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辦發[1987]66號
郊區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有關總公司: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印發的《彙報當前農業生産情況和意見的會議紀要》國閱〔1987〕28號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切實把農業生産,特別是糧食生産抓緊抓好。
當前郊區農業生産形勢較好,但絕不能盲目樂觀,必須進一步加強領導,做好各方面工作,立足於抗災奪豐收。要千方百計搞好小麥中後期管理,力爭今年夏糧生産有新的突破;要種足、種好秋糧作物,力爭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糧食生産計劃;要統籌安排,環環抓緊,搞好菜、奶、蛋、肉、禽、魚、果等各項副食品生産。
完成全年農業生産計劃,是關係到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全局性問題,各有關部門必須同心協力,盡責盡力,當前尤其要密切配合,搞好緊缺的農業生産資料的生産、供應工作,保證不誤農時。國閱〔1987〕28號
同意,可將這個紀要以簡報形式發至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區市,以引起重視。請酌。
田紀雲
4月17日
彙報當前農業生産情況和意見的會議紀要
(1987年4月9日)
4月9日下午,田紀雲副總理聽取了農牧漁業部關於當前農業生産情況和意見的彙報。何康、劉江同志彙報了當前農牧業生産形勢和存在問題;水電部、商業部、化工部、輕工部、鐵道部、石油部、物價局、石化總公司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彙報了抗旱和農業生産資料的生産、運輸和供應情況。田副總理最後作了重要講話。現紀要如下:
一、當前農業生産形勢較好
總的形勢較好,但問題不少,完成全年農業生産計劃還很艱巨。
(一)對今年春耕、備耕以及夏收作物的田間管理,從中央到地方都抓得較緊。農業生産資料的生産和供應,總的來説好於去年。到3月末,化肥、農藥和農膜産量已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25%、23.7%和34%,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27.6%和13.7%。
(二)各級都較重視發展糧食生産,農民種糧積極性有所回升。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等省提出要繼續發揮糧食生産的優勢;糧食缺口較大的廣西、福建、雲南等省(區)提出要逐步提高糧食自給能力,減少調入;河南省總結了糧食連續3年減産的教訓,提出糾正“重夏輕秋”的傾向,實行“以夏促秋,夏秋並重,同步發展”的方針。農民種糧積極性回升的主要原因,除中央和各省(區、市)採取的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産的措施外,市場糧價的刺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各地農民踴躍購買農業生産資料。
(三)各地重視研究增強農業後勁的措施,增加了農業資金投入。湖南、江蘇省從今年起,從糧食調撥的經營費中每斤拿出一厘錢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經費,江蘇省撥出6500萬元作為“糧食發展基金”;福建省在鄉鎮企業“以工補農”資金、非農建設用地墾復費等資金中設立“糧食發展基金”;河南省從鄉鎮企業的稅收增長部分提取30%作為“糧食發展基金”,從屠宰稅增長部分提取50%作為“畜牧業發展基金”,並恢復棉花技術改進費。據不完全統計,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廣東、廣西、山西等省(區),今年計劃增加農業投資合計為56000多萬元。
二、完成全年農業生産計劃難度較大
(一)完成全年糧食增産計劃不容樂觀。今年糧食産量計劃比去年增加150億公斤。從目前看,夏糧可能爭取達到平産,也可能略為減産。其原因,一是面積比去年減少300萬畝左右;二是乾旱、低溫影響較大。如夏糧平産,早稻保産,秋糧每畝要增産13.5公斤才能實現全年增産任務。
(二)棉花、糖料生産計劃難以完成。棉花收購從今年開始南北均實行“倒三七”比例價,對南方棉花生産有一定促進作用,棉花生産將會回升。棉花種植面積將比去年擴大600至800萬畝,但仍只完成全年種植計劃的90%左右。甘蔗、甜菜種植面積在去年減少50多萬畝的基礎上繼續減少。目前,“水果熱”、“苧麻風”仍很突出。
(三)畜牧業生産形勢仍很嚴峻。據調查,多數省(區、市)的豬禽存欄量較上年下降,其中母豬大幅度減少。與去年1、2月份比較,吉林省母豬下降24.1%,黑龍江省下降23.9%,湖北下降6.4%。飼養專業戶銳減,規模縮小。如果今年糧食生産看好,市場糧價不再大幅度上漲,養豬、養禽將能穩定。
三、農業生産資料供應問題比較突出
(一)各地普遍反映,農業生産資料供應缺口較大。化肥缺口占需要量的30%左右,上半年供求矛盾尤為突出,春播春管用肥一般差1/3;柴油(包括糧食合同定購掛鉤部分)供求差額達500多萬噸,佔需求量的40%;農膜覆蓋栽培比去年大幅度增加,需增加地膜5萬噸以上;農藥,基本屬結構性供不應求,有的已失效減效,如貴州省現農藥庫存6750噸,有一半以上失效減效。
(二)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嚴重。河南省有的地方碳銨每噸已賣到270元,高出平價(180元/噸)50%;西安市尿素已達每噸1000元;北京市農膜由去年的3850元/噸,今年提高到4050元/噸,超薄膜由4600元/噸上升到5200元/噸。有的地方農民反映,平價化肥、柴油根本沒有,都是議價。
(三)有的地方對糧食合同定購與化肥、柴油掛鉤的定額,在國務院規定的基礎上,又自行增加一部分,對其他非重點産糧區和貧困地區有一定影響。有些地方的掛鉤物資至今仍未落實。一些地方掛鉤肥、油有“層層剝皮”和截留現象,沒有真正落實到糧農身上。
四、會議經過討論,提出以下意見和要求
(一)目前農業生産形勢較好,但不容樂觀。雖然各級領導對農業生産重視,農民種糧積極性回升,但還有“老天爺”這個重要條件。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到不利因素,從工作上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爭取實現增産計劃,奪取好收成。
(二)農業生産資料供應,要繼續貫徹落實“多增産,多到貨,壓庫存,保春耕”的方針。化工部要繼續增産化肥;經貿部努力爭取上半年的進口多到貨;商業部門要進一步減少化肥庫存,最大限度地拿出來用於春耕和夏管。
(三)各地要把糧食定購與化肥、柴油掛鉤的物資堅決落實在糧農身上,保證兌現到糧農手裏。嚴防二道販子等從中漁利。商業部門可與有關部門認真研究,進一步減少中間環節,堵塞“跑、冒、滴、漏”。在國務院規定的基礎上,各地自行提高掛鉤標準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由於集中肥、油換糧而影響非重點産糧區對肥、油的正常需要。
(四)對農業生産資料漲價問題,物價部門要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一下。國家計劃內部分並沒有放開,主要是各地自行加價、變相漲價,並且愈演愈烈。要研究採取綜合措施,由各省加強監督檢查。計劃內平價調撥的原材料和生産資料一定要保證供應,同時要減少周轉層次和環節。對亂漲價、亂攤派直接影響農民積極性的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加以解決。
(五)各有關部門要同心協力,千方百計為爭取農業增産豐收盡責盡力。有關部門從生産、運輸到供應、銷售,都要把農業生産資料擺在重要位置。計劃內的生産、運輸任務一定要完成。各環節都要密切配合,保證不誤農時。
(六)明年的農業生産資料進口和國內生産計劃今年要及早安排。爭取5月份開會研究,6月份請領導批示,下半年即預訂貨,提前安排。
(出席人員名單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