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發[1980]11號
各區、縣革命委員會(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高等院校:
一九七九年我市大種蓖麻、向日葵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城鄉廣大群眾利用零散土地種植蓖麻十九萬多畝,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了一萬多畝,是歷史上種得最多的一年。但由於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有些地方管理工作抓得不好,産量還不如上年,預計全年收購量可達三百五十多萬斤,比一九七八年減少一百多萬斤。隨着我市工農業生産的發展,對蓖麻的需要量不斷增加,每年約需蓖麻油一千多萬斤,本市自給率只有百分之十七點五,供求矛盾更加尖銳。有些産品,由於蓖麻油缺乏,不得不用外匯靠進口來解決。目前種植蓖麻的季節已經到來,各單位、各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充分發動群眾,打好種植蓖麻這一仗,為支援四化、加速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一、請各級黨政領導和報社、電台,在蓖麻、向日葵的種植季節裏,採取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多種、種好蓖麻、向日葵對支援四化的重要意義,深入發動農村社隊、國營農場和機關、廠礦、學校、部隊等單位和廣大城鄉居民、社員群眾,充分利用空閒土地,見縫插針,積極開展大種蓖麻、向日葵的活動,不失時機地把這項工作抓緊、抓細、抓好。要層層落實種植任務,嚴格崗位責任制,明確專人負責,從種到收一管到底,力爭今年有一個好的收成。
二、堅持誰種、誰收、誰得的政策。對於集體種植的,要本着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原則,做到國家多購、集體多收、個人也多得一些。採取聯繫産量計酬,責任到組、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到保種、保收。對群眾個人種植的,要保證誰種、誰收、誰得。國家收購集體或個人的蓖麻子、葵花子,要堅持依質論價和獎售食油的政策,保證兌現。
三、各級糧食、供銷部門要及時做好種子的調劑、供應工作。堅持收售結合,採取走街串戶、服務到府的方法,把群眾手裏零散的蓖麻、葵花子收購上來,把種子及時供應下去。
(此件可轉發街道居委會、人民公社生産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