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辦發[2007]19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市交通委制訂的《2007年北京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安排》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〇〇七年四月三日
2007年北京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安排
(市交通委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六日)
為持續推進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使社會各界切實感受公交優先改革成果,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交通委等五部門關於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意見的通知》(京政辦發〔2006〕73號,以下簡稱《意見》)確定的思路和任務,2007年本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總體思路是優化線網、完善機制,即繼續優化公交線網,改善換乘條件,加大路權優先力度;完善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長效機制,包括制訂線網、場站、路權優先規劃,研究制訂經濟扶持政策,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和技術支援系統等。主要工作任務是:
一、 繼續優化公交線網
在2006年新開闢線路60條、撤銷24條、調整23條,方便260余個小區居民出行的基礎上,2007年將重點針對城區邊緣、主幹路周邊等微迴圈路網欠發達的地區開闢支線與軌道交通、公交幹線相銜接;結合年內開通地鐵五號線和朝陽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調整沿線公交線路,與之形成合理飼喂關係;合理劃分“9”字頭線路與市區公交線路的服務區域。
按照以上原則,2007年計劃新開闢線路43條、撤銷23條、調整13條。其中邊緣地區新開闢線路15條、調整7條,完善昌平新城、百子灣、萬泉寺等地區120余個小區居民的出行;優化市區線網,新開闢線路28條、撤銷23條、調整6條,減少重復站位729個;36條線路營業時間平均延長60分鐘;根據線網優化區域分工原則,撤銷17條“9”字頭線路在市中心區的設站149處。
二、 加快換乘場站建設
在2006年利用現有公交場站將駐車功能外移,新改造安定門、北官廳、四惠西、大北窯等10個換乘場站實現32條線路、日均8萬人次站內換乘的基礎上,2007年將加快一畝園、西客站南廣場、東直門、西直門交通樞紐建設;結合迎奧運重點地區改造,優先考慮乘客換乘量大、佔用社會車道和嚴重干擾交通秩序的地區,規劃改造二級換乘中心15處,三級換乘站20處,實現117條線路的站內到發和換乘;結合駐車外移,爭取在北苑北、八寶山、四惠、大紅門等地建設4處公交駐車場地。
三、加大路權優先力度
按照機動車道具備三上三下、高峰小時單向公交流量在每小時100輛以上和滿足完善公交專用道網路建設需求的原則,增設早晚高峰時段(每日7時至9時、16時至19時)公交專用道5條、26.6公里。完成二、三環路試驗段和全天、白天時段公交專用道彩色鋪裝。同時,加快白頤路、三環路公交專用道方案設計和朝陽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建設。
四、 完善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長效機制
一是改善乘客出行條件,將線網、場站、專用道作為整體,統籌規劃,配套推進;二是充分考慮公共交通投資、成本、票制票價、公共財政支出之間的相關性,統籌研究制訂公共交通經濟扶持政策;三是建立適應公共交通社會公益性定位的行業監管機制;四是完善公共交通運作管理的技術支援系統。
上述任務細分為19項摺子工程(見附表),請各單位按此開展工作,並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