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2000〕64號
  2. [發佈日期] 2000-06-30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 實施綱要的通知

 

 

京政辦發[2000]64號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
實施綱要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實施綱要》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是關係首都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件大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具體項目的規劃、協調工作,加快實施步伐。

                           二〇〇〇年六月三十日



 - 1 -  


 

 
 
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實施綱要

    “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以下簡稱“二四八工程”)是指建立兩大體系、建設四個基地、實施八項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項目。兩大體系即首都創業孵化體系和首都經濟創新服務體系。四個基地即北京軟體産業基地、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北京生物醫藥基地和北京新材料基地。八個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項目即數字北京工程、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産業化工程、大直徑半導體硅晶片及大型積體電路産業化工程、能源結構調整及清潔燃燒技術産業化工程、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産品産業化工程、綠色食品及良種工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工程和北京保護臭氧層工程。    
    實施“二四八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加快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構建首都區域創新體系,初步實現全市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活動能力和水準,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水準,努力吸納、利用創新資源。在未來5年內,使本市工農業技術水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使高新技術産業成為首都經濟的核心,全面推動首都經濟的發展。
    一、首都創業孵化體系
    目標:3年內,建成30至50個具有不同特點的孵化器,孵化器場地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及項目不少於1000家(個),至少孵化出400傢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
 - 2 -  
 

 
 
自身建立的種子資金總額達到1億元,在孵企業吸引各種投資達到5億元;完成重點孵化器之間的資訊網路建設,形成首都創業孵化網路。
    主要工作:加快專業技術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國有企業孵化器等各類孵化器的建設和發展;積極探索和建立孵化器管理體制和內部運作機制,強化對在孵企業的創業指導,推動在孵企業管理創新;加強創業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一支綜合能力較強、業務素質較高的孵化器管理隊伍;完善孵化器的服務功能,尤其是融資服務功能,吸引各種創新基金和民間投資基金以及風險投資進入孵化器。
    二、首都經濟創新服務體系
    目標: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技術創新主體和創新中介服務體系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快建設首都寬頻高速資訊網路平臺,使科技中介服務、技術交易市場和創業投資等創新服務資訊網路暢通、快捷;加強科技評估評價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會計、專利、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體系;3年內,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機構達到2000家,初步形成創新服務體系。
    主要工作:加快建設技術創新與生産力促進服務體系,制定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相關政策,規範中介機構的服務行為;建立中關村科技園區技術交易中心,成立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領域行業商會,建立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産權交易所,成立創業投資協會,建立科學儀器裝備支撐服務體系;強化首都科技資源協作網路
 - 3 -  
 

 
 
功能,完善北京科教資訊網,在美國矽谷設立中國留學生站點和窗口。
    三、北京軟體産業基地
    目標:通過建設集研究開發、産業孵化、市場行銷、培訓服務為一體的北京軟體産業基地,使軟體開發水準和規範化水準居全國第一,拳頭産品的數量和知名度居全國第一,可持續發展的大中型骨幹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到2005年軟體産品銷售額達到300億元以上,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軟體産品銷售額達到140億元,創匯超過10億美元。
    主要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調整現有的軟體産業政策,營造良好的軟體産業發展環境,吸引國際知名的軟體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究機構和産業基地,帶動基地內軟體骨幹企業向國際化發展;以國際市場為導向,開發國內、國際軟體市場;建立軟體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促進軟體職業教育的産業化發展;加快軟體産業支撐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形成面向軟體産業的專業化服務市場;以企業為主體加強軟體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工作;加快建設中關村軟體園。
    四、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
    目標:通過整合北京地區微電子技術和生産製造等資源,5年內建成以工藝研發、晶片設計、測試、設備及材料研製為核心的北京北方微電子開發與生産基地,實現年産值150億元。
    主要工作:發揮清華大學、中科院和首鋼等單位的作用,建
 - 4 -  
 

 
 
設北京北方微電子産業基地和國家微電子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逐步實現微電子製造技術的自主創新;規劃建設0.25微米積體電路生産線,完成首鋼日電和三菱四通等重點企業的技術升級和擴産;建立專業孵化器網路及技術轉移平臺,培育積體電路設計産業,使微電子技術的研發、設計與生産相結合;新建光電子器件和電路生産線,帶動光通訊、光存儲、光顯示等相關行業的同步發展。
    五、北京生物醫藥基地
    目標:通過規劃建設北大生物城、亦莊“藥谷”、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京西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創新帶,形成集研發、中試、生産、檢測、評價、企業孵化為一體的國際一流水準的生物醫藥基地;到2005年,北京地區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産業總産值達到300億元,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産品15至20個,年銷售額達到億元的骨幹企業20至25個,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的企業集團5至10個。 
    主要工作:建設中國生物技術中心、北大生物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APEC生物醫藥孵化器”等項目;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共建新藥評價中心、與北京大學共建生物治療高技術實驗室、與海外留學人員共建反基因藥物研究中心和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轉基因動物基地。
    六、北京新材料基地
    目標:以首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為主體,建設新材料技術
 - 5 -  
 

 
 
創新平臺;結合區域發展,建設若干專業化的新材料産業基地,促進優秀科技成果産業化;建立新材料産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為高效配置創新資源、培育種子企業、推動産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到2005年,北京新材料基地工業年産值達到100億元。
    主要工作:創建北京新材料科技園、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建設新材料産業化基地、工程中心和研發中心,建立北京新材料産業資訊及交易平臺、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新材料實驗加工檢測協作平臺以及評估評價産業創新諮詢平臺;加快建設北京新材料基地孵化器、專業孵化器和一批具有創新性的研發項目,重點扶持一批成果産業化項目。
    七、數字北京工程
    目標:建設信息化實驗示範小區,並逐步在城近郊區推廣普及;有線電視接入光纖網普及率達80%以上;電腦國際網際網路用戶超過150萬戶;通過實施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端教育、網上醫療諮詢和信息化社區等重點應用工程,到2005年,基本實現全市各部門、各單位的資訊系統和數據庫聯網。
    主要工作:建設寬頻多媒體資訊網路和三維空間數據庫等基礎設施平臺,整合首都資訊資源;建立統一規範和標準的公共空間基礎數據庫和通用的地理資訊系統基礎平臺以及空間資訊交換中心,建立各個專業系統模型庫和知識庫;建立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作監控、應急指揮及領導決策資訊中心和地下綜合管網管理系統;通過建立産品創新研究開發服務體系和商情
 - 6 -  
 

 
 
資訊資源中心與流通領域信息化平臺,推動製造業和流通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建設數字中關村工程,完善科教資訊網接入系統和遠端多媒體應用系統,完成數字北京站點的建設。
    八、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産業化工程
    目標:加快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的産業化進程,建成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的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産業中心和示範應用中心;3年內完成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清晰度數字電視接收機螢幕件與關鍵晶片的研製工作;到2005年高清晰度數字電視及相關産業的年銷售收入達到67億元,成為首都經濟新的增長點。
    主要工作:通過企業資産重組,組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專用晶片、發射系統、接收系統和螢幕件等相關技術的設計開發和相關産品的研製生産;開發發射與接收系統應用軟體;2002年前投産一批研發和技改項目。
    九、大直徑半導體硅晶片及大型積體電路産業化工程
    目標:充分發揮技術和生産能力優勢,結合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的建設,通過技術升級和資産重組,提高大直徑半導體硅晶片及大型積體電路的生産技術水準,加快産業化進程。
    主要工作:以有研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組建企業集團;多渠道籌集資金建設8英寸硅單晶片生産線;3年內建設一條能生産1.5億平方英寸的硅單晶拋光片生産線;完成6英寸0.35微米積體電路生産線的改造;完成首鋼日電第三期技術升級,達到生産0.35微米積體電路的水準;在2000年底前,三菱四通公司0.35微米至0.48微米基本系統半導體積體電路的生産能力達到
 - 7 -  
 

 
 
月産1850萬個。
    十、能源結構調整及清潔燃燒技術産業化工程
    目標:以能源結構調整為中心,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能源,嚴格控制並逐步減少燃煤總量,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改造傳統能源産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過發展清潔燃燒技術,研製清潔能源汽車,開發可再生能源,推廣節能技術等,到2005年,在能源科技産業化領域實現年産值25億元。
    主要工作:開發液化天然氣成套運輸技術,增加天然氣供應量及使用量,擴大液化氣和電力代替煤炭技術的應用;推廣應用清潔燃燒技術並加快産業化進程,進一步改造窯爐,推廣應用脫硫、脫氮技術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及地熱,開發新的儲能技術;發展集中供熱,推廣建築節能技術、變頻調速技術、能量轉換技術,研製高效先進馬達。
    十一、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産品産業化工程
    目標:通過大力推進人血液代用品、基因工程藥物等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且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科技成果的産業化,帶動北京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産業的快速發展。
    主要工作:建設人血液代用品原料和製品生産基地,完成人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産業化建設及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計劃生育用藥的規模化生産。
    十二、綠色食品及良種工程
 
 - 8 -  
 

 
 
   目標:發展無污染、優質高産高效農業,加速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在建設6個工廠化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的基礎上,到2001年6月,建成0.33至0.66萬公頃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無公害蔬菜上市總産量達到3至5億公斤,2002年底前,全面規範4萬公頃無公害菜田;建設0.56萬公頃制種基地,年繁育良種能力達到2820萬公斤,實現年提供父母代種豬15萬頭,父母代種雞800萬隻,提供健康母雛800萬隻以上,使北京在綠色農副産品生産和優質籽種産業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
    主要工作:制定無公害蔬菜生産的有關品質標準,建立檢測技術體系;建立農産品栽培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安全生産規程和採後加工處理體系;開展動植物新品種選育和高效種養技術研究,健全市場檢測監督機制;積極開拓市場。
    十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工程
    目標:集中力量完成一批北京水資源研究、開發、利用工程項目,使城區硬化地面的雨洪可利用量達到1.17億立方米;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密雲水庫及下游水體水質保持國家Ⅱ類標準;通過水利部協調河北省等周邊地區對污水排放的控制和治理,使官廳水庫水質逐步達到飲用水源標準,緩解本市所面臨的城市發展和可利用水資源的矛盾,實現北京雙水源供水目標,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保障首都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工作:建成北京城市雨洪控制與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工程、北京市水體水質自動監測與評價系統,通過採用高新技術
 - 9 -  
 

 
 
對飲用水進行深度處理,對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進行處理及回用,以及對密雲、官廳水庫庫區及下游水體水質的改善開展研究,確保高標準、安全和經濟的城市供水。
    十四、北京保護臭氧層工程
    目標:按照《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市提前實現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行動方案,確保2003年年底前實現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
    主要工作:制定有關規定和提前替代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行動方案;在製冷、發泡、清洗、消防、汽車用空調、家電等行業開展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替代工作,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究和設備生産;開展重點行業替代示範工程建設,發展示範小區和示範産業;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進行保護臭氧層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為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實施協調會議制度,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和政策措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市科委負責協調會議的召集和日常工作。將各單項工程的組織協調工作分別納入已有的組織協調機構。數字北京工程由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北京生物醫藥基地和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産品産業化工程由市生物工程和新醫藥産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北京保護臭氧層工程由市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 建立北京微電子基地建設協調會議制度,負責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和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産業化工程;建立北京軟體産業基地建設協調會
 - 10 -  
 

 
 
議制度和北京新材料基地建設協調會議制度。

 - 11 -  (全文結束)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