴格審查,妥善處理好政務公開與保守國家秘密的關係。加強對內容表述、公開時機、公開方式的分析研判,避免發生資訊發佈失信、引發不當炒作、損害政府公信力、影響社會穩定等問題。對涉及個人隱私的政府資訊,除懲戒性公示公告、強制性資訊披露外,公開時做好去標識化處理,依法保護好相關人員個人資訊。(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三)全面完成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各試點區按照確定的試點任務,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進政務公開事項標準、工作流程標準梳理編制工作,建立健全標準制定、運用、監督等工作機制,確保完成全部試點任務,並在決策公開、政策解讀、公眾參與、公文發佈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市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業務指導,標準化主管部門要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指導標準規範編制有關工作。市政府辦公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督查考核,按規定總結驗收,並在全市推廣成功試點經驗。(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試點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四)持續深化政務公開清單管理。全面推行主動公開基本目錄製度,更新發佈市、區、街道(鄉鎮)三級政務公開清單,完善政務公開清單動態管理。持續拓展清單覆蓋領域,市政府各部門要全面梳理履職過程中的政府資訊,摸清底數,逐項明確資訊的公開屬性及依據,探索編制政務公開全清單。(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六、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

  (一)推動政府網站減量增效。堅持分級分類、利企便民、集約節約原則,切實推動政府網站集約、規範、創新發展,將政府網站打造成更加全面的政務公開平臺、更加權威的政策發佈解讀平臺、更加及時的回應關切和便民服務平臺,不斷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準。規範政府網站名稱、域名,推進政府網站整合和資源共用,加快市、區兩級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建設,按照“一區一網、一部門一網”的要求,精簡政府網站數量。推進政府網站部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市政府門戶網站年內完成相關改造工作,新建的政府網站要全面支援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完善網路資訊發佈、解讀回應、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等功能,建立完善網民留言受理、轉辦和反饋機制。每季度對網站資訊內容開展巡查抽檢並通報結果,督促整改提升。推進網站創新發展,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個性化、智慧化服務。建立健全用戶資訊保護制度,確保收集的個人資訊安全。完善網站安全保障機制,建立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做好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等工作。優化考核評估指標,完善獎懲問責機制,加大問題網站曝光力度,對相關單位通報問責。(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二)用好“兩微一端”新平臺。充分發揮政務微網志微信、政務移動客戶端在資訊發佈、政策解讀、回應關切、線上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政務“兩微一端”維護管理,按照“誰開設、誰管理”的原則,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工作程式,指定專人專崗負責。建立健全資訊發佈審核機制,不得發佈與政府職能沒有直接關聯的資訊。通過數字化、圖表化、可視化等形式,提高資訊內容的實用性、可讀性。(市政府新聞辦、市政府辦公廳、市網信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三)推動政府公報便民化。加強“網上公報、掌上公報”建設,優化檢索等服務功能,提升政府公報網上服務能力。加強政府公報數據庫建設,逐步實現創刊以來刊登內容全部入庫管理,並向公眾開放。推行政府文件及所屬部門重要規範性文件由本級政府公報統一發佈制度。進一步完善部門文件報送制度,建立完善聯絡員制度和報送刊登情況通報制度。各區要定期對政務公開場所公報上架利用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負責落實)

  (四)推動政務熱線電話集約管理。依託12345政府服務熱線,清理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除緊急類和確需保留的熱線外,實行集中管理、統一受理,實現熱線電話與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系統對接,形成“一號對外、訴求匯總、分類處置、按責轉辦、協調聯動、限時辦結、統一督辦、統一考核”的工作機制,確保問題及時受理反饋。加強政務熱線日常管理,規範工作人員用語,提高熱線服務水準。市、區兩級政務熱線清理整合情況於2018年年底前報市政府辦公廳備案。(市信訪辦牽頭,各區政府、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落實)

  各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任務,結合實際提出具體措施。要強化隊伍建設,明確專門工作機構,配強專職工作人員;要抓好教育培訓,重點做好貫徹落實修訂後的條例、依申請公開、解讀回應、政府網站管理等業務培訓。要加強監督考核,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強化對政策解讀、回應關切、重點領域公開、主要負責同志研究部署工作和參加新聞發佈會等情況的考核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市政府辦公廳將對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和第三方評估,並公開檢查評估結果。

分享: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