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政策公開 > 政府文件 > 1986-2014政府文件 > 市政府辦公廳文件
  1. [發文字號] 京政辦發〔1980〕58號
  2. [發佈日期] 1980-08-09
  3. [有效性]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1980〕9號文件的通知

京政辦發[1980]58號


各有關區、縣人民政府(革命委員會),市政府各有關委、辦、局,各有關高等院校:

  現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外專局關於傳達胡耀邦同志對《天津石油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一文批示的請示報告(即國辦發〔1980〕9號文件),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市人民政府領導同志指示,由市外事辦公室負責組織傳達,請各單位將貫徹學習的情況寫出書面材料,及時報送市外事辦公室,由外辦匯總報告外國專家局。

  一九八〇年八月九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外專局

關於傳達胡耀邦同志對《天津石油

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

一文批示的請示報告

國辦發〔1980〕9號


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外專局關於傳達胡耀邦同志對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天津石油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一文批示的請示報告,已經國務院批准,現轉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隨着我國經濟建設和對外文化科技交流的不斷擴大,來我國幫助工作的各種類型的外國專家將日益增多。如何搞好同他們的合作共事關係,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為四化服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希望有關領導同志重視並認真抓好這方面的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        

  一九八○年七月二十五日    


關於傳達胡耀邦同志對

《天津石油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

的積極性》一文批示的請示報告


國務院:

  六月二十一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上報導了天津石油化纖廠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的經驗。胡耀邦同志對此十分重視,並批示:“這樣的經驗怎麼採取有效辦法使有外國專家的單位都能掌握。”

  為了研究貫徹耀邦同志的批示,學習和推廣天津化纖廠的經驗,藉以推動整個外國專家的工作,我們於七月上旬請天津市外辦、紡織部建設局和天津化纖廠現場指揮部的負責同志,一起對新華社的報導內容進行了核實,肯定了天津化纖廠的經驗,並請該廠寫了一份比較詳細的經驗介紹材料。

  七月十四、十五兩日,我們召集中央二十三個部委的外事單位和除青海、西藏外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外辦的同志共七十六人在北京開會,傳達討論了耀邦同志的批示和天津石油化纖廠的經驗。

  在討論中,與會同志一致認為耀邦同志的批示非常及時,對我們搞好同外國專家合作共事關係,加速引進項目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天津石油化纖廠的經驗很好,應當推廣,重點是引進項目的企業應當認真學習,有其他各類幫助我國工作的外國專家單位也應借鑒。

  目前來我國幫助工作的外國專家日益增多,分佈很廣。今年內來華工作的文教、科技、經濟專家約有三千五百人。預計在一九八二年以前,僅來華安裝設備和調試生産等方面的外國工程技術人員將有四千多人,這是一支重要的技術力量,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我四化服務,應當引起有關的各級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與會同志一致認為,為了認真傳達貫徹耀邦同志的批示,推廣天津石油化纖廠的經驗,必須採取具體有效的辦法。我們建議:

  一、傳達的辦法以地方為主,請各省、市、自治區的主管負責人親自抓一下這項工作,組織本地區各有關單位進行傳達學習。

  中央各部門也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傳達學習,並吸收北京地區所屬單位的涉外人員參加。

  少數重點建設項目,如上海寶鋼等單位,如何進行傳達,由上海市與冶金部商定。

  二、傳達的範圍可以寬一些,凡是有外國專家幫助工作的單位,不管通過什麼途徑來的,都應認真學習耀邦同志的批示和天津石油化纖廠的經驗。

  三、學習天津石油化纖廠的經驗,要防止生搬硬套,一定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照比較,總結自己的經驗,並提出今後改進工作的具體措施。

  四、請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於八月底以前,將傳達學習的情況寫出書面材料,由外國專家局匯總報告國務院和中央書記處。

  以上如屬可行,請批轉有關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

  附:胡耀邦同志的批示和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天津石油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

  國務院外國專家局        

  一九八○年七月十九日    


  穆之同志:這樣的經驗怎麼採取有效辦法使有外國專家的單位都能掌握。請你們在對外宣傳小組例會上議一議。

  胡耀邦        

  六月二十一日    


天津石油化纖廠注意調動外國專家的積極性


  新華社天津訊  正在建設中的天津石油化纖廠,衝破極左思潮的影響,教育廣大工人和技術人員和外國專家友好相處,調動了外國專家的積極性,對保證工程品質起了積極作用。

  天津石油化纖廠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批示的重點建設項目。引進美國、西德、日本的先進技術,建成後每年可産滌綸短纖維和聚酯切片共八萬噸,相當於畝産百斤的棉田二百萬畝,與棉花混紡可織的棉布八億米。目前正在進行單機調試,預計年底可以投料試車。

  自一九七八年以來,先後有一百二十五名外國專家在建設現場指導工作。目前,在現場工作的有日本帝人公司、日揮公司、西德克虜伯公司三十八名外國專家。為了充分發揮這些專家的作用,天津石油化纖廠建設工程指揮部採取了以下幾種作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排除極左思潮干擾,教育職工和外國專家友好相處。開始,有些同志受極左思潮的影響,認為外國專家是“資本家代理人”,把他們當成“鬥爭對象”;有的認為“這些人是我們花錢雇來的,他們得聽我們的”。因此關係搞得比較緊張。針對這些思想,天津化纖廠不斷肅清“四人幫”在外事工作中的流毒,指出這些專家都是受雇於資本家的勞動者,鼓勵大家和他們交朋友。雙方有意見分歧時,堅持平等協商,不強加於人,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同時,在生活中給予照顧。這種做法,外國專家很滿意。西德電氣工程師羅德曼手中有一本我們非常需要的“防雷接地手冊”,開始由於關係緊張,只給我們看一眼就拿走了。後來關係融洽了,臨走時背着他們團長用消字靈把手冊上公司的圖章涂去,送給了我們。日本帝人公司未永義秋五十歲生日時,化纖廠建設指揮部給他送了點小禮品,他很感動。後來安裝乙二醇攪拌釜時,鑽到釜裏一幹就是幾個小時,經過兩天精心調整,把軸的震動幅度縮小到最低限度,這將使攪拌釜的壽命大大提高。他還送給我們一些有參考價值的保密資料。德國工程師溫德利希和我方對口技術人員關係很密切,他主動把合同外的工藝儀錶配管和五十五張配管縮影圖送給了這位對口技術員,這些圖紙對今後生産很有用處。

  第二,尊重對方技術專長,虛心向對方學習。天津化纖廠指揮部認為,這批專家是“活的專利”,教育廣大職工把學習專家的技術專長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一年多來,請外國專家講了九十六次技術課。這些課程既聯繫化纖廠的工藝實際,又有系統的理論分析,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聽後很受 啟發。各級領導幹部還主動向外國專家學習企業管理知識,請他們講管理課。日揮公司總代表針對現場施工管理中的一些問題,為指揮部和各施工單位舉辦了“石油化工裝置建設管理方法”的講座,詳細地介紹了日本對施工現場管理的經驗。為了改進施工現場管理,由化纖廠指揮部負責人出面,召開了六次外國專家座談會,虛心聽取他們對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意見。他們對我們現場管理混亂、辦事效率低、機構重復、人浮於事等都提出了不少坦率的批評和中肯的建議。外國專家看到我對他們技術上很尊重,也積極地向我們提合理化建議。西德克虜伯公司總代表齊格勒告訴我們DMT專利者的一項最新技術,砍掉了結晶工段中的一道過濾工序,可節省近二十台設備和三十多塊儀錶,還可以降低勞動強度,節省甲醇消耗。日揮公司齋藤提出預埋水準板調節高強螺栓的建議,可以提高工效五倍以上。

  第三,明確職責,提出要求。按照合同規定,外國專家只負責合同範圍內的技術指導,沒有寫上對工程施工品質的具體責任。因此,最初他們僅對工程施工品質作些表面的和局部抽查。後來,我方提出,希望他們和我們一起檢查工程品質,共同承擔品質責任。開始他們一再強調合同上只寫着“提供技術指導”,不願承擔施工品質責任。我方反覆説明技術指導本身就包含着品質檢查責任,並説明工程品質好壞對合同雙方的經濟利害關係,他們才接受我方意見,並積極主動地參加檢查工程品質。日方總代表藤元對加熱爐和煙道的耐火襯裏施工品質十分重視,他多次親自爬進加熱爐和煙道裏親自檢查,一點小毛病也不放過,直到整改合格才點頭。西德設備工程師安德茨爬上三十多米高的靜電除塵器,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檢查,鑽到狹小的空間去測量電極間的距離。查完後寫成書面記錄交給安裝單位整改,整改後他再檢查一次,直到合格為止。

  第四,建立適當的組織形式。為了充分發揮外國專家的作用,天津石油化纖廠指揮部建立了各種行之有效的組織形式。例如每星期一召開一次由中外雙方代表參加的例會,共同總結上一週的工作情況,安排下一週工作計劃,以推動現場的工程進度。在品質管理方面,也組成了中外聯合品質管理小組,每週中外技術人員一起用兩個上午檢查工程品質。當場揭露矛盾,當場分析原因,當場決定整改措施。除了每週進行品質檢查外,還在進行“階段性”的大檢查,這就是集中數量較多的中外技術人員,用幾週的時間進行全面的品質聯合檢查。聯合檢查前,由外國專家講檢查要領、方法、標準及注意事項,然後共同制定檢查方案,再進行聯合檢查。在檢查中,施工單位組織整改小組,邊查邊改,每一次聯合大檢查都使安裝品質提高一大步。

  第五,恪守合同,堅持原則。在和外國專家搞好關係,建立友誼的同時,對一些原則問題也不能遷就。例如日本帝人公司提供的耐火材料導熱系數不合格,沒有達到協議書規定的標準。日方想降低標準,湊合使用。我方根據合同據理力爭,迫使對方不得不補供合乎標準的耐火材料,還賠償施工損失一萬元。事實證明,堅持原則只要採取以理服人的態度,不僅不會影響雙方關係,反而會加深相互了解。在離心泵壓縮機主軸找正時,日本工程師柳田採用的方法不能保證精度,我方技術員路建華指出了他的缺點,提出了一個改進的測量方法。柳田開始不願放棄自己的意見,當他看到路建華的方法比他更精確時,他就欣然地採用了路的方法。路建華並不以此為驕傲,反而更尊重柳田的技術指導,使柳田十分感動,主動將日立製作所視為技術秘密的配管空視圖給他閱讀。(記者楊繼繩)

  (新華社一九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國內動態清樣》)


分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