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發〔2012〕38號
  2. [發佈日期] 2012-12-28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本市 旅遊功能區規劃建設和加快旅遊産業發展 有關意見的通知

 

 

京政發[2012]38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本市
旅遊功能區規劃建設和加快旅遊産業發展
有關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現將《關於做好本市旅遊功能區規劃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快北京市旅遊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12日


 - 1 -  


 

 
 
關於做好本市旅遊功能區規劃
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適應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要求,加快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使旅遊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産業,現就做好我市旅遊功能區的規劃建設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旅遊功能區規劃建設的重要意義
  旅遊業是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柱産業。據測算,旅遊業能夠影響、帶動和促進的相關行業多達110個。旅遊業每收入1元,可帶動相關産業增加4.3元收入;旅遊從業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關行業5個就業機會。旅遊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功能、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國際交往的重要引擎。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北京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11年,全市旅遊綜合收入突破3200億元,國內旅遊人數突破2億人次,入境遊人數突破500萬人次。全市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7.4%,新增增加值對當年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10%。旅遊購物與餐飲消費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達24.7%,對當年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貢獻率達37.5%。旅遊特徵産業投資佔當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額比重達9.1%。旅遊服務貿易佔全國比重超過9%。目前,全市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約37.66萬人,加上間接從業人員,總量約佔全市就業總數的18.5%。
 - 2 -  
 

 
 
  但是,當前本市旅遊業的服務能力與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以及與巨大的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著明顯的不適應。主要表現為:一是旅遊資源基本處在滿足於一般觀光遊需求的服務能力狀態,與觀光和休閒度假相結合的社會需求相比存在明顯的不適應。二是單體旅遊項目多、旅遊要素聚集區、服務區少,旅遊服務在“吃、住、行、遊、購、娛”等環節缺乏必要的整合,重點景區周邊“一公里”從環境、設施到服務都不同程度存在著不協調等問題。三是缺乏有整體帶動力的旅遊大項目。四是圍繞著旅遊者“必購、必吃、必住、必看、必玩”的旅遊消費服務能力亟待提升。五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和拓展新區正在成為開放性旅遊景區,但旅遊資源服務潛力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六是京郊旅遊資源作為本市旅遊增量開發的重點區域,尚未充分顯現出在環境保護、農民致富、農業增收、農村發展上應有的帶動效應等。上述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面臨的新問題,既要通過體制、機制、政策創新來引導,也要針對當前在旅遊資源整合、要素合理聚集、服務有效銜接、發揮旅遊項目帶動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研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立足於北京發展實際,當前要重點抓好旅遊功能區的規劃建設工作。旅遊功能區是以旅遊大項目為引領、旅遊資源要素和服務要素綜合配套的聚集地,是為有效發揮特色旅遊功能、形成産業綜合競爭力而設置的地域空間,具備産業集聚功能、資源整合功能、産業協作功能和輻射擴散功能。通過旅遊功能區的規劃建
 - 3 -  
 

 
 
設,必將有利於促進北京旅遊資源由觀光遊向觀光與休閒度假相結合的深度體驗遊轉型;有利於整合“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構建旅遊綜合服務要素的聚集區,進一步提升全市旅遊業服務接待能力,擴大旅遊消費服務能力。
  二、工作思路、目標及實施途徑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投資消費雙輪驅動、城市郊區兩個市場、區域合作共同發展”的基本思路,堅持在繼承中創新,處理好盤活存量和做好增量的關係。以旅遊功能區規劃建設為抓手,以建立北京特色的旅遊産業為目標,提升景點的吸引力、影響力,培育晚間北京城市演藝、餐飲、娛樂等旅遊消費資源;根據階段性旅遊需求特點,堅持高起點、統籌規劃,結合“溝域經濟”建設,運用市場的力量培育和發展符合北京特點的旅遊項目,實現旅遊發展和城市建設相融合。通過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政策保障、切實發揮好旅遊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整合聚集各種旅遊要素,挖掘傳統旅遊資源,促進産業融合,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帶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工作目標。
  到2015年,力爭達到“一、十、百、千、億”的發展目標,即創建國際一流旅遊城市,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GDP達到10%,年入境旅遊收入超過100億美元,入境遊接待量超過1000萬人次,國內遊客達到2億人次以上。
 - 4 -  
 

 
 
  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0%,旅遊特徵産業投資佔全市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超過10%,旅遊消費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超過20%,旅遊服務貿易佔全國比重超過10%。
  全市建成3個以上綜合收入超百億元的旅遊功能區,每個郊區至少建設一個具有帶動作用的旅遊服務綜合體、一個民俗旅遊示範鄉鎮,開發一種主打旅遊特色商品,打造一批生態保護與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特色溝域,使京郊旅遊每人平均消費水準增長一倍,一成以上的農民依靠旅遊産業實現純收入增長。
  (三)實施途徑。
  1.聚集要素。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促進各種要素向功能區聚集,通過引進開發建設旅遊大項目,建設旅遊要素聚集的服務綜合體和新的旅遊目的地。
  2.項目帶動。在功能區內加快落實具有國際影響力和重大引領作用的旅遊品牌項目,推動郊區大項目建設和要素聚集。
  3.完善配套。加強功能區水、電、氣、熱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遊標識系統、集散系統、休憩服務、旅遊諮詢、商業服務、交通服務等綜合配套建設,提升旅遊綜合服務功能。
  4.優化環境。綜合整治景區(景點)輻射範圍內景觀環境、人居環境、交通環境等,尤其對重點景區周邊“一公里”範圍內的環境、設施等進行整體改造優化,提升旅遊公共環境品質。
  5.政策扶持。探索推進功能區建設以及保障重大項目落地的配套支援政策。
 - 5 -  
 

 
 
  三、旅遊功能區建設重點
  按照城市功能定位,針對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四大功能區的旅遊資源特點和規劃建設目標,創建各具特色的旅遊功能區。
  (一)首都功能核心區。
  1.中軸線文化旅遊體驗區。
  按照“保護為基、文旅融合、創新示範、點軸聯動”的工作思路,以展示故宮、鐘鼓樓、天安門等皇城文化為特色,整合優化中軸文化旅遊資源,深度開發中軸文化旅遊産品,著力完善中軸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中軸旅遊環境品質,完善區域內旅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打造開放式景區。
  2.前門—大柵欄文化商業旅遊體驗區。
  以展示前門歷史文化、宣南文化、會館文化、綜合演藝、特色美食、老字號體驗為特色,以建設世界城市街區為目標,恢復老字號生存土壤,激活前門大街、大柵欄老字號商業街、琉璃廠文化街區等重點街區,培育一大批“新字號”,形成生機勃勃的旅遊休閒區域,在立足傳統資源保護、改善民生的基礎上發展旅遊産業。挖掘首都核心區演藝資源,促進旅遊與演藝文化的融合發展,推動首都核心演藝區建設。
  3.什剎海—南鑼鼓巷休閒旅遊體驗區。
  以展示故居、四合院文化等為特色,依託地外大街、煙袋斜街和南鑼鼓巷,逐步恢復、引進、新建一批商業老字號,盤活傳
 - 6 -  
 

 
 
統街區老字號商業經濟。挖掘開放一批四合院式的旅遊接待服務場所,提升北京衚同遊、四合院遊品質。打造旅遊要素聚集、民俗風情濃郁、接待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的市民休閒遊憩空間、古都文化旅遊精品地帶。
  (二)城市功能拓展區。
  4.海淀“三山五園”文化旅遊景區。
  按照文物古跡保護與恢復古都風貌並重、旅遊項目開發與配套服務設施完善並重的思路,以恢復古都風貌、展示皇家園林歷史文化為特色,推動“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規劃建設,完善景區內及周邊旅遊配套服務設施。
  5.海淀科教文化旅遊體驗區。
  優化整合中關村科技、教育、研發等資源,實現科教旅遊的創新發展。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級科教旅遊示範區,加快高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教資源向旅遊資源的轉化,完善科教旅遊接待單位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科教旅遊産品創新,促進科教旅遊常態化經營和市場化運作。
  6.朝陽商務旅遊體驗區。
  以建設商務旅遊服務體系為中心,全面整合商務旅遊資源,提升商務旅遊服務功能和服務品質,推進商務、會議、會展、會獎旅遊的國際化、高端化、智慧化發展,形成完備的商務旅遊産業供應鏈和服務體系。
  7.豐臺宛平城文化旅遊區。
 - 7 -  
 

 
 
  積極恢復宛平古城舊貌,重現“盧溝曉月”美景、打造“盧溝曉月”文化旅遊品牌。以重大項目為依託,大力發展會館經濟、文化展示、高端休閒等重點業態,堅持特色化定位,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遊和濱水文化旅遊,形成突出區域文化形象,融歷史體驗、文化休閒、生態旅遊等於一體的旅遊品牌。
  8.石景山西山八大處文化景區。
  結合擴建佛牙舍利展示場所,充分展現濃厚的歷史佛教文化特色,提升中國佛教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恢復昔日唐宋元明各朝皇家園林和“三山八剎十二景”風貌,打造集高端佛教文化遊、生態休閒遊于一體的文化景區。
  9.石景山數字動漫娛樂區。
  以中國動漫遊戲城為載體,以動漫遊戲産業為核心,以數字娛樂、動漫遊戲、數字體驗為發展特色,集研發、製作、體驗為一體,集中體現數字動漫産業的三大産品(網路遊戲、影視動漫、數字媒體)業態及其相關周邊産業業態。
  (三)城市發展新區。
  10.通州文化旅遊區。
  以建設新的旅遊綜合體為重點,開發全市旅遊發展新資源。深入研究引進國際知名主題公園相關工作方案。推動重大産業項目落戶,加快推進項目實質性落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東北亞現代、時尚旅遊目的地。
  11.“北京源”文化旅遊區。
 - 8 -  
 

 
 
  以“北京源”文化的傳承弘揚為主線,以文化旅遊創意産業為主導,以文化科技創新為動力,突出文化體驗、旅遊集散等核心功能,著力構建“一體、兩翼、三園”的發展格局,打造多功能、多業態相融合的大型文化旅遊産業集群,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北京源”文化的傳承示範區、國內領先的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和世界一流的高端旅遊目的地,為打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撐。
  12.大興首都新機場旅遊休閒集散區。
  以發展出入境旅遊休閒集散服務、免稅購物服務為方向,加快啟動以大型旅遊休閒設施、高端酒店群、購物消費場所、會展設施為核心的“新航城”——大興首都新機場旅遊休閒集散區建設規劃,謀劃具有“全覆蓋、全功能、全鏈條”的旅遊産業運營管理基地。
  13.昌平旅遊休閒購物綜合體。
  依託十三陵明文化旅遊綜合區,以展示傳統景觀與現代時尚相融合、旅遊商品購物服務為特色,打造以名品商業購物、高科技室內遊樂為龍頭,以高端度假酒店、美食休閒為配套的旅遊休閒購物綜合體功能區。
  14.籌劃建設高端旅遊創意研發産業園區。
  在順義新城、亦莊新城的適當區域,謀劃建設高端旅遊創意研發産業園區,建設集旅遊用品創意研發、旅遊裝備及用品製造、高端旅遊用品展示交易等為一體的高端旅遊用品製造基地,
 - 9 -  
 

 
 
完善全市旅遊産業鏈,形成旅遊産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四)生態涵養發展區。
  15.門頭溝旅遊文化休閒産業示範區。
  整體開發古村、古鎮、古道和古寺廟,利用廢舊礦山進行旅遊資源深度開發,促進政策整合、資源整合、産業融合,構建科學合理的旅遊産業體系;依託重大項目,重點建設商務會議、健康休閒、佛教文化、山水景觀、古跡遺址等旅遊組團;科學謀劃空間佈局,打造七大主題小鎮,形成地區發展高地;結合國家步道系統建設,實現全域景區化目標。
  16.平谷金海湖旅遊休閒度假功能區。
  以“綠色、生態、休閒、運動”為主題,充分體現“水岸”特色,以會議、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等服務為載體,打造高端親水休閒娛樂基地。完善金海湖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集散服務體系;以實施金海湖旅遊集散中心項目為重點,構建安全服務救助系統。
  17.懷柔雁棲湖旅遊休閒度假功能區。
  以雁棲湖為核心,重點建設環湖景觀帶、峰會核心區、高端接待區、綜合服務區、景觀環境區等組團,建設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高端會議會展區和生態發展示範區,初步具備舉辦大型國際會議和活動的條件。
  18.密雲國際綠色休閒旅遊産業綜合示範區。
  立足“綠色國際休閒之都”發展定位,依託環湖自然山水,
 - 10 -  
 

 
 
著力建設雲蒙山、司馬臺—霧靈山、白河、潮河、雲峰山五大休閒組團,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帶動性強、規模較大的休閒旅遊綜合體,推動旅遊産業規模化發展。
  19.延慶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
  按照“縣景合一”發展構想,改革旅遊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産業發展政策,加大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構建綠色産業發展體系,打造“一城一川兩園四帶”産業格局,以北山國際休閒度假區、八達嶺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康西草原馬文化主題休閒區三個區域為重點先行先試,依託重大項目逐步將整個縣域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超大旅遊景區,實現“縣在景中,景在縣裏,運作協調,縣景合一”。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由市政府領導牽頭的工作協調機制,協調市級相關部門推動全市旅遊功能區和重大旅遊産業項目建設;旅遊功能區所在區縣成立功能區規劃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本區縣功能區建設和保障項目落地。
  (二)繼續深化和細化各功能區規劃建設方案,將規劃建設方案中的各項工作進行分解,納入到市區兩級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加強各功能區規劃的統籌協調,保障規劃落實。
  (三)為加快實現大項目落地,要推動建立旅遊功能區重大旅遊項目落地的審批機制,將整體推進建設的功能區重大項目納入市政府項目審批“綠色”通道。
 - 11 -  
 

 
 
關於加快北京市旅遊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精神,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加快建設國際一流旅遊城市,使旅遊業成為重要支柱産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現就加快本市旅遊産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推動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及實體項目建設
  (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加入旅遊發展專項章節,編制本市《旅遊産業發展空間專項規劃》,優化旅遊産業項目總體佈局。
  (二)推動各區縣建設旅遊功能區,促進旅遊與文化、體育、教育、衛生等産業融合,培育旅遊消費資源;整合資源、聚集要素、提升管理和服務水準,加快旅遊大項目建設,特別是結合溝域經濟建設,推動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旅遊綜合體等旅遊大項目落地。
  (三)在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中,綜合考慮常住人口和旅遊常態人口確定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配套和旅遊實體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在公共服務用房等建設規範中,增加對設立旅遊觀光通道等旅遊公共服務必要設施的相關要求。
  (四)經營性旅遊項目用地在採用“招拍挂”方式供地時,應綜合考慮投標者的旅遊相關資質、項目品牌效應、企業經營實力,以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 12 -  
 

 
 
  (五)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旅遊産業。試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以土地使用權聯營、入股等形式發展旅遊産業。
  (六)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和廢舊工礦用地,通過發展旅遊産業促進生態修復。在與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相銜接的基礎上,“未利用地”在不影響原用地功能、不改變原用地性質、確保生態安全的條件下,可建設節地型、不壓覆土地或可拆除復原的旅遊服務設施;在廢舊工礦用地上開發旅遊項目時,實行有利於旅遊産業發展的土地徵用佔用方式。
  (七)在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和市級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內,按照常態旅遊接待人數設定旅遊附屬設施用地。
  (八)在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風貌保護區內的傳統民居,試行通過“北京人家”等經營模式從事旅遊接待、住宿活動。鼓勵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發展文化旅遊。
  (九)完善重大旅遊産業項目周邊的市政道路、給排水、垃圾處理和綠地系統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十)優先安排重大旅遊項目用地指標,對符合規劃、採用整體開發模式的大型旅遊綜合體項目,由區縣政府統籌組織各項工作。
  二、優化旅遊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旅遊消費與服務貿易增長
  (一)落實賓館飯店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氣價格政
 - 13 -  
 

 
 
策。
  (二)制定傾斜政策,鼓勵本市國際機場、航空公司增加國際航線。
  (三)在建立完善旅遊商品創意、研發、製造、交易和行銷體系的基礎上,開發建設北京旅遊産業園。
  (四)積極推動形成以市內免稅店為主,入境免稅、離境退稅為輔的免稅政策扶持體系。
  三、創新旅遊行業管理體制機制,加大旅遊人才培養力度
  (一)推進事業單位管理的旅遊景區改革試點,探索旅遊景區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的工作路徑。
  (二)籌建北京旅遊高等教育機構,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培養適合現代旅遊業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
  (三)推進導遊員準入與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導遊員見習期制度、完善導遊員薪酬保險制度、健全旅行社和導遊員退出機制。
  (四)發展智慧旅遊,運用信息化手段對景區、飯店、旅行社和導遊員進行規範管理。
  (五)建立旅遊産業統計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反映旅遊産業的發展特點和規律,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四、拓寬旅遊産業投融資渠道
  (一)利用現有金融交易平臺,建立旅遊資産交易板塊,為旅遊企業産權交易、資産交易、並購重組等投融資業務搭建平臺。
 - 14 -  
 

 
 
  (二)在旅遊産業投資基金基礎上,設立旅遊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揮政府資金引導放大作用,完善旅遊産業投融資體系。
  (三)健全政策性京郊旅遊民間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為京郊旅遊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提供民間融資中介服務。
  (四)健全旅遊産業再擔保服務體系,支援金融機構創新旅遊信貸服務,拓寬旅遊企業融資渠道。

 - 15 -  (全文結束)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