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發〔2024〕94號
各相關單位:
為促進北京市超高清視聽産業高品質發展,培育壯大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領域新質生産力,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北京)超高清電視先鋒行動計劃”合作備忘錄》和《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先鋒行動計劃(2024-2026年)》,結合北京工作實際,市廣電局制定了《北京市支援超高清視聽産業發展項目管理辦法(2024-2026年)》,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
2024年6月30日
(聯繫人:馬玉梅;聯繫電話:55565367)
北京市支援超高清視聽産業發展項目管理辦法(2024-2026年)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國(北京)超高清電視先鋒行動計劃”合作備忘錄》《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先鋒行動計劃(2024-2026年)》《北京市關於支援超高清視聽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有關規定,着力推進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全産業鏈優化升級,推動國際一流的中國數字視聽製作中心建設,規範北京市超高清視聽産業發展項目申報和資金使用,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北京市支援超高清視聽産業發展項目的方式為事後獎勵,安排北京市超高清視聽産業發展支援資金。
第三條 支援範圍為推動北京市超高清視聽産業高品質發展有顯著成效的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領域內項目,其中重點支援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行業核心産業行業代碼87(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類別的産業活動單位和法人單位符合要求的項目。
第四條 支援項目的申報主體應遵循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接受財政、審計及上級有關部門監督檢查。
第五條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以下簡稱市廣電局)設立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項目資金的管理和監督使用。
第六條 支援項目的組織申報、技術評測、專業評測、現場評測等工作由市廣電局委託第三方項目組織實施機構協助完成。
第二章 支援方向和標準
第七條 支援4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應用
支援內容:支援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使用4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超高清視聽産品,産品須符合《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節目製作和交換參數值》(GB/T 41809-2022)、《高動態範圍電視節目製作和交換圖像參數值》(GB/T 41808-2022)等標準以及國家廣電總局發佈的《4K超高清電視技術應用實施指南(2023版)》。申報的4K超高清視聽産品解析度不低於3840×2160、量化精度不低於10比特、幀率不低於50幀/秒,滿足高動態範圍(HDR)和寬色域(BT.2020)技術要求。鼓勵採用《高動態範圍電視系統顯示適配元數據技術要求》(GY/T 358-2022)、《三維聲編解碼及渲染》(GY/T 363-2023)等國産視音頻技術標準製作4K超高清視聽産品。
申報項目應由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持證機構製作,在市廣電局完成備案公示或審查,並在廣播電視頻道、點播專區或重點網路視聽平臺的超高清視聽專區進行播放。其中,廣播電視頻道是指央視或省級衛視的超高清頻道;點播專區是指全國範圍內有線電視或IPTV的4K點播專區;重點網路視聽平臺是指愛奇藝、優酷、騰訊、抖音、快手、央視頻、咪咕、芒果TV、嗶哩嗶哩等。
支援條件:申報主體為北京市依法註冊登記的、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影視製作經營機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未在財政資金使用、審計、績效評價、監督檢查等方面出現嚴重違法違規情形。申報主體須擁有節目內容版權,對節目及其版權承擔完全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支援金額:按照不超過項目超高清視聽後期製作總投資額30%的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八條 支援8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應用
支援內容:支援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使用8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超高清視聽産品,産品參數須符合《超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節目製作和交換參數值》(GB/T 41809-2022)、《高動態範圍電視節目製作和交換圖像參數值》(GB/T 41808-2022)等標準。鼓勵採用《高動態範圍電視系統顯示適配元數據技術要求》(GY/T 358-2022)、《三維聲編解碼及渲染》(GY/T 363-2023)等國産視音頻技術標準製作8K超高清視聽産品。申報項目須已完成製作並在北京市內落地應用,包括但不限於視聽産品交易、播出、展映等。
支援條件:申報主體為北京市依法註冊登記的影視製作經營機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未在財政資金使用、審計、績效評價、監督檢查等方面出現嚴重違法違規情形。申報主體須擁有節目內容版權,對節目及其版權承擔完全的行政和法律責任。
支援金額:按照不超過項目超高清視聽後期製作總投資額30%的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九條 支援中國數字視聽製作中心建設
支援內容:一是支援構建超高清視聽數字資産共用項目。項目須具備數字資産聚合、管理、共用等功能,面向社會提供數字資産使用服務。二是支援構建超高清視聽製作能力共用項目。項目須具備GPU算力、高速傳輸網路、高容量存儲等資源,部署超高清視聽製作軟體和工具,面向社會提供高性能製作服務。三是支援打造超高清視聽修復增強項目。鼓勵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視聽內容修復增強效率,支援核心演算法自主研發、技術方案創新和應用創新,面向社會提供多功能、全流程的超高清視聽修復增強處理服務。四是支援建設超高清後期製作項目。鼓勵北京地區影視後期製作機構開放製作服務能力,面向社會媒體製作機構提供影視後期集約化生産製作服務。五是支援建設超高清視聽內容聚合項目。聚集一批符合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的高品質超高清視聽內容,支援技術創新,提高視聽內容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體驗。
支援條件:項目牽頭髮起單位須為在北京市依法註冊登記的,從事超高清視聽內容生産製作等相關工作,且在該領域有核心競爭力、具備一定的技術研發能力、資源匯聚能力和製作服務能力的廣播電視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或其他具有平臺/專區建設、運營和管理能力的法人機構;申報項目需具備創新性、示範性、可推廣性,在北京市範圍內已建設完成並投入實際運作和使用,並産生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支援金額:獎勵金額根據項目建設情況、技術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綜合評定。按照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的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十條 支援超高清入戶行動
支援內容:支援提升有線電視超高清終端覆蓋能力,推動開展4K超高清終端升級置換,加快實施超高清入戶行動,優化電視收視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
支援條件:申報主體須具有《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經營許可證》,通過有線電視網路服務北京地區廣播電視用戶,提供服務的終端軟硬體支援超高清(4K及以上)視頻服務。
支援金額:按照有線電視網路公司新增支援開通超高清業務終端30元/個的標準進行獎勵,三年合計不超過7000萬元。
第十一條 支援開展超高清視聽技術創新應用
支援內容:一是支援超高清視聽技術與人工智慧、XR虛擬製作、元宇宙、數字人、裸眼3D、VR/AR、5G/6G等技術融合創新應用的項目。二是支援開展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技術研究、推動生成式人工智慧視聽大模型訓練、提高大模型對視聽領域業務適配能力的項目。三是支援推動高性能並行渲染技術、3D渲染、具備大規模高品質低延時渲染能力、支援多平臺運作的項目。四是支援國産化視聽技術應用的項目,推動HDR Vivid、Audio Vivid、AVS2/AVS3等國産自主超高清視聽技術的應用示範,推動無線網路智簡傳輸、雲化虛擬化等下一代網路核心技術的適配應用,增強無線網路對超高清視聽新場景的支撐。五是支援國産化軟硬體設備研發應用的項目,推動國産化圖形處理器晶片、全功能GPU晶片在圖形圖像建模、渲染等領域的適配應用,推動超高速傳輸介面晶片、8K超高清編解碼晶片、8K超高清顯示控制晶片、8K超高清三基色鐳射顯示整機、國産超高清IP制播設備及視音頻製作軟體工具的研發應用,實現高解析度、高動態範圍、寬色域、高幀率的高保真視頻圖像再現。六是支援推動超高清輕量化製作技術應用的項目,支援軟體化、雲化的超高清輕量化製作技術和制播方式落地應用,支撐專業制播機構超高清輕量化制播系統建設,提升超高清內容製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
支援條件:項目申報單位須為在北京市註冊的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廣電總局(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智慧廣電實驗室、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視聽技術企業等;申報項目須具備創新性、示範性、可推廣性,在北京市範圍內已建設完成並投入實際運作和使用,並産生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超高清與新技術融合創新項目須在科技創新、應用創新、服務創新等取得重大突破,總體技術水準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準,推動行業高品質創新性發展作用顯著;超高清輕量化製作技術應用項目須基於軟體化、雲化方式構建,具備雲導播、雲圖文、雲收錄、雲分發等系統功能,支援4K超高清轉播能力;項目主體明確,具有創新性和自主知識産權,並在項目材料中提供相關證明資料。
支援金額:獎勵額度根據項目的技術創新性、示範效果、應用推廣性、項目規模,以及獲得專利、軟著及省部級獎項數量綜合評定。按照單個項目不超過總投資的30%的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十二條 支援超高清視聽應用場景創新
支援內容:圍繞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及民生重點行業領域,鼓勵超高清視聽技術在文旅、文博、體育、商務、教育、演藝、車載視聽等領域開展應用示範,項目總體技術水準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準,在超高清應用場景取得重大突破,對推動高品質發展作用顯著。
支援條件:申報主體須在北京市依法註冊登記,從事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業務,並具有相應資質;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專利或軟體著作權;申報項目須具備創新性、示範性、可推廣性,在北京市範圍內已建設完成並投入實際運作和使用,並産生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支援金額:獎勵額度根據項目的技術創新性、示範效果、應用推廣性、項目規模等綜合評定。按照單個項目不超過總投資的30%的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十三條 支援超高清視聽産業生態集群建設
支援內容:重點支援中國(北京)高新視聽産業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超高清示範園等産業園區建設,鼓勵支援國家級視聽産業園和北京新視聽藝術園區等産業生態集群通過構建超高清視聽産業公共服務平臺,實施新型産業孵化器項目,實現超高清視聽産業規模快速增長。
支援條件:産業園區牽頭髮起單位須是在北京市依法註冊登記,具備一定的資源匯聚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廣播電視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或其他具有産業園區運營管理能力的法人機構。産業園區內應集聚一定數量的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製作業類型企業,且該類企業創新性突出、成長性良好、發展潛力大。所申報産業園區須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支援金額:獎勵額度根據産業集群項目的建設投入和發展規模等綜合評定。按照單個項目不超過總投資的30%比例進行獎勵,獎勵項目分為三個等次,其中一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個,二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個,三類項目支援金額不超過100萬元/個。
第三章 申報和評審
第十四條 市廣電局根據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全産業鏈優化升級現實需求,每年制定申報指南,明確申報要求等事項,並向社會發佈。
第十五條 申報單位依據本辦法有關規定和資格條件以及申報指南要求,確定申報類別並準備相關材料,按照申報指南規定的時間和程式進行申報。
第十六條 對材料初審合格的申報項目,市廣電局委託第三方項目組織實施機構開展技術評測,出具技術評測報告。其中,超高清視聽內容制播項目應報送4K/8K版本的超高清視聽作品,並由第三方機構進行技術品質評測,評測過程包括客觀指標測試和圖像主觀評價。評測方法按照《北京市4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應用方向技術指標評測方案(2024年)》《北京市8K超高清視聽技術製作應用方向技術指標評測方案(2024年)》進行評測和打分,由第三方機構出具技術評測報告。
第十七條 市廣電局委託第三方項目組織實施機構,按照“擇優支援、公正合理”的原則,結合各申報方向的申報要求,對評定項目的創新性、先進性、示範性、可推廣性以及經濟社會效益等內容進行專業評測和打分,出具專業評測報告。
第十八條 市廣電局委託第三方項目組織實施機構對申報項目進行現場評測,檢查項目實施的技術細節、成果和應用等情況,出具現場評測報告。
第十九條 項目管理辦公室依據技術評測報告、專業評測報告和現場評測報告,組織專家委員會實施綜合評審,研究確定獎勵項目等次及獎勵金額,形成綜合評審意見,並提交市廣電局進行審議。專家委員會由超高清視聽領域專家、項目管理專家、內容審核專家、財務管理專家、監督評估專家組成。專家須擁有高級以上職稱,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嚴格執行評審紀律,杜絕違法違規行為。
第二十條 根據市廣電局審議結果對擬獎勵項目網上公示,公示期為5天。在公示期內,對公示項目有異議的應向市廣電局項目管理辦公室提出書面意見,需要保密的需註明。市廣電局將根據有關要求和程式,及時將收到的異議通知相關單位,相關單位應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答復意見,報市廣電局研究審議是否繼續獎勵。經履行公示等相應程式後,由市廣電局與獲得獎勵的項目單位簽訂支援協議並撥付項目支援資金。
第二十一條 下列情形申報不予通過:
存在知識産權等法律爭議,或者正在進行影響該單位正常經營活動的重大訴訟或者仲裁的;因涉嫌違法行為正在被有關部門調查或偵查,或者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並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予以公示的。
第二十二條 項目支援資金每年評審一次,本年度已獲同類型中央財政資金或其他市級財政資金支援的項目,原則上不予重復支援。
第二十三條 支援資金鼓勵用於超高清內容製作技術應用、超高清核心技術攻關、超高清關鍵設備研發及應用、超高清産業服務平臺建設、超高清應用場景創新、超高清産業生態集群建設等,需充分發揮獎勵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進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全産業鏈優化升級。
第二十四條 支援資金禁止用於工資、福利支出;基本建設支出;會議費;車輛維護、維修費用;證券、期貨、外匯及衍生品等金融市場交易;其他與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業務無關的支出;其他允許使用範圍和禁止範圍的未明事項,由市廣電局根據相關制度和實際情況予以確定。
第四章 績效及監督管理
第二十五條 項目支援資金撥付嚴格遵守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財政和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財務管理,保障資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接受市財政局和市審計局監督。
第二十六條 項目支援資金的結轉和結餘,按照《北京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性結餘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市廣電局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會同財政部門設定政策總體績效目標,並按照總體績效目標確定各行業發展方向績效目標。市廣電局定期開展資金使用情況績效評價,並將績效評價報告送市財政局備案。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完善政策、安排預算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經市廣電局批准後追回已撥經費,並取消項目單位三年以上申請的資格:違反國家及北京市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項目內容有違公序良俗;支援項目存在嚴重品質問題;有弄虛作假行為;公示期滿後,拒絕簽署支援協議;獲得項目支援資金支援後拒絕履行支援協議;嚴重違反財務會計和資金使用規定;項目申報、評審、驗收工作中有行賄行為;獲得支援資金後違反支援協議將項目遷往外地, 存在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漏稅等情形,或其他違法違規事項。
第二十九條 項目單位使用支援資金時應遵守國家財政、財務法規和財經紀律,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於虛報、冒領、截留、挪用項目支援資金等違反財經法規規定的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相關法規規定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辦法由市廣電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辦公室
2024年6月30日印發