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1990〕37號
  2. [發佈日期] 1990-07-02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黃紀誠同志在北京市節水工作大會上的報告的通知

京政辦發[1990]37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總公司,各高等院校:

  市政府同意黃紀誠同志在北京市節水工作大會上所作的《振奮精神,齊心協力,為把首都建成節水型城市而努力奮鬥》的報告,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振奮精神  齊心協力為把首都建成節水型城市而努力奮鬥一一黃紀誠同志在北京市節水工作大會上的報告(摘要)

同志們:

  1989年,北京的節水工作認真貫徹市政府的各項指示和要求,奪回動暴亂造成的損失,取得顯著成績。

  水是城市的命脈,水資源匱乏是長期以來困擾我們的一個嚴峻問題。自1981年以來,市政府下大力氣狠抓節水工作,今年是第十個年頭了。我們必須常備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我們這個大會,一是總結十年來本市節水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基本經驗,二是分析今後節水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同時部署今年節水工作的重點。

  十年來,我市節水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僅自來水、自備井水和工業用河水累計節約6.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從48.57%提高到73.9%。全市工業總産值從七十年代末的211億元,提高到八十年代末的448億元,增長了一倍多,而工業用水從13億立方米降到11億立方米以下,降低了15%以上。七十年代,農業用水準均每年30億立方米,糧食總産量為15億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生産500克糧食;八十年代,平均每年用水20億立方米,糧食總産23.5億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産糧1170克,生産500克糧食的用水量降低58%。1977年到1981年,市區供水由2.79億立方米增加到3.86億立方米,四年間增長了1.07億立方米,年用水量平均遞增速度達到8.5%,每人平均消費水量也從216.2升/日,上升到1981年的266.4升/日。而1989年市區供水量為4.39億立方米,與1981年相比,八年間僅增長0.53億立方米。從1982年到1989年平均遞增速度下降為1.6%,每人平均消費水量1989年僅為247.7升/日,比1981年下降了20升/日。

  十年來,節水工作的主要成績和基本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全市人民的節水意識有所增強,執行有效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這項基本國策,已成為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的實際行動。

  近年來,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多次指出:要把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同人口、糧食問題一樣當作國策對待。市政府確定了“開源節流並舉,以節流為主”,“全社會動員,全民節水”的方針。1987年,陳希同市長又明確提出了“把首都建成節水型城市”的奮鬥目標。

  為把上述方針和奮鬥目標變為我市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市政府把節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近十年每年召開一次節水大會或工作會議部署節水工作。同時,開展多層次、多種形式的節約用水宣傳教育工作,如,發行節水專刊、專版,組織全市性節水諮詢及宣傳周活動,錄製並放映節水電視專題片、節水幻燈片等,並首次把節水內容編入了中小學參考教材。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受到節水教育的達750余萬人次。經過宣傳教育,增強了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和責任感。到1989年底,已接到反映節水問題的群眾來信、來電、來訪1000 余次;還有53位全國和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有關節約用水的提案建議25件;其中不僅有舉報浪費用水的,提合理化建議的,還有推薦自己節水專利成果的。

  二、大力加強法制建設,把節水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1981年以來,市政府先後發佈了11項節水管理的法規規章,基本形成了節水法規體系,各項管理工作已初步納入了法制軌道。

  為了搞好執法工作,1986年以來,全市建立了一支以市、區(縣)節水辦公室工作人員為主體的執法檢查隊伍,並逐步擴大了節水檢查面,從每年檢查幾百戶逐步擴大到幾千戶。截止到1989年,全市對計劃用水戶的檢查覆蓋率達到100%,處罰6236戶,罰款800余萬元。

  通過執法檢查、監督,有力地促進了各單位節水工作的開展。一些企業因設備冷卻水直排被罰款後,在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援下,及時進行設備改造,並從各方面加強管理,堵塞漏洞,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三、不斷完善計劃管理,有效控制市區用水增長速度。

  我市在供水範圍上採取了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擴大的方法,實行計劃用水。到1987年,全市非居民用水單位24040戶全部實現了計劃供水管理。

  在計劃供水指標管理上,認真貫徹節約和壓縮的原則,並逐步加以完善深化。壓縮指標由“一刀切”改變為按行業分別採用不同的比例,獎優罰劣的較為科學的辦法。使計劃供水指標管理初步走上了科學合理的軌道,有力地促進了用水單位的節水工作。

  十年來,由於不斷強化計劃供水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市區用水增長速度,緩解了供需之間的矛盾。

  四、依靠科技進步,積極開發推廣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器具,挖掘節水潛力。

  幾年來,全市對67項重大節水科技項目進行了研究,有24項獲得成功並已推廣應用,有的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取得明顯節水成果。

  水準衡測試是對挖掘節水潛力、提高節水科學管理水準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項基礎工作。我們在修訂完善技術規範、標準和在一些工業企業進行試點的基礎上,從1988 年起在全市範圍內有計劃地開展起來。到1989年底,全市已有1175個單位找出用水管理的薄弱環節,找到節水途徑,並通過了水準衡測試驗收。

  為了杜絕直排水,制止浪費用水,1982年以來,市政府每年撥專款作為補助資金,促進各單位加速冷卻水迴圈使用、工業用水串聯使用以及工藝水凈化回收使用等節水措施項目的建設,在降低工業用水量,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1982年至1989年,市政府共補助3210萬元,完成節水項目1947項,節水量達2億立方米。其中1989年完成節水項目153項,措施節水500多萬立方米。

  在推廣成熟節水措施的同時,大力推廣了節水器具。1986年到1989年新裝衛生潔具9萬多套(件)、改造舊衛生潔具13萬多套(件)、安裝腳踏淋浴器4萬多件、各種清潔器8000多個、換裝節水皮錢120多萬支、改造小型冷凍機800多臺。

  五、改變傳統灌溉方式,積極推廣農業節水措施。

  近年來,農業用水佔全市總用水量一半以上,節約農業用水對緩解水資源嚴重不足的矛盾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我們認真抓了農業節約用水,在糧食不斷增産,菜田面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農業用水總量沒有增加,而且有所下降。農業節約用水,一是下大力氣抓改漫灌為噴灌和渠道的襯砌等節水工程,二是抓用水的計劃管理。市政府有關部門為農業節水項目提供貼息貸款達1700余萬元,各縣也積極自籌資金。近年來,全市噴灌面積不斷擴大,截止1989年底已達43萬畝(其中順義縣就有37萬畝,佔該縣耕地面積的一半);埋設地下輸水管道1672公里,襯砌渠道6675 公里。農業用水的計劃管理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

  六、建立健全節水管理機構,發揮兩個三級節水管理網的作用。

  市政府1981年成立市節水辦公室後,不斷加強組織建設,逐步建立並形成了市、局(總公司)、廠(企業)和市、區(縣)、街道(鎮)兩個三級節水管理網,組成了專(兼)職人員25000多人的節水管理隊伍。目前,已對全市城鎮節水工作實行了全面管理,各級節水管理機構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於節水工作的指示和任務。各部門、各單位節水工作的開展都較好地發揮了宣傳、組織、指導、檢查、監督的作用。

  十年來,我市節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為今後開創節水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節水工作距建成節水型城市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

  ①個別領導同志和一些群眾的節水意識不強,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本市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形勢,缺乏應有的危機感和節水的責任感,自覺性不高,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不抓節水,北京的城市建設、工農業的發展要受到制約,人民正常生活就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②浪費用水現象還相當普遍和嚴重,節水的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産工藝、設備落後,二是管理不善,跑、冒、滴、漏、直排水、包費制屢禁不止。1989年仍發現有198戶存在直排水和包費制。生活用水中的常流水現象仍隨處可見。農業用水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計量,大水漫灌還很普遍。

  ③節水器具的推廣應用工作有待加強。雖然幾年來積極推廣了節水皮錢、腳踏淋浴器和節水型衛生潔具。但普及率不高,器具品質也不夠好。

  ④水價不合理,不利於節水工作開展。我市的現行水價過低,導致一些部門和單位,寧肯多用水交加價水費,甚至受罰,也不願花錢上節水措施。要儘快合理調整水價,發揮水價杠桿作用,抑制用水的浪費。

  這些問題的存在,説明實現建成節水型城市的奮鬥目標還需要經過長期努力和艱苦細緻的工作,容不得絲毫的麻痹和松懈。

  我市水資源的形勢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00年全市可供水總量為33.4至44.3億立方米,而全市總需水量則為47.5億立方米,年虧水3.2至14.7億立方米。

  到本世紀末,按照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要求,北京也將要實現國民生産總值再翻一番的目標。據此預測,工業用水量還需要大幅度的增長,城市自來水日需水量最高將達到285萬立方米。第九水廠二期工程如能按期建成,可在短期內使城市供水緊張狀況有所緩和,但此後如果再無新水源的話,仍將出現日虧水55萬立方米的嚴峻局面。

  1990年也不樂觀。198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為484.3毫米,降水量的嚴重不足使北京地區發生了近四十年未有的乾旱。地下水連續多年超量開採,市區已累計超採近20億立方米,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城區水源井出水量已嚴重衰減。市自來水公司的幾個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日供水能力,已由120多萬立方米銳減到80多萬立方米,水質也在不斷惡化。目前,國家和北京市有關部門正籌劃首都新的水源問題,但從外域引水,投資浩大,建設周期長,遠水難解近渴。因此,北京正面臨水的危機。只有在節水上找出路,以節水求生存,以節水求發展。建成節水型城市已是全市人民刻不容緩的共同任務。市政府決定,按照建成節水型城市這個總目標,1990年城市節水工作具體目標是:實現全市年節水3790萬立方米,其中:自來水1310萬立方米,自備井水1010萬立方米,河水1470萬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4%以上,其中冷卻水迴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60%以上,其中節水皮錢普及率達到90%以上。安裝換裝節水衛生潔具11.1萬套(件),其中安裝節水淋浴器1.1萬套,換裝、改造節水便器10萬個。安排節水措施項目80項,節水500萬立方米。

  為搞好今年的節水工作,要抓好以下八項工作。

  一、認真搞好地表水資源的分配和管理,合理調配“兩盆水”。

  ①根據水庫蓄水量和多年調節的要求,官廳、密雲兩大水庫按照保證人民正常生活、壓縮工業及適當安排菜田和水庫移民用水的原則,計劃供水9.8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環境用水2.9億立方米,工業用水5.1億立方米,菜田及水庫移民用水1.8億立方米。為在亞運會期間改善公園、湖泊的水質,特增加環境用水0.2億立方米。

  ②總結去冬京密引水強迫輸水的經驗,做好今冬再次出現官廳水庫危機時,保證京西地區用水安全的應急準備。

  ③農業要發展節水工程30萬畝,其中噴灌16萬畝,管道灌溉7萬畝,井渠襯砌7萬畝。還要加強工程設施管理,推行農業計劃用水、按表計量收費和地膜覆蓋等農業節水措施。

  二、確保夏季供水高峰和亞運會期間城市安全供水。

  ①自來水公司要儘快完成迎用水高峰各項準備工作,充分發揮生産能力,在高峰供水期間要達到最高的運作井數,最高的設備完好率,最大的供水能力。

  ②東水西調工程要抓緊施工,保證今年7月1日正式通水,使官廳、密雲兩大水庫供水系統互相溝通,實現聯合調度,進一步提高城市供水的保證率。

  ③建設部門要加快第九水廠一期工程第三系列的建設,確保7月5日前建成投産。

  三、繼續深入開展水準衡測試,搞好節水管理的基礎工作。市節水辦要完成1052個月用水量3000~10000立方米的單位的水準衡測試驗收工作。區、縣節水辦要繼續完成265個月用水量2000立方米以上的單位的水準衡測試。各單位的主管部門及市、區兩級節水辦公室,要組織已完成水準衡測試的單位,充分利用水準衡測試的成果,認真開展合理用水分析,挖掘節水潛力,制定相應的治理整頓措施,努力抓好節水工作。

  四、進一步完善計劃管理,努力健全節水指標管理體系。

  ①1990年的用水指標,堅持“節約與壓縮”的原則,實行獎優罰劣,區別不同情況按不同比例核定壓縮供水指標。為確保節水指標的完成,自今年起,市節水辦公室要與各區、縣節水辦公室簽訂節水目標管理協議書。

  ②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用水單位的節水考核工作。除繼續對用水單位的計劃用水指標實行嚴格考核外,自今年起,要對月用水量3000立方米以上的單位,實行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間接冷卻水迴圈利用率、蒸汽冷凝水回收率、工藝水回用率的全面考核。對月用水量2000立方米以上、3000立方米以下的工業用戶要進行考核的試點工作。市、區(縣)節水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嚴格進行考核。

  ③市節水辦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國家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用水定額方案,力爭今年供水高峰期間(6-8月)開始試行。各國家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要在水準衡測試的基礎上,參照本行業先進用水水準進行定額用水的試點。

  五、加快步伐,健全節水法規,加強法制管理。

  為了使計劃用水管理、定額用水管理、用水器具管理等都做到有法可依,要抓緊制定相應的法規、規章。

  《北京市城鎮節約用水管理條例》已列入市政府和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要儘快組織力量完成條例的起草工作,爭取市人大常委會早日審議、通過並公佈實施。

  要進一步修訂《北京市城鎮用水浪費處罰規則》和《北京市城鎮節約用水獎勵辦法》。

  當前節水管理工作中最關鍵的是要嚴格執法。要進一步擴大檢查的覆蓋面和頻次。在執法當中,任何人都不得隨意降低處罰標準、減免處罰金額;凡浪費用水嚴重的單位,除依法處罰外,一律同時登報批評。

  要大力加強節水隊伍的自身建設。今年要採取多種形式對節水工作人員進行為政清廉、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並逐步培養出一支訓練有素、精通業務、善於管理、為政清廉的過硬隊伍。

  六、依靠科技進步,搞好重點節水課題和措施的研究。

  市節水辦要配合、督促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切實抓好12個較大的節水措施項目,力爭兩年內全部完成並達到年節水309萬立方米的目標。

  要繼續開展冷卻水迴圈利用的研究,提出提高間接冷卻水迴圈利用率的規劃方案。還要進行推廣“中水”、制定行業先進用水定額用水、階梯水價、工業節水潛力及對策等課題的研究,為節水獻計獻策。

  從今年開始,節水措施費將由撥款改為借款。節水辦一定要管好、用好這筆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七、要搞好節水器具的設計、生産和推廣應用工作,大力提高節水器具普及率。

  市計委、經委、建委、市政管委要組織力量搞好節水器具的設計、生産、推廣和應用工作,提高節水器具品質,增加品種、數量,以滿足節水工作的需要。

  市建材工業總公司要在年內提出用水器具生産轉軌改型的規劃方案,報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生産水箱配件的廠家必須按照GB8219-87坐便器低水箱配件的國家標準進行新産品的生産,不準再生産淘汰産品;供銷和使用部門不得銷售和購買淘汰産品;設計單位和建設、施工單位不得選用淘汰産品。

  今年,全市各單位要對自己單位用水器具進行一次全面普查,制定出改造規劃和計劃,分別由各區、縣和局(總公司)匯總,於12月25日前報市節水辦,經節水辦審核批准後實施。

  八、廣泛深入地開展節水宣傳工作,進一步增強全市人民的節水意識。

  要全社會一齊動手抓好節水的宣傳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努力做到豐富多彩、生動活潑,使群眾喜聞樂見。今年,市節水辦要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要配合報社、電台、電視台等新聞單位辦好節水宣傳的專欄、專刊和專題節目;二是要組織力量錄製兩部宣傳節水的電視片,組織攝製一部節水科教影片;三是辦好北京市節水工作十年成就展覽,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節水型城市的標準;四是組織動員各部門、各單位參加爭當節水型工廠、節水型商店、節水型機關、節水型學校的競賽活動。

  各區、縣和局(總公司)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活動,積極參加7月份在全市開展的節水宣傳周的各項活動。夏季用水高峰已經來臨,市政府號召各系統、各行業、各單位以及全體市民,振奮精神,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大力開展節約用水工作,爭取安全渡過夏季用水高峰,為迎接亞運會的勝利召開,為早日把首都建成節水型城市努力奮鬥!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