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11〕58號
  2. [發佈日期] 2012-07-11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京政發[2011]58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8號)精神,進一步做好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針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需要,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增強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艾滋病防控工作關係到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國家安全和民族興衰。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各區縣、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有關部署和要求,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基本形成了“政府組織領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格局。但是,當前全市艾滋病防治形勢仍然嚴峻,面臨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許多感染者和病人尚未發現;艾滋病傳播方式更加隱蔽,性傳播已成為主要傳播途徑,男男性行為傳播上升明顯;高危人群和流動人群防控工作難度加大,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傳播的危險因素在上升。各區縣、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加強統籌協調,增強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蔓延。
  (二)明確目標,堅定信心。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治愈艾滋病的藥物和預防疫苗,但國內外實踐證明,艾滋病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防治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本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始終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的原則,繼續落實國家現行艾滋病防治政策,並與性病防治工作相結合,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到2015年實現艾滋病新發感染數減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到2020年全市疫情得到較好控制,繼續保持在全國低流行水準。
  二、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大眾宣傳教育。宣傳教育是預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環節。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要堅持艾滋病宣傳教育公益性,制定刊播艾滋病防治知識和公益廣告的指令性指標,在主要媒體、重要時段和主要版面開展艾滋病專題公益宣傳。各區縣、街道(鄉鎮)政府及居委會(村委會)要採取宣傳欄、壁報、標語等多種形式,定期開展面向大眾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和政策,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應對艾滋病挑戰的良好局面。
  (四)加強重點場所的宣傳教育。交通、旅游、出入境檢驗檢疫和機場等部門和單位要加強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港口碼頭、公共交通工具和賓館飯店等主要場所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
  (五)加強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和掌握艾滋病防治政策,正確認識艾滋病。要將防治政策納入市、區兩級黨校、行政學院等機構的培訓內容,增強培訓針對性。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組織開展對本單位、本系統的幹部培訓,宣講國家及北京市有關艾滋病防治政策,宣傳防治知識。教育部門要建立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切實落實初中及以上學生學習艾滋病防治知識的規定。人力社保部門要利用勞動力就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平臺,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作為對外地來京建築施工人員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公安、司法部門要加強對看守所、勞教所、強制隔離戒毒所及監獄等場所內被監管人員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要充分利用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網路,向育齡人群、流動人群宣傳艾滋病防治和預防母嬰傳播知識。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和團體,要針對有關人群開展多種形式的預防艾滋病知識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宣傳教育活動。
  三、健全艾滋病監測檢測體系,提高服務水準
  (六)完善艾滋病檢測網路。合理規劃和建設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路,完善艾滋病五級實驗室檢測網路建設,加強各級艾滋病實驗室品質控制,健全品質考核體系。要依託現有醫療衛生資源,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擴大檢測服務範圍,推廣使用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可及性。
  (七)加強諮詢檢測工作。進一步完善免費自願諮詢檢測(VCT)網點建設,每個區縣自願諮詢檢測點必須覆蓋轄區疾控中心、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在醫療機構逐步建立醫務人員主動提供的艾滋病諮詢檢測(PITC)機制,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主動開展艾滋病病毒、梅毒檢測諮詢;提供檢測前後諮詢、相關健康教育資訊和轉診服務。
  (八)加強口岸艾滋病監測工作。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加強對口岸艾滋病監測與諮詢工作,制定口岸艾滋病防控工作措施,與衛生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口岸艾滋病預防控制的監控工作。
  四、擴大綜合干預覆蓋面,認真落實艾滋病干預措施
  (九)做好高危人群綜合干預工作。要在嚴厲打擊賣淫嫖娼、聚眾淫亂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同時,重點加強對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險行為人群的綜合干預力度。在全市全面推廣社區開展艾滋病性病重點人群宣傳干預工作,提高預防艾滋病、性病宣傳教育、行為干預工作品質及艾滋病、性病預防服務措施覆蓋面。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隨訪和管理,督促其將感染或發病事實及時告知與其有性關係者。衛生、旅游、文化、住房城鄉建設、公安、工商、商務、人口和計劃生育、廣播電視等部門要繼續做好全市全面推行安全套使用工作,落實推廣使用安全套預防艾滋病的干預措施。
  (十)擴大預防母嬰傳播覆蓋面,有效減少新生兒感染。衛生部門要開展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和先天梅毒工作,各級各類提供孕産期保健及助産技術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孕産期保健服務,為孕産婦提供艾滋病病毒、梅毒檢測,對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的孕産婦及其所生嬰幼兒免費提供治療、預防性用藥、隨訪等系列干預措施。
  (十一)加強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衛生、公安、藥監部門要密切配合,立足強制隔離戒毒所、自願戒毒所等場所,動員社會組織的力量,加大對吸毒人群及其家屬在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治療方面的宣傳工作力度,積極引導強制隔離戒毒、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阿片類物質成癮人員參加藥物維持治療。完善門診獎勵、激勵機制,避免病人脫失,提高病人保持率。加大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門診建設,積極探索特殊場所內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工作模式,使吸毒人員最大限度納入藥物維持治療機構進行治療。
  (十二)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社會組織在高危人群工作中的作用。大力發展和支援有能力的“同伴志願者”加入到高危人群綜合干預工作中,發揮其優勢,深入有關公共場所和流動人口集中場所開展深入細緻的宣傳干預活動。
  五、加強血液管理,保障臨床用血安全
  (十三)加大採供血管理力度,在血站開展並逐步擴大核酸檢測試驗,提高血液篩查能力。大力推動無償獻血工作,廣泛開展無償獻血公益廣告宣傳,積極建立無償獻血志願者組織。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臨床用血和院內感染管理,完善並落實預防艾滋病醫源性傳播的工作制度和技術規範,加強病人防護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
  六、做好救治關懷工作,維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合法權益
  (十四)擴大抗病毒治療覆蓋面,提高治療水準和可及性。抗病毒治療是挽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命、有效減少艾滋病傳播的重要措施。要做好免費抗病毒治療和減免費用抗機會性感染治療工作,加強對感染者和病人的定期檢測,為病人提供及時、規範的治療服務。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艾滋病治療中的作用。衛生部門要加強對醫務人員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培訓,提高診療品質。
  (十五)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加強關懷救助,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活品質。加強醫療保障,減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醫療負擔。人力社保、民政部門會同衛生部門制定北京市艾滋病病人、感染者治療救助政策和艾滋病遺孤、孤老生活救助政策,使為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關懷、支援和服務的比例達到100%。為受艾滋病影響的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生活費保障,積極落實困難補助政策,有效救助艾滋病人,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
  (十六)加強權益保護,促進社會和諧。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消除社會歧視,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員在就醫、就業、入學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積極發揮婦聯組織作用,切實維護好女性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強制戒毒人員關愛力度,做好其回歸社會後的治療、救助等銜接工作。定期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進行隨訪,詢問其生活、身體狀況並進行勸導,消除其心理顧慮。依法打擊故意傳播艾滋病的違法行為。
  七、加強性病監測,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十七)建立健全性病監測網路,規範性病醫療服務。要做好性病監測工作,加強和完善性病檢測實驗室的建設和品質控制。醫療衛生機構要規範性病醫療衛生服務行為,及時治療性病病人,加大對性病病人的綜合干預力度,控制性病發病率。按照《中國預防與控制梅毒規劃(2010-2020年)》,將梅毒和艾滋病防治有效結合,建立健全梅毒控制工作機制,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八、強化保障措施,健全防治工作長效機制
  (十八)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各區縣政府要對本轄區艾滋病防治工作負總責,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健全聯防聯控機制,結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科學制訂防治規劃,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要將艾滋病防治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擺到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各區縣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要加強統籌協調,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建立例會和資訊通報制度,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將艾滋病防治納入本部門日常工作,制訂年度工作計劃,建立考核和報告制度,相互支援、密切配合,切實落實防治責任。
  (十九)增加政府防治資金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市、區財政部門負責制定艾滋病防治工作相關項目經費預算,保證必要的藥品採購、健康教育、行為干預、母嬰阻斷、監測檢測、防治能力建設和患者關懷與救治經費支援。加強對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的管理與使用的監督檢查,嚴審支出計劃,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區縣財政要落實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經費,統籌各項可支配財力,加大經費投入力度。積極鼓勵、動員和引導企業、基金會、有關組織和個人為艾滋病防治工作捐贈,廣泛籌集社會資金用於艾滋病防治工作。
  (二十)加強防治隊伍建設,保障職業安全。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的隊伍建設,加強對醫務人員、公安司法幹警、科研人員等職業暴露人員的保護。衛生、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要加強職業防護知識培訓,配備必要的設施及裝備,對職業暴露的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免費提供預防性用藥,切實保障工作人員的職業安全。
  (二十一)加大科研力度,夯實艾滋病防治技術支撐。充分發揮北京醫療資源優勢,加大艾滋病防治科技攻關力度。將艾滋病重點科研項目納入科技攻關計劃和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鼓勵和支援對艾滋病、性病的監測、檢測、流行病學調查、醫療救治、應急處置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的推廣使用。開展男性同性戀早期篩查模式評估研究,探索早期診斷方法和急性期早期治療研究。積極對接國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探索適合北京的艾滋病綜合防治模式。注重中醫藥發展,開展“十病十藥”的研發。
  (二十二)動員社會力量,促進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工商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居委會(村委會)等有關基層組織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鼓勵和支援其在宣傳教育、預防干預、關懷救助等方面開展工作。動員企業並鼓勵志願者積極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強對社會力量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導和管理,民政部門要支援相關社會組織註冊登記,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業務主管單位職責。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